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学了[143].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233146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上学了[14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上学了[14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上学了[14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上学了[14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上学了[14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上学了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我上学了是初入校园的小学生的第一个语文学习内容,目的是帮助小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校生活产生兴趣和向往,实现从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换。通过画面观察与听读“我是中国人”,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发爱国之情。通过图片观察、儿歌听读,学生初步感受同学间的纯真友情,激发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初步掌握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收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图片等制成课件。2.准备长城、天安门的宣传资料片,以及爱我中华和上学歌的歌曲。课时安排3课时。注:1.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见前面的“课文

2、备课方案”。2.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学生活动卡”请使用手机扫描封面二维码进行下载。1.我是中国人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学校,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我们现在学习的科目是语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字语文。2.互动活动: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你们愿意认识新的朋友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互相握手,然后介绍自己。设计意图:减少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交流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二、观察插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认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激发民族自豪感。(1

3、)播放北京的宣传片,引导学生欣赏后交流:自己看到了哪些建筑物?学生指出认识的建筑物,教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2)小组交流:自己去过天安门吗?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交流:来到天安门,我看到_,我想说_。(3)小结: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每天清晨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利用图片介绍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节日等。(3)互动交流: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

4、的人?请同学们到讲台上进行自我介绍。(4)体验活动: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全班同学相互拥抱。(5)过渡: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设计意图: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情感启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号,因此,本环节设计重在借助图片,借助生活体验来完成。三、朗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1.引读,激发情感: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长城、黄河、故宫举世闻名,是我们的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2.引导学生各种形式反复朗读,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设计意图:朗读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占很大比重,尤其在本课

5、,要通过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四、课堂小结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还有漂亮的校园,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设计意图:借助教师语言,激发学生爱上学、渴望知识、努力成才的激情,诱发学生内心的情感。2.我是小学生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引入: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高兴吗?2.揭题:带着你此时的感受读一读我是小学生。(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的学习交流做好铺垫。潜移默化中达到“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二、学习儿歌1.过渡:你们知道吗?今天有很多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高兴。看,(课件出示插图)小朋友都背着书包

6、快快乐乐地去上学,他们还高兴地诵读着儿歌,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吧!2.教师范读,然后领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1)“早,早,早”的“早”读平舌音。(2)“不迟到”的“迟”要读翘舌音。(3)“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这句话要正确断句。3.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小朋友们是什么心情?你是怎么知道的?4.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朗读。(1)“太阳”和“花儿”露出笑脸,要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一句。(2)小朋友们背上小书包可神气了,小鸟看见了也忍不住要问问,问什么呢?带着好奇的心情读第二句。(3)同学们这么早就背着小书包,他们要去哪里呀?快来回答小鸟。(教师趁机讲学校规定的上学时间和放学时间

7、)引导学生牢记:“不迟到”是小学生一定要遵守的纪律,只有遵守纪律,才会在学校里有更大的收获。设计意图:一首上学歌将学生带入小学学习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反复诵读、图文结合,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树立远大理想。三、拓展交流1.在学校里学习能让我们快乐、健康地长大,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呀?2.了解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3.齐读整首儿歌。播放上学歌,学生学唱。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从而让学生乐于表达,爱上诵读。3.我爱学语文教学过程一、讲解示范,进行读写养成教育1.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花猫,它哭得很伤心

8、,老师就把它带来了。(出示小花猫手指玩偶,讲故事)小朋友们,我以前和你们一样,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读书、写字时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就成了近视眼。现在我整天戴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镜就掉了,老鼠在我眼前跑,我也看不清,天天饿肚子。我真后悔呀!小朋友们,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哟。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呀!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看看小朋友们是怎样读书、写字的。3.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读书姿势: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写字姿势:身体坐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

9、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1)“一寸”相当于老师的两根手指并拢时的宽度,相当于小朋友们三根手指并拢时的宽度。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笔杆靠在虎口的位置。另外,无名指和小指垫在中指下面。(2)眼离书本一尺。把文具盒或笔袋竖起来,放在书本和眼睛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3)胸离桌边一拳。握紧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边和前胸的中间。设计意图: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知道保护视力需要正确的读写姿势。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插图、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动作纠正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二、交流展示,进行热爱语

10、文教育1.过渡:书就是知识的海洋,乐趣的天堂。仔细看看,图上的孩子们读的是什么书?你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2.汇报后小组内互讲故事,然后选择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针对同学的表现相机提出要求:讲故事时要尽量把故事内容说清楚,声音要洪亮,让同学听清楚。听故事的同学要专心,听清楚故事内容,看看同学哪里讲得好,向他学习。设计意图:学生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互动学习的效果,教师的点评既能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愿望,又能促使学生成长。三、拓展延伸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和家长一起读。设计意图:学生刚刚入学,对于老师的推荐一定会最快最好地完成,因此正是借助这种势头带领学生走上阅读快车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