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课时2-乙酸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1230006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课时2-乙酸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课时2-乙酸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课时2-乙酸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课时2-乙酸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课时2-乙酸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课时2-乙酸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课时2-乙酸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课时2 乙酸学案 鲁科版必修2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3节 课时2 乙酸学案 鲁科版必修2年级:姓名:- 8 -课时2乙酸目标与素养:1.了解乙酸的组成、物理性质和主要应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掌握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科学探究创新意识)一、乙酸的组成和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重要原子团C2H4O2CH3COOH羧基()二、乙酸的性质1乙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点俗称无色液体刺激性易溶于水16.6 冰醋酸2.乙酸的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2)酯化反应

2、定义酸和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生成,且能闻到香味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微点拨:(1)虽然乙酸分子中有4个氢原子,但是只有羧基上的氢原子能电离出来,所以乙酸是一元酸。(2)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用“”。(3)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乙酸的最简式是CH2O。()(2)冰醋酸是混合物。()(3)1 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H数为NA。()(4)乙醇、乙酸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5)制取乙酸乙酯时,适当增

3、大乙醇的浓度,可使乙酸完全反应。()答案(1)(2)(3)(4)(5)2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酸的官能团为羟基B乙酸分子中全是极性共价键C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D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D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A错误;乙酸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B错误;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C错误。3.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填充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由填充模型知,该有机物为CH3COOH,能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能使紫色石蕊

4、溶液变红色,能发生酯化反应。分子中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比较乙醇水碳酸乙酸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电离程度不电离部分电离部分电离部分电离酸碱性中性弱酸性弱酸性与Na与NaOH与NaHCO3(说明:表示反应,表示不反应)【典例1】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 L氢气,另一份等量的该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3反应得到V2 L二氧化碳,若V1V2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BHOOCCOOHCHOCH2CH2OHDCH3COOHA钠既能与羟基反应,又能与羧基反应,且2OHH2或2COOHH2、COOHCO2;由题意知该有机物中既有羧基又有羟基,且羧基和羟基个数相等,故选A。羟基、羧基个数与生成气

5、体的定量关系(1)Na可以和所有的羟基反应,且物质的量的关系为2Na2OHH2。(2)Na2CO3、NaHCO3和COOH反应产生CO2,物质的量的关系为Na2CO32COOHCO2,NaHCO3COOHCO2。解析COOH可以与NaOH、Na2CO3、NaHCO3反应生成COONa;OH可与Na反应生成ONa。答案NaOH(或Na2CO3或NaHCO3)Na乙酸乙酯的制备【典例2】“酒是陈的香”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常采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乙酸乙酯。(1)写出装置中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2)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置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上,而不能插

6、入液面以下,目的是防止_事故的发生。(3)实验制取的乙酸乙酯,可用_方法分离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请用文字说明使用这种方法的理由:_。(4)实验时,试管B观察到的现象是界面处产生浅红色,下层为蓝色,振荡后产生气泡,界面处浅红色消失,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示)_。(5)事实证明,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也存在缺陷,其原因可能是_。a浓硫酸易挥发,以致不能重复使用b会使部分原料碳化c浓硫酸有吸水性d会造成环境污染解析(2)因为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都易溶于水,且乙酸乙酯已经液化,所以长导管要在液面以上,防止倒吸。(3)因为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溶液分层,所以可以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4)因

7、为有挥发出的乙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并且使表面的溶液显酸性,反应方程式为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5)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部分有机物脱水碳化,且与生成的碳反应,生成污染性的二氧化硫。答案(1)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2)倒吸(3)分液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溶液分层(4)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5)b、d2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BCDDA项装置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项装置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纯化),C项装置用于分离乙酸乙

8、酯,D项装置用于蒸发浓缩或蒸发结晶。只有D项操作在制备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未涉及。1下列关于乙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酸分子式是C2H4O2,有4个氢原子,不是一元酸B乙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C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D鉴别乙酸和乙醇的试剂可以是碳酸氢钠溶液A乙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为一元弱酸;乙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而乙醇与NaHCO3溶液不反应。2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食盐乙醇氢氧化铜金属铝氧化镁碳酸钙ABCD全部B醋酸具有酸的通性,醋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3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

9、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C2H5OHCH3COOH(溶液)水ABCDD因为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为CH3COOHHOHC2H5OH,故产生H2的速率也是这个顺序。4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B试管b中导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当反应发生后,振荡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会有气泡产生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A应把浓硫酸逐滴加入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中,A项错误;导管不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防止倒吸

10、,B项正确;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酸与Na2CO3反应,产生CO2,C项正确;同时也吸收被蒸出的乙醇,D项正确。5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2CH3CHOO2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结构式_。(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_,_,_。(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5)设计实验区别B和D:_。解析根据.可判断出A为乙烯,再根据合成路线及反应条件不难得出B为CH3CH2OH,C为CH3CHO,D为CH3COOH。答案(1) (2)羟基羧基(3)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4)CH2=CH2H2OCH3CH2OH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5)分别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所取待测液为乙酸,另一种为乙醇(或其他合理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