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1246454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今天,学校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有责任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为从事小学数学基础学科的教学工作者,对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些必不可少的要求。 一、 努力营造一个创新思维的环境。中国传统式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师讲生听的安静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会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当课堂上老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把投影仪、录音机等带进课堂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信息,使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学生就会热情高涨、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上。

2、当老师提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后,学生往往议论纷纷,跃跃欲试。这表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在这样的环境氛围当中,学生的思维就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思维状态,他们就会有表达的欲望、交流的愿望,脑子里不断冒出各种各样的疑问。作为教师,就应当充分理解学生的行为,欣赏学生的见解、分享学生的乐趣、与学生相处在一起,共同逾越知识的海洋。二、精心设计激发性的课堂教学。给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开发学生思维。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使学生自始至终地将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

3、创造性。下面我来讲叙一个教学中遇到的事例过程: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除法的复习课上,有这样三组习题:8422 7832 9624844 786 968我先出示第一组习题,让学生观察这两道算式,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生:被除数一样。生:上面一题后面的2和2乘起来就是下面的4。生:2加2等于4教师追问:请你猜一下,两道题目的得数会怎样?生齐答:一样。师:究竟是不是呢?我们怎么验证一下?生齐答:计算出得数。学生计算出两题得数后比较,发现商是一样的。再出示第二组题目,让学生观察,猜一猜两题的得数会怎样?并说说你是怎样猜到的?生:我猜两题的得数是一样的,因为二三得六。生:我猜得数也是一样的,因为6可以分成2和

4、3。追问:6可以分成2和3?生更正:不是,是2乘3等于6。追问:就因为2乘3等于6,所以两题的得数相同吗?生:还有被除数都是78。学生进行计算,发现两题得数相同。小结:原来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积。(同时指着算式,用手势表示。)最后出示第三组题目,学生观察。提问:这两道题目有什么联系?生:得数相同。生:被除数相同。生:2乘4等于8,所以96除以了2再除以4就是96除以了8。生:我是想口诀的,二四得八。追问:你现在准备算几题?生:算一题就可以了,另一题得数一样的。学生计算,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回顾三组题目,教师小结:乘法和除法是相对应的运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

5、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积。那么我们看第一组题目,这里是2+2=4还是22=4得出来的呢?学生通过三组题目的观察比较,已经能够掌握这一规律,这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能力,我出了一道题目考考大家。师:你会计算9612吗?学生小声议论:怎么是两位数了,还没有教了。突然,有一学生立即举手,迫不及待地说出:“我会算,把他分成两个数连除。”其他学生经过这一点拨,纷纷点头,表示会算。我马上要求大家在草稿纸上写一写。然后进行交流。出现的方法有:9626、9634、9662、9643肯定学生的方法后,再次追问:还有吗?学生思考。生:还可以拆分成3个数,96223师:这样对不对呢?我们怎样来检查

6、?生:把后面的数乘起来,二二得四,三四十二。总结:我们借助刚才发现的规律,解决了我们还没有学过的内容,看来大家又多了一项新的本领了,数学是非常神奇的一门学科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学中就应该有相应的教学公式。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以“传授”思维过程和结论为主,而应讲究思维方法的探索、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发展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胜心,发展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增强其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结合教师不断巧妙地提出的要求,设置多加思考方可逾越的思维障碍,使学生时时感到不足,又时时获得思考的乐趣,经常巧妙地提这类问题,就能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