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246472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博罗县石湾里波水小学 李育培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小学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数学教学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问题背景,让学生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归纳出变化规律,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又要靠近课本,使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去尝

2、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正因为如此,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把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来努力:一、教学素材,要从生活中来。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我跟学生约定好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实验后,我让学生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换频道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还有的说,回家或者去同学家玩都要知道准确的方向和位置为了使学生

3、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经常在课上注意让大家举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问题,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实地收集,或问父母、或查资料、或上网搜集等,多种渠道收集百分数信息,打破课前封锁式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学生收集到生活中的百分数有很多,如酒的酒精度、衣服的面料和里料成份、饮料的配料含量等等,在课堂上把学生收集到的信息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让部分学生到台上展示各自的百分数信息,并以此为问题情境,说出各种百分数的具体表示意义,有难度的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不仅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让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又如教学“利息”一课时,我们学校

4、正好位于农村信用社的旁边,我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信用社去参观,学生们很有兴趣的观察信用社周围环境,我要求他们在方便的情况下,可以派代表询问工作人员关于银行的一些情况和办事程序,并做好记录,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在这过程中提出了问题:利率是什么?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有所不同呢?这样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就让他自己来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同时又锻炼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也满足了学生当小记者的欲望。就这样,我和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数学在

5、生活中的价值,同时,也使我明白,要注意从生活中去挖掘素材,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二、教学应用,要回生活中去。数学教学中,除了要讲清概念,使学生正确理解各个知识点和概念外,更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因此,要把数学知识用到实际中,从实际出发,多方面来考虑数学问题,打开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信息量,了解生活的实际。 如教学完“利息”一课后,我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再次带学生光临信用社,并让学生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在学生家长同意的前提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等活动,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还让学生学会了储蓄和取钱,懂得了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钱,而且教育了学生要学会勤俭节约。又如在

6、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有些题目涉及到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折数”,为了让学生更进一层去理解其意义,我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去超市实践,要求学生查看买同一样东西,看不同的超市标价有什么异同,结果学生汇报发现:两家超市卖完全相同的商品,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一间超市标着“9折”优惠,而另一间超市标着“8.8折”优惠。我听完汇报后提问学生:“我应该上哪家超市去买这种商品比较实惠呢?”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各抒己见。有的说到打“8.8折”的超市去买,因为它打的是“8.8折”,比“9折”低;有的说去打“9折”的商店去买,因为它本来的价钱可能低一些;还有的说,先看看两家超市的原来的标价后再下定论这时候,我马上

7、问学生:“8.8折和9折和我们所学的百分数一样吗?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什么量?”有的学生马上回答:“是一样的,8.8折就是88%,9折就是90%,原来的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 1 的量”,对此我作了肯定的答复。这样使学生无形中理解了“折数”和百分数的联系,学生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题就不会感到乏味了。就这样,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总之,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生活实际为依据,抓住典型事例,真正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