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2.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23985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级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年级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年级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年级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级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级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级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传统的数学课堂使我们想起一堆堆繁琐的习题,老师在黑板前总是苦口婆心一黑板一黑板地讲解。数学留给大家的印象竟是如此的枯燥、单调。这对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是多么的不公平啊,它所蕴含的魅力应该让更多人来了解它、喜欢它。要使人们喜欢这门学科,得给他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千丈高台,起于垒土”,所以低年级数学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好的话,从此孩子的一生就与数学结下深深的缘,反之,可能一提起数学就让孩子头疼,那后果可想而知。那新时代,我们的课堂该是怎样的呢?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常常起着提纲擎领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增加有效的导入策略,则能使教学内容

2、深深到达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被动学习的压力化为主动探索的动力。教师对每节课的巧妙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性、创造性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导入环节,合理选择有效的指导策略,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是最基本的课型。每种课型都需要我们老师细细琢磨,该加入怎样的导入方式,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呢?一、新授课情境创设,激发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做小动作,课堂的有效注意时间仅有几分钟而已。如果连这几分钟时间都觉得枯燥无聊,试问怎么能保证它们课堂后30分钟的学习呢?乌申斯

3、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 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具有推动力的一种东西。因此,在新授课中,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首当其冲就是创设有效的情境。 如在二年级下册执教的两步应用题一课中,课堂开始,我问学生:“你们做过公共汽车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坐公共汽车的游戏。”于是,就地取材,用讲台桌当公共汽车,请来13名学生“乘客”,到站后,下车8人,又上来3人。我创设的这个游戏情境,由于学生身临其境,台上、台下的同学形成互动,马上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很快就编出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并说出了解题步骤,算出了正确答

4、案。这样的新课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又学习了知识,既训练了技能,又开发了智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可谓一举多得,使学生在老师的情境引导中不知不觉地走入数学王国,领略数学知识的乐趣。二、练习课复习导入,巩固旧知在小学数学中,练习课顾名思义,是以学生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在教学内容上占了很大的分量,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练习是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此练习课主要是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技能。传统的练习课,大部分老师采用的方法是反复练习。这样的练习课只是一味地进行题海战术,为了练习而练习,这样的教学导致的结果是,好学生因为重复做学会的题目,而感到厌烦;而差生不会做的题目重复出现还是不会做,这样既降低了

5、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效率,更失去了练习课的意义与作用。好的开始是一节课关键,如果一开始就交给孩子满满的练习题,只会让孩子觉得“恐怖”,更有些同学觉得无从下手。所谓“温故而知新”,要学生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回顾对应的旧知识,理清其中的数理。因此练习课中复习旧知的导入是一节成功的练习课的必要途径。三、复习课系统回忆、单元梳理想要上好复习课,老师们应该改变自己对复习课错误的理解。首先,传统的复习课,老师们总是在课堂中滔滔不绝,恨不得一下子把书本中的知识全部塞进学生的脑袋,但是这个过程相当于炒冷饭,已经学会的学生觉得平淡无味,毫无胃口;而不会的学生,则觉得辛辣刺激,不想再次尝

6、试,巴不得早点下课,所以不会的题目依旧不明不白。 其次,复习课不同于新课与练习课。新授课的目标较集中,一般是针对某一部分的知识点,以老师讲解为主;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而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也不是所谓的题海战术“巩固”过程,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消化、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让学生成为复习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伴随着新课改的理念,今天的学习应该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学习也从盲目地吸收知识到自主构建知识的过度。低年级新课程的数学复习内容多、知识面广,且学生整理概括能力较差,老师可以在课的伊始,运用各种情境引导学生把

7、平时相对独立、分散的知识,特别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找出概念间的联系。如在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中,课堂开始,我利用几座名山的高度引入本课,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复习内容及要求,学生通过回忆,整理出本单元的复习内容: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求近似数、比较大小。然后围绕这几个知识点,通过讨论、练习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整理本单元的重难点。本课通过这样的系统回忆、单元梳理的导入,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来越清晰、明确,理解得也越深刻,记忆就愈牢固了。 “万事开头难”。教师在设计教学的开端阶段时,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为了教而教。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数学是人类迈向科学世界的基础,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是鼓励孩子们想科学进军的号角。我们要以熟练的教学技巧,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殿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