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46].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244549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4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4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4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4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4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4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46].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2)阅读科技作品,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2学情分析八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习了事物说明文的一些知识,如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分析说明方法作用、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的学习说明文打好了基础。八下第二单元的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对于这类文体,学生初读课文,往往会感到知识纷至沓来,一时难以应付,理解上有困难。事理说明文的事理比较抽象,要理清说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本文层层推进,逻辑链条严密,学生在前一课已

2、有所认识,本课可继续深化,引导学生自主梳理。3教材分析恐龙无处不在是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本文意在通过“恐龙无处不有”这一现象,说明地壳运动这一科学事实。读本文,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作者所说的“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联的”这一基本科学原则。本文展现出科学思考方法的强大力量,富有理趣和思想之美。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这种“趣”和“美”,帮助他们体认科学的思考方法,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教学目标】1.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2.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3.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3、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课时安排】一课时【评价任务】(可以针对教学目标分别设计: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针对目标1(1)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勾画出关键语句,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2)问题引领:作者由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现象最后证明了什么样的理论?针对目标2(1)作者自己提出“大陆漂移说”时是否百分百的肯定?作者是怎样说明自己的假说成立的?研读7-14小节。(2)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针对目标3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我们从中明白一个什么道理?你能否举一个例子也来证明这一观点

4、。【教学活动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显示新华文摘网页截图:据华盛顿邮报报道,阿根廷科学家在南极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由阿根廷的一支南极探险队发现的这些化石包括部分颅骨、脊背上的部分骨板和其他骨骼。这些化石好像属于一种新的食草恐龙,具有鸟臀目恐龙的特征。师:请把这段文字归纳成一句话。生: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放视频恐龙、南极(时间1分钟),介绍恐龙和南极的一些常识。师:结合视频和刚才的新闻,大家有什么疑问?生:恐龙如何在南极生存?生: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了南极?屏幕显示: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师生齐读屏显内容。师:让我们随着阿西莫夫的脚步来见证一个伟大学说的证明。板书课题。目

5、标导航,有的放矢1.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2.研读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3.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一、自主朗读,整体感知出示问题:1作者针对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现象提出了那些问题?2对于这些问题,作者给出什么样的的答案?3作者由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现象最后证明了什么样的理论?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勾画出关键语句,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之后学生独立思考,经过个别发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二、理清思路,把握内容读文章,明段意;并层意,括内容;清思路,解主旨。大屏幕出示,学生独立思考

6、: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所以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的新的有力证据。学生回答后,明确: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恐龙在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相互分离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强有力的证据。追问:文

7、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顺序:逻辑(从现象到本质)三、研读赏析,精讲点拨(研读一)作者自己提出“大陆漂移说”时是否百分百的肯定?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假说成立的?研读7-14小节。屏显下列问题:1根据作者的假说,你来说说恐龙化石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极大陆 ?(提示:假说推论部分的顺序是什么?)2怎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要求:1.朗读课文,勾画重点语句。2.小组合作,碰撞思想火花。3.班内汇报,交流互相补充。学生阅读查找之后,4人小组讨论。分享展示:屏显:大约2.25亿年前的大陆是,那时的恐龙是大约2亿年前的大陆是,6500万年前的大陆是,现在的大陆是,恐龙化石泛大陆分裂带走恐龙,每个大陆

8、都有了自己的恐龙。追问:根据作者的假说推论出,南极应该有恐龙化石。那么南极有恐龙化石吗?理出文章的思路,屏显:观察分析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说用已有知识推理验证得出结论。这是一种现代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叫假说演绎法。百度百科“假说演绎法”词条截图,师生齐读。教师强调假说演绎法的过程。显示: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假说,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师生齐读屏显内容。(研读二)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生独立做批注,小组共同讨论后,小组成果展示,师生明确。出示 作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鲜明具体地说明,使读者一目

9、了然。 打比方,“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在诠释“板块构造”理论时,还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列数字,准确而具体,令人信服。“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举例子,说明具体真切易懂。为了说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

10、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列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此外,文章的第二、三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又是在举例说明,说明“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科学论断。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1.我的主题归纳恐龙无处不有依据_的事实,证明了_假说。此文涉及两个学科,即和,从而证明了作者的观点:“。”主题归纳后,完成板书。2.我的技巧借鉴1.结构方式 2.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 4.语言特点3.我的拓展延伸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我们从中明白一个什么

11、道理?你能否举一个例子也来证明这一观点。下图为两个说明对象的关系图:恐龙板块理论紧密联系 相互影响生物学地质学不同学科领域道理提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理解: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从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得出恐龙曾遍布世界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困难,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他们却有着内在的联系。课文就是从南极的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作者在文章开头的这两句议论,并非浮泛之论,而是有其确凿的根据。)举例:物理学上的显微镜的发明,促进了生物学与医学的发展;

12、考古学的新发现,一次次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各种科学之间都有相通之处,两种不同科学可以利用相通之处联系起来;五、情感体验,反思升华作者说明问题的方法和过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学生可以用下面句式个性化表达:学了本文,我明白了学了本文,我感受到了学了本文,我想对说:引入阿西莫夫的介绍:阿西莫夫(1920-1992),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他一生著述近500本,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代表作中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他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六、达标检测,反馈评价1.本文作者(19201992),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2.本文采用的是追本求源,由因到果,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3本文题目是否离题太远?换成大陆漂移说不好吗?我的8小时外(课件展示作业)1 .将本课的“知识树”整理在天天练本上。(必做)2.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了解“大陆漂移学说”,并制作成知识卡片,拓宽自己的视野。(选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