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230721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方案(2015 年 5 月修订)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具备戏剧、影视、新媒体影 像产品的剧本创作及初步的编导、制作能力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电影厂、电 视台、影视公司、网站等文化传播机构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各类工会的文化宣 传部门,从事戏剧、影视及新媒体影像产品的剧本创作、创意策划、编导、制作等工作, 亦可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以戏剧影视学、中国语言文学为学科主干,以“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为 基本要求,培养既具有扎实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又具备良好专业技能的复合性应用型人 才。本专业学生

2、主要学习中文剧本写作,要求掌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 论,了解不同剧本的文体特征,接受影视、戏剧剧本写作及艺术创意的系统训练,具备戏 剧、影视和其他影像产品的剧本创作、文案策划及初步的编导、制作能力。本专业学生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掌握戏剧、影视艺术及新媒体影像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现状 与发展趋势;(二)掌握戏剧、影视剧本创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掌握舞台剧与影像作品创作流程 中的相关技能;(三)了解国内外戏剧、影视、数字影像产品的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四)了解、熟悉国家在戏剧、影视及相关文化艺术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五)掌握文献检索

3、、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批评能力和初步 的理论研究能力。三、学制与学位全日制学习四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四、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分分配课程体系学分数学分比例()公共课通识基础课4027.1通识选修课128.1专业课专业基础课138.8专业课18.512.6专业实践课2315.6专业选修课2214.9综合实践教学1912.9合计147.5100五、专业特色、专业主干课程及特色课程介绍(一)专业特色1以培养契合当下戏剧影视产业尤其是网络视频行业需要的“宽通型”应用人才为核 心理念,重视实践教学及学生实操技能的训练。具体而言,以“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

4、为基本要求,将编剧的文学素养、剧本创作能力与编导的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培养既能胜 任戏剧、影视、新媒体影像产品的剧本创作、文案策划工作,又具备初步的编导和制作能 力的应用型人才。2立足学校特色,加强对劳动及劳工领域的戏剧影视作品的创作与研究,使学生在全 面接受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兼及劳动文化与职工文化的特色,关注广大职工命运、情感和 生活,创作出优良的艺术作品,形成自己的独特性。3借助文化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两个专业及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的师资力 量、课程资源和教学条件,互相渗透、互为支撑,努力实践跨学科、复合性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的教育理念。(二)专业主干课程艺术概论(32学时,2学分):本

5、课程主要讲授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发生发展的基 本规律、艺术在文化系统中的位置、艺术创作的规律、艺术作品的构成、艺术接受的特点 等艺术学基本理论知识;其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艺术理论素养,并为今后各艺术门类的学习 奠定良好的基础。阅读与鉴赏:(16学时,1学分):本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广泛阅读, 在熟读的基础上写读书笔记,同时在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培养和发展学生对文学艺术作 品的鉴赏能力,这也是对写作课以及相关史类课程予以相应的补充。本课程所开设的书目 以戏剧作品为主,辅以小说、电影剧本等书目,使学生在分析研究戏剧作品的同时,对小 说的发展变化即对文学史的发展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对电影文学

6、的开发流程即对剧本写作 的特殊性有基本的了解,从而使学生们开阔视野,具备更为广泛的文学素养,同时提高其 艺术鉴赏水平。戏剧概论(32 学时,2学分):本课程主要讲授戏剧的起源与本质、戏剧的体裁与分类、 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台美术、剧场与观众、戏剧的风格流派、戏剧欣赏与批评、戏 剧与影视等戏剧艺术的基础知识;其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戏剧艺术的本质规律与基本理论, 为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外戏剧史(32 学时,2 学分):本课程讲授中国戏剧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内在的 规律性、西方戏剧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主要的戏剧流派和风格、中外 戏剧发生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其目标

7、是让学生掌握戏剧这门艺术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为 自己的戏剧创作和研究奠定较为坚实的戏剧史知识基础。经典戏剧名作导读(32学时,2学分):本课程引导学生对经典戏剧作品的文学剧本进 行细读,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所属流派、剧作家及其创作的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详细 分析作品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作品意涵、艺术特征、审美品格等方面的呈现,从而提 升学生理解和欣赏戏剧作品的能力,提升剧作技巧和剧本创作的能力。课程将选择 12 部左 右的戏剧作品进行详细赏析。本课程选择的作品主要来自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阿里斯托芬、 莎士比亚、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斯特林保、契诃夫、萧伯纳、梅特林克、皮兰德娄、布 莱希特、萨特、尤

8、内斯库、贝克特、奥尼尔、达尼奥冯等国外著名剧作家,以及我国古今 诸戏剧名家名作,亦可来自意大利歌剧、当代实验戏剧等剧作。影视概论(32 学时,2学分):本课程主要讲授影视的基本属性与特征(属性论)、影 视作品的构成要素与基本法则(构成论)、影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创作论)、影视艺术的基 本类型(类别论)四部分;其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对影视艺术本体的基本认识,为后续的中 外电影史、影视作品赏析及影视创作和制作相关课程奠定基础。影片分析(32 学时,2 学分):本课程以中外经典影视作品为案例,系统分析影视作品 的主题、结构、视听美学特征、文化内涵、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等内容。目标在于:提高学 生的影视理论素养

9、、加深学生对经典影视作品的理解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分 析能力;拓宽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知识面。戏剧剧本写作(32 学时,2 学分):本课程主要通过对具体戏剧剧本创作过程的介绍与 分析,并引导学生对戏剧剧本进行阅读积累和观剧积累,对学生进行戏剧编剧法上的基础 能力普及,使得学生对剧本创作的专业术语及编剧技巧有所认识和理解,并掌握一定的运 用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将结合部分戏剧文学系范畴内的专业写作训练,以小品、短剧为 主,戏剧剧本片段为辅。本课程的目标一方面是使学生对戏剧文学的创作方法得到认识上 的基础普及,另一方面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操作性训练,培养学生专业写作的基础能力。影视剧本写作(1

10、)(32 学时,2 学分):本课程主要通过对具体影视剧本创作过程的 介绍与分析,并引导学生对影视剧本进行阅读积累和观影积累,对学生进行影视编剧法上 的基础能力普及,使得学生对影视剧本创作的专业术语及编剧技巧有所认识和理解,并掌 握一定的运用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将结合部分影视文学范畴内的专业写作训练,以完成 独立的一部影视(主要是电影,长篇/短篇,或为一部电视剧分集大纲)剧本为目的。本课 程的目标一方面是使学生对影视文学的创作方法得到认识上的基础普及,另一方面是使学 生获得一定的操作性训练,培养学生专业写作的基础能力。影视剧本写作(2)(32学时,2 学分):本课程指导学生创作一个完整的剧情短片

11、剧 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剧本开发流程,完成故事创意、故事发现、故事梗概、剧情 大纲、分场景剧本等环节的实践任务,创作完成一个具专业水准的、可以由在校生执行拍 摄与制作的剧情短片剧本。学生修习本课程,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以完成阶段性的创作任 务;教师教学主要结合学生的阶段性实践成果,讲解剧作原理与技巧,强针对性地提出指 导意见,课堂时间主要围绕作品创作进程与学生进行讨论。本课程在修习影视作品创作(1)的基础上开设,学生应对影视剧本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并 进行了相应的基本训练;本课程为剧情片创作课程的先行课程。视听语言(32 学时,2学分):本课程主要讲授影视作品的画面构成

12、元素、镜头的内 容与形式、剪辑与蒙太奇、声画关系等电影基础理论知识。其目标是力求通过从导演和摄 影的角度,提升学生的镜头语言组织能力和影片段落分析能力,并为今后的影像制作相关 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影视声音(32 学时,2 学分):本课程主要讲授影视声音的构成、影视声音的作用、影 视声音的特点、影视声画蒙太奇、影视剧声音、动画片声音、电视节目声音、纪录片声音、 电视广告声音等基本理论知识;其目标是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影视声音艺术,并为今后的影 视制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表演导演艺术基础(32学时,2学分):本课程主要通过对表演艺术的介绍与对导演艺 术的介绍以及二者的贯通与实践,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表演与

13、导演的一般规律和特性。 在授课过程中,将结合部分的身台形表训练及导演基础训练及表导演项目实践。其目标是 普及学生对表演、导演艺术的基础知识,达到戏剧影视是综合艺术的认识目的,同时培养 其创作所需的形象思维、实践思维和体裁思维的基础能力。中国电影史(32学时,2 学分):本课程以讲授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为主,兼顾中 国电影技术、电影产业的发展概况;以各个时期的影片、编剧与导演为主干,讲解中国电 影艺术发展的分期、不同时期的创作特征、类型样式、语言风格的变化;其目标是让学生 掌握中国电影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电影史学的基础知识,开拓电影创作及研究的视野与 思路。中国电影史包括大陆、香港与台湾的电影

14、史,其中以大陆电影史为主。外国电影史(40 学时,2.5 学分):本课程主要讲授世界各国电影的形成和发展脉络, 梳理世界电影类型及流派,通过对优秀影片的观摩、分析,介绍各国电影的美学风格、文 化特点与民族特征;其目标是使学生系统而全面的认知世界影视的多元样貌,明晰电影艺 术的民族气质与国别特征,提高电影分析能力和创作水平,为今后的影片创作奠定良好的 基础。中国古典文学(1)(2)(64 学时,4 学分): 本课程主要以时间为经,以作家、作品 为纬,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并进而了解历代的文学现象、文学流 派和文体演变。其目标是引导学生提高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感悟和理解能力,提

15、高人 文素养和审美水平。本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其中,中国古典文学(1)的讲授范围自先秦 文学始至魏晋南北朝文学止,中国古典文学(2)则承接(1)讲授至明清文学止。中国现当代文学(32 学时,2学分):本课程主要以作家、作品为主线引导学生阅读中 国自1917 至今约一个世纪以来的经典文学作品,其目标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及文学、文化现象的感悟、理解和分析能力,提升其人文素养和审美水平。外国文学(32学时,2学分):本课程主要以时间为经,以作家、作品为纬,引导学生 阅读和欣赏外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并进而了解各时期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经典作 家,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基础写

16、作(32 学时,2 学分):本课程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它除了提 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外,还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修养、心 理素质以及创造能力、创新品质的任务。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技能性强的特点,以 理论教学带动写作训练,通过理论教学和写作能力训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掌握 写作学基本理论和常用文体写作知识,提高单项写作能力和综合写作能力,学习并掌握实 用文体、文学文体和理论文体的写作能力,为从事写作教学、研究和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并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特别是文学类作品写作能力,写出 合格的文学作品。摄影与摄像(32 学时,2 学分):本课程主要讲授照相机基础原理、数码单反相机的 基本操作、摄像机基础原理、数字摄像机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