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中勤圆的认识教案和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237609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乔中勤圆的认识教案和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乔中勤圆的认识教案和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乔中勤圆的认识教案和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乔中勤圆的认识教案和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乔中勤圆的认识教案和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乔中勤圆的认识教案和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乔中勤圆的认识教案和教学反思.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河南省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 乔中勤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57至59页圆的认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作用。 2、在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的博大精深,学会欣赏数学的美,培养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圆,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能够正确地用圆规画圆。教学难点: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理解圆的半径的含义及作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自学反馈有机结合学习方法

2、: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教学准备:PPT课件、直尺、每人准备的圆形纸片、圆规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生活中你是否留意过这样的现象?(播放课件图片)水滴落在水面时荡起的一圈圈涟漪,惊险刺激的摩天轮,精妙绝伦的工艺品,闻名世界的北京天坛公园,在这些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圆)师:是呀,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圆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为什么大自然和人类如此的青睐它?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圆的世界,共同探究这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交流画圆方法,学习用圆规画圆(1)昨天乔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每人想办法画出一个圆,你们都带来了吗?同桌互相

3、欣赏带来的圆,谁愿意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出这个圆的?生大致会有以下几种方法:圆规画圆、利用圆形的面画圆、量角器画圆等(2)师调查了解:用圆规画圆的同学有多少?(大多数学生采用圆规画圆)师:看来大家对圆规这位新朋友很感兴趣,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圆规。(3)师介绍圆规:(师出示自己带的教具大圆规)这是圆规的两只脚,一只脚上装有针尖,另一只脚上装有一只笔,它的两脚之间的距离可以任意调动,这样变大,这样变小。(4)利用圆规,谁能上台给大家现场画一个圆?(5)请下面同学评价:这个圆画得怎么样?问题出在哪?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标准的圆?学生会提到:针尖所在的点要固定;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改变等教师:刚才这位同学画

4、的圆虽然不标准,但正是这不标准的圆带给大家更有价值的思考,我提议,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让这位同学体面地坐下,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6)教师示范画出一个标准的圆。师:听了同学们介绍的画圆方法,乔老师也想画一个圆可以吗?刚才这位同学画的圆我先擦掉行吗?(师在黑板的右方示范画圆。)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1)学生自学圆各部分的名称师:刚才大家在介绍画圆方法时所提到的:针尖所在的点、两脚之间的距离等,这在数学上都有固定的名称,自学课本第58页最上面一段话,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这段话)(2)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谁愿意当小老师上台给大家讲一讲(利用老师在黑板上画好的圆

5、,请一位学生上台给大家介绍圆心、半径、直径,针对学生对直径的概念容易表述不完整的情况,可以采用老师画线段,让学生判断的方式进行,及时检测学生自学效果)(3)师小结,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圆心、半径、直径,用字母表示分别是o、r和d表示(师板书:圆心o 半径r 直径d),自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养成自学的好习惯。(4)画圆小比赛了解了圆的各部分名称,下面我们进行一个男、女生画圆小比赛:请女生画出半径为3厘米的圆,男生画出半径为5厘米的圆,并在圆上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或直径。(师巡视指导,并请画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当小助手协助检查,同桌之间也可以互相检查。)师及时评价学生画圆情况,并提出质疑:

6、同学们画的圆有的在本子左上方,有的在右下方,(出示课件)想一想:圆的中心位置是由( )来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 )来决定的。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这些圆大小不一样,也就是它们的什么不同?看来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 3、探究圆的特征师:在圆中,关于圆心、半径和直径还蕴藏着许多小秘密,利用手中的圆,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数学小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请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请小组长记录在研究发现纸上我们的发现:1、 2、 3、 4、 (1)一生读活动要求 (2)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3)选派小组上台汇报交流学生们通过折一折

7、、画一画、量一量等方法,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圆的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或直径是半径的2倍等。选派小组上台汇报,组织台下的同学进行辨析、验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圆的直径都是半径的2倍吗?引导学生自悟: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才是直径的一半或直径是半径的2倍。教师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教师也可以准备两个大小相差很大的圆让学生直观感知)(4)结合课件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结,师完成板书: 半径(r) 在同圆或等圆中 d=2r或r=1/2d 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直径(d)4、介绍古人对圆的研究师: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

8、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一部著作中写到:“圆,一中同长也。”(课件出示)师追问:“一中”指的是什么?“同长”呢?生:一中,应该是指一个圆心。那同长是指半径同样长或直径同样长。师:短短几个字,就把圆的特征和画圆的原理点得明明白白,这一发现比西方国家整整早了1000多年!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辨一辨。(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2)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 )(3)半径为2厘米的圆比直径是3厘米的圆大。( )(4)下图中,圆的直径是8厘米。 ( ) 8厘米 2、选一选。 师:体育老师准备组织同学们进行套圈比赛,初步设想是这样的(出示正方形的方阵,小

9、旗放在正方形的中心),如果是你来套圈,你会选择几号位置?为什么?学生在辨析中明确:设计成正方形的队形不合理,如果让你来设计,怎样设计比较公平呢?为什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圆形队形,引导学生用今天学习的圆的知识进行解释说明。3、想一想。 既然设计成圆形比较公平,谁能帮老师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呢? 针对同学们的不同方法,师及时肯定,并启发学生思考: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要想画出一个标准的圆,画圆时要注意什么事项?(圆心固定、绳子拉紧等)四、欣赏感悟,拓展延伸 不仅在游戏中,而且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课件配乐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圆,学生欣赏)

10、同学们,这些圆美吗?一位数学家这样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课件出示) 圆很美,利用圆可以设计许多漂亮的图案(课件出示用圆设计的精美图案),课下,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用圆去创造更多美丽的图案吧!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圆心(o)半径(r) 在同圆或等圆中 d=2r或r=1/2d 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直径(d) 读懂学生 成就精彩课堂-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们对它并不陌生,很多学生在课外应该尝试过用圆规或其它工具画圆。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我以直观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同时,采用

11、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较好促进了学生数学的发展,达成了教学目标。具体来讲以下几点做的比较成功: 一、巧设操作活动,凸显“做中学”当前,“数学新课程实施应以学生数学素质的养成为核心目标,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是学生数学素质养成的必要条件”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标准(2011版)也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我以“画圆”为主线贯穿全课,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认识圆的本质。结合我们大班教学的现实情况,我设计了前置性的操作作业:课前让每人想办法画好一个圆,并把它剪好带来,导入新课后直接让学生交流画圆的方法

12、。这样设计既落实了“做中学”的设计理念,又满足了学生画圆的心理需求(因为之前要安排学生准备圆规,相信大多数学生会选择试着画一画),学生的课前尝试画圆,为课上交流“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标准的圆?”积累了活动经验,同时又省去了课上画圆、剪圆的耗时费力,为学生进行新知探究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可谓一举多得!通过调查学生画圆的方法,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用圆规画圆,我及时把这位新朋友请出来,并让一位学生现场到黑板上画圆,组织其他同学对这位同学画圆情况进行评价:“画得怎么样?问题出在哪儿?”通过直观再现,结合课前画圆的切身体会,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支招,同时教师的示范画圆,再次让学生领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和技巧。接

13、下来,我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圆相关的一些元素,如针尖所在的点、两脚间的距离,从而导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等概念;男女生画圆小比赛,及时巩固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同时通过男女生画圆的对比,让学生领悟圆心、半径或直径在画圆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小活动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圆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多种方式,在动手操作中、在小组合作中、在思维碰撞中自主探究并归纳出圆的特征。由于学生有画圆的切身经历和直观感受,对探究圆的特征并不困难,针对学生的汇报交流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质疑或补充,这样就让学生顺利完成了对圆的特征的知识建构。有句话说得好:看见的容易忘,听来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好。因此,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指导学生“做”的方法,相信学生就能在操作活动中轻松、愉快、创造性地学习!二、巧妙链接生活,体现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练习设计时,我呈现了学生投篮游戏的情境,“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