草原灭火技术讲义.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259012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灭火技术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草原灭火技术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草原灭火技术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草原灭火技术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草原灭火技术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原灭火技术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灭火技术讲义.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 原 灭 火 技 术 讲 义塔城地区位于新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北部,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有546公里长的边境线,边境线一带基本属于无人区,林草相间,各种草木生长茂密。草原总面积10194.3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为8420.5万亩,辖区内的库鲁斯台草原是新疆最有名的平原草地之一,是全国第二大连片平原草场。总面积达390多万亩,其中包括9万亩林带和14多万亩芦苇湿地,每年周围县市都有几十万头牲畜在库鲁斯台草原越冬。夏季天气炎热,秋季干燥,干枯牧草遇到一点点火星就会燃起冲天大火。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塔城地区于1997年正式成立新疆惟一的草原消防队“塔城地区草原消防大队”。成立至今已先后参与153起草

2、原火灾的扑救,其中包括17起重、特大草原火灾。通过实践我们也积累、总结了一整套草原灭火的技、战术要点。一、草原灭火技术(一)灭火原理灭火原理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去掉燃烧三个要素(可燃物、氧气和温度)中的任何一个要素,达到终止燃烧、熄灭火源的目的。根据燃烧的原理,灭火的基本途径有:一是隔离可燃物或减少可燃物燃烧气体的释放量,使其低于能够燃烧的下限;二是隔离空气或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于18%;三是降低温度,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二)灭火方法扑救草原火灾的主要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直接灭火、二是间接灭火。直接灭火的方法有:扑打法、土埋法、喷(洒)水法、强风灭火法等。间接灭火的方法有:开设

3、隔离带、以火灭火等。1、风力灭火风力灭火法是用风力灭火机产生的强风来扑灭地表明火,该方法属于直接灭火法。风力灭火机是我国目前扑灭草原火灾的有效机具。风力灭火机扑救火墙宽1米以内,火高2米左右的低强度地表火是有效的;而扑救火墙宽1米以上,火高度3米以上的高强度地表火效果不很明显。2、化学灭火使用化学灭火剂扑救草原火灾效果好,特别是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偏远草原牧区,用喷洒化学剂直接灭火或阻火,是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一项有效方法。化学灭火的具体方法要有:(1)飞机喷洒化学药剂;(2)消防车喷洒化学药剂;(3)手持机具喷洒化学药剂。3、洒水灭火水是普通而廉价的灭火剂,又没有任何污染。自然界中的

4、江河、湖泊、山泉、水溪等都可以用来作为灭火的水源。洒水灭火的方法有:地面使用的背负式水枪、轻型水泵和各种载水消防车灭火,直升机悬挂水容器或固定翼飞机直接载水喷洒灭火。4、人工增(降)雨灭火人工增(降)雨灭火实际也是一种以水灭火的方法。只不过这种方法是在人为作用下,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使云层产生降雨从而起到灭火作用。人工增(降)雨的具体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高炮把制冷剂或人工冰核打到云层,爆炸后散步形成降雨;二是利用飞机在云层中喷洒药剂。5、爆炸灭火爆炸灭火法实际是一种利用炸药(如TNT)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及炸开的生土带达到灭火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既可直接灭火,又可间接灭火。是扑救地形特别复杂区

5、域火灾的一种有效方法。6、火攻灭火就是在高强度火或地形复杂且可燃物载量大,灭火人员无法实施直接灭火时,利用自然依托,如公路、河流等采取点烧迎面火将火扑灭的一种方法。7、手工具开设阻火线手工具开设阻火线主要是利用割灌机、点火器、风力灭火机、水枪、锹、斧、耙等手工机具,将火线前的所有植被铲除到阻火线的外侧,开设出生土隔离带达到阻火的一种方法。8、推土机开设阻火线在有条件的火场可利用推土机开设阻火线。在推土机开设阻火线时,其路线应选择植被稀疏、土质松软的地带。9、消防车灭火消防车不仅可以利用喷洒水或化学药剂直接灭火,而且还可以在火焰高、火强度大、烟雾大、车辆及灭火人员无法靠近火线时通过在火线前方喷洒

6、水提高可燃物湿度,间接达到降低火势或灭火的目的。二、草原灭火战术(一)全线合围,封控周边战法,也称围歼战法。参战单位在短时间内调集主要灭火力量,对火场外围快速展开封控,把正在蔓延的火线变为圈内火,切断火线蔓延。其具体行动包括:预设隔离,以火攻火;多路推进,四面包围;要点封控,多层包围等。(二)多点突破,分段扑灭战法,也称速决战法。利用地空两线运兵,多点投放兵力,并同时选择多个突破口,将火线分割成若干段,分别歼灭。其具体行动包括:中间突破,两翼卷击;多点突破,各个消灭;分割合围,全线扑救等。(三)两翼推进,追歼火头战法,也称追歼战法。一是参战单位从外侧沿火线两个侧翼向火头实施夹击;二是从火线尾翼

7、突入,沿火线夹击火头,最终实现合围的战法。其具体行动方法包括:暂避火锋,侧翼迂回;首取要害,攻克火头;两翼并进,呼应合击等。(四)打烧结合,以火攻火战法,也称火攻战法。是采取人工直接靠近火线灭火与以火攻火相结合的方法。其主要行动包括:利用依托,单线点烧;分组实施,多线点烧;攻守结合,全线点烧等。(五)打清结合,稳步推进战法,也称稳控战法。是灭火单位采取消灭清理火线相结合,稳步推进以巩固战果,其具体行动包括:边打边清、一打多清、先打后清等。(六)打隔结合,隔离阻火战法,也称隔离战法。是采取人工直接靠近火线灭火与开设隔离带相结合的方法。开设隔离带是指在火线前方利用人工或机械开设生土隔离带,火烧或对

8、地面可燃物采取喷水、辗轧等办法形成阻火带,使可燃物与明火隔离。三、灭火作战方针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立足现有装备,充分发挥人与装备的最大效能,采取积极有效的灭火方法,快速反应,打早、打小、打了,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损失,保护国家草原资源及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灭火原则(一)速战速决能否做到速战速决关键在能否抓住有利的灭火战机灭火作战的有利战机:1、初发阶段2、风力小火势弱时3、有阻挡条件的火4、逆风火5 下山火6、火到草原缘湿洼地带的火7、有利于灭火天气的火8、早晚及夜间的火9、燃烧在植被稀少或沙石裸露地带的火10、燃烧在积雪地带的火(二)机动灵活(三)四先、两保四先就是先打火

9、头,先打草塘火,先打明火,先打外线火。两保是保证会合,保证不复燃。五、造成灭火作战人员伤亡的危险地形和火场避险的常用方法:一、火场危险地段 (一)陡坡(二)窄谷(狭窄草塘沟)(三)窄山脊线(拱脊)(四)鞍状山谷 二、火场避险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点迎面火解围(二)点顺风火解围(三)卧倒避火 (四)顶风冲火一、火场危险地段 恶劣的天气条件、不利的地形和易燃的可燃物,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极其危险的草原火环境。而地形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它对天气和可燃物对火场的影响起决定的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在特定的地形条件下,天气和可燃物对火场的影响才更明显,更直接。火场上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危险地段主要有以

10、下几种:(一)陡坡。 陡坡会自然地改变草原火行为,尤其是草原火的蔓延速度。无论是什么样的风向,陡坡上的火都会形成强烈的上山火。原因是随着坡度的增加,火焰由垂直发展状态而转变成为水平发展状态,大大提高了辐射热能的传播。火焰上空形成对流柱,产生高温使草原冠层预热。同时浓烟为受热气体上升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未燃可燃物预热时间缩短,火势蔓延速度极快。此时若越过山顶直接扑救草原火(即上山火),或沿山坡向上逃避草原火都是极其危险的。如果在火的前方有依次增高的山群,则火向前方发展迅速会更快,往往会一下子烧着几个山头,这样的火场极其危险。(二)窄谷(或狭窄草塘沟)。 窄谷(或狭窄草塘沟)、岩石裂缝会改变草原火行

11、为。这一地段往往蕴藏着潜在的危机。原因是窄谷(或窄谷草塘沟)会增加热空气对流和热传导的速度,容易非直接的产生新火点。这是因为当窄谷通风状况不良,火势发展缓慢时,将产生大量烟雾并在谷内内转沉积,有大量一氧化碳和其他可燃性气体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原火对两侧陡坡上的植被进行预热,可燃物燃点降低,热量在逐步的积累,预示着爆发火和火爆即将发生。一旦风势发生变化,烟雾内转消失,火势突变而形成爆发火和火爆。若扑火队员处于其中,极难生还。此外,应引起高度注意的是,许多窄谷只有一个进出口,俗称葫芦峡,即三面环山。它的作用如同排烟管道,为强烈的上升气流提供了通道,又为空气的补充创造了条件。这些地段都是我们在灭

12、火作战中不应盲目进入的地段。(三)窄山脊线(拱脊)。 窄山脊线(拱脊)是很危险的地方。一是由于受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影响,这一地区温度往往极高,基本生存条件差。二是山脊线附近的草原火,其行为瞬息万变,难以预测。这是因为草原火使空气升温沿坡上升到山顶,与背风坡吹来的冷空气相遇,而形成飘忽不定的阵风和空气乱流运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气候”。这时火行为变化不定,火势发展方向不明,大小不定上山火时火势迅猛,并且在山谷风和气流的作用下,气流回旋,容易发生大面积树冠火和火旋风;当火沿坡烧向山脊时,火焰会在山脊附近激烈燃烧,产生许多飞火,火头会越过山脊向对面山坡蔓延,形成新的火点。这种地形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

13、 (四)鞍状山谷。 鞍状山谷是指两个高点之间的低洼区域,这种地段往往是温度极高和浓烟滚滚的险地。这种地段在白天和晚上表现出不同的草原火行为。白天,山谷受热,逐步形成谷风,产生上山火;夜间,逐步形成山风,产生下山火。山坡中段,因受这种不定的谷风、山风循环变化的影响,风向不定,是草原火行为不稳定而又十分活跃的地段。若主风方向与鞍状山谷平行,必将产生强度高、蔓延速度快的草原火。是草原火快速发展,而又没有阻力影响的危险地段。上述是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几种危险地段,我们在灭火作战中,往往处于这样的环境,如果天气和植被条件一旦具备,就容易造成人员伤亡。那么,一旦遇到了危险,应如何避险,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4、。 二、火场避险的几种常用方法 扑火队员一旦被草原火围困或袭击,要果断决策,迅速选择突围和避火路线,采取正确的避火方法,避免发生伤亡。通常情况下如果时间和场所允许,最直接的方法是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段。若时间和场所不允许,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点迎面火解围。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在较开阔的平坦地,人员撤离的时间和场所条件不够好,风小,扑火队伍能够控制点烧的火势,这时可以以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使用点火器点迎面火,使新火头向大火头方向逆风蔓延,阻挡火锋解围。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及时控制点烧火线的外线火,严防跑火;二是控制好点烧火线的强度,切忌快速一线点通,产生新的大火头;三是当依托不够安全宽度

15、时,在控制线另侧一定要有巡护人员,以防飞火产生新火点。(二)点顺风火解围。 在风大、无河流、小溪、道路等依托,难以实施点迎面火,人员受到严重威胁,且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点火器点顺风火,边点边打两侧的火,一边打一边跟进,进入自救的火烧迹地避火,并用手扒出地下湿土,紧贴湿土呼吸或用湿手巾捂住口鼻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这种避险方法十分有效,但代价是产生了一个新火点。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是下风头无其他灭火人员,否则不能采取这种方法。(三)卧倒避火。 当点火解围来不及,就近有河流(河沟)、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的平坦地段时,不得以而采用这种方法避险。方法是用水浸湿衣服蒙住头部,脚冲火要来的方向,两手放在胸部,卧倒避火(烟)。卧倒避火(烟)时,为防止烟雾呛昏窒息,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扒个土坑,紧贴湿土呼吸,避免烟害。(四)顶风冲火。 当点火或其他条件都不具备,情况十分危急时,切忌顺风跑。正确的方法是:保持冷静,选择已经过火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然后采用蹲姿,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害,即可安全脱险。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不要卧倒,防止火烧迹地内暗火烧伤。塔城地区草原消防大队塔城地区边境草原防火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