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说课 .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1249553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周长》说课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什么是周长》说课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什么是周长》说课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什么是周长》说课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什么是周长》说课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什么是周长》说课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周长》说课 .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周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什么是周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交通与数学。而什么是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认识。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孩子通过美术课也理解了“边线”“轮廓”等词语的含义。生活中会用“边线、一周”等词进行表达和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周长意义里

2、“长度”含义的理解可能会有困难。低年级学生对身边的、有趣的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本班学生实际,我在本课教学中注重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找到周长的生活原形,利用观察演示、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三、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摸、画、量”等活动,感知并认识周长的含义,掌握测量图形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中培养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估腰围、测腰围的过程中培养估测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

3、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是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五、教学理念: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课我准备采用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际这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我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

4、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感知、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去感知事物的特征,去发现事物的规律,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概括、探究、创新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中,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加强教具演示及学具操作,让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

5、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周长的含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七、教学流程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三环节:一、创设情境,认识周长;二、动手操作,理解周长;三、联系生活,运用周长。(一)、创设情境,认识周长上课伊始,我用这样的导言引入:“你们愿意参加运动会吗?你们喜欢哪些项目?一只可爱的小蚂蚁和你们一样特别喜欢运动,这只小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当成了运动场,看,它正在练习爬行呢。”然后课件播放蚂蚁沿树叶边缘爬行的动画,形象的演示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是周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二)、动手操作,理解周长在

6、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摸周长、画周长、量周长三个活动,意在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周长、理解周长。1、摸周长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周长”后,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桌面、黑板、数学书、文具盒等多个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动手摸一摸,在小组内说一说。全班汇报时我再让学生演示,指出物体表面的周长。这个环节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明确了“一周的边线”在哪里?怎么找?手指从哪里开始指,一圈后就到哪里结束。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这“一周的边线”是封闭的。这样,学生在摸一摸中,对周长这个概念就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师生小结板书周长的概念。这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开展的活动,密切了数

7、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画周长在画一画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沿着它的边线一笔描画出它的轮廓,在画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也就是从起点开始还要回到起点,接着让孩子描出书中45页第一题图形一周的长度,在描的过程中继续体会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周长的意义。通过画周长的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因此,他们自己悟出边线即周长。这一活动的设计,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与认识。这样注重教学信息反馈,能体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3、量周长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周长后,我设

8、计了先让学生猜测手中树叶的周长,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内想办法去测量树叶的周长,最后相邻的小组相互检测这一活动。通过让学生猜树叶周长的活动,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测量周长的必要性,而让学生自主探究测量的方法时,事先教师既不给任何提示,也不直接提供任何帮助测量的工具,一切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比较。这一活动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挑战,因而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并因此引发他们的思维灵感,使得孩子们的思维精彩纷呈,从而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依赖教师指导进行操作的被动局面。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这一设计,既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9、,又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丰富学生对测量方法多样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选优意识,并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周长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让相邻小组交换检测彼此测量结果的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检验意识与习惯。(三)、联系生活,运用周长“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认识了周长,理解周长,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都能用到了周长,在我们身上就有很多周长,能找一找吗” 让学生将学到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周长在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然后让同桌合作,测量对方的腰围或头围,自主选择工具和方法验证。在学生测量时,教师指导正确测量方法,及时反馈测量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对腰围的兴趣正浓,教师随

10、机启发学生回家去测量爸爸、妈妈的腰围,去量一下家中书桌的周长等,把课内学习引伸到课外。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八、课后反思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尤其是在操作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充分而有效,同桌和小组活动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而量树叶的周长,又使不同的学生思维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既参与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又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好奇心和求知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感知周长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