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文献综述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227302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做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怎样做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怎样做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怎样做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怎样做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做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做文献综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84 第一阶段:通过写作增进自身理解写作增进自身理 解是一个形成性行为,即持续地学习与掌握有关研究课题的材料。首先,必须收集与组织那 些构成研究内容的观点。随后,必须吸收这些观点,并对其进行整理与重构,将其转化为关 联紧密的思路结构。写作开始于总结研究材料,并将其转化为逻辑连贯的全新表述。必须创 设一个论文模式,将研究材料中的每一个观点编织在一起,从而构造论文。这些工作都要靠 自己完成。还记得拼图游戏的例子吗?组装拼图时,组装者必须参照包装盒上的图像,观察 这些零散的图案如何拼装到一起。同样,论文的撰写者也必须观察研究课题的“图像”,从 而进行清晰的写作。如果没有形成

2、思维上的图像,写作就无法进行。那么,如何创造这种思 维图像呢?首先,理解研究课题,将研究的对象转化为个人理解。接下来,随着作者对材料 的把握加深,新颖的想法与模式就会产生。最终,将这些编织好的图像串联在一起,创造新 的意义,形成论文的基础。通过写作增进自身理解的过程贯穿于尝试性写作、大纲设计与初 稿撰写的任务之中。尝试性写作为写作做准备当你进行研究工作时,你是一个外部观察者。 收集资料、识别论据与构建方案都是处理他人观点的训练。尽管有关研究课题的个人知识在 研究过程中不断增长,但这仍然只是一种记忆,停留于抽象、杂乱、未经审核的状态。你需 要通过笔记、纲要与图表对研究材料进行内化,这样,你就不再

3、是记录他人观点的局外人, 而是创造与撰写崭新意义的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局内人。文献综述要掌控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知 识,必须像准备期终考试那样学习研究材料。设想自己要向一群学生讲授这些材料:你对这 些材料是否足够了解,以至于能够向全班讲授?它们在你的脑海里是否组织有序?你能否预想 到与此相关的问题?如果上述问题中有任何回答是否定的,你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问继续准备。 大多数研究者都知道,写作是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仲裁者。人们不能写出自己还不知道的事 物。当我们动笔写作时,这一令人痛苦的事实就变得越发清晰。为了在任何主题的写作上获 得成功,你必须对它有足够彻底的理解,以至成为它的密友。如果未能彻底地掌握研究材

4、料, 那么研究就会像是无米之炊。85第六章综述撰写一一撰写、审核、修改你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1.对于我的研究课题, 我到底知道些什么?2我该如何向他人解释我的研究课题?尝试性写作提供了一个测试你对 研究的熟悉与理解程度的机会。你必须在没有背景材料帮助的情况下,就研究课题写下你所 了解到的东西。下面是针对第一阶段任务1 的指导练习。86 大纲 对尝试性写作的成果进行审核的过程能使你产生立刻写作的冲动。不过,请克制这种冲动。 尝试性写作中的观点、思路与模式必须首先被编排为有组织的、连贯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必须确保这一“拼图”的每一个部分都在其正确的位置得以呈现。此时的任务是分析与反思, 而设计大

5、纲将有助于完成这一必要任务。实践证明,作为“通过写作增进自身理解”阶段的 第二项任务,大纲设计是着手正式写作的正确开端。大纲能够像一个组织者一样为你整理研 究思路。大纲设计可以把你在尝试性写作中建构的个人意图和视角与研究信息相结合,组成 有关研究课题的完整轮廓。大纲设计有三个功能:第一,它是观点整合与转化的机制;第二, 它是安排观点顺序的机制;第三,它是文献综述写作的大致蓝图。a.作为整合机制,大纲 能够提供一种方法,将你的研究转化为一个故事。设计大纲时,你会不断地把你对他人研究 成果的理解转化为内在的个人理解。这种必要的反思过程将促使你不再仅仅是搜集和复述观 点,而是了解、分析与阐释观点。构

6、思大纲的过程将促使你从观察者的视角转变到讲故事的 参与者的视角中。b.大纲设计还可以作为安排观点顺序排列的机制。设计大纲时,你必须 组织信息,编排观点,并创设论文撰写的线索与模式。你必须清晰地表达具体的观点,将其 以合乎逻辑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建立一种逻辑模式,以便将这些序列组建为一个连贯一致的 思维模式。大纲会不断要求你反思:何种信息是在先的,何种信息是包含在内的,而何种信 息在逻辑上又是紧随其后的。大纲是对观点排序的记录,也是写作的路线指示图。C.最后, 大纲还是文献综述写作的大致蓝图。它勾勒出论文的总体设计,并标明其本质特征。大纲就 像建造房屋的蓝图,提供了论文的设计方案。大纲不但提供了整

7、篇论文的宏观图景,也为其 每一个部分或板块提供了具体的规格标准。正如蓝图一样,大纲体现了论文的总体设计。同 时,大纲也详细指明了论文的具体内容。审阅自己设计出的完整大纲,核查其特征:是否提 供了清晰的指向与足够的信息以便你在写作中不需要花太多时问重新构思与考虑?是否提供 了可靠的总体设计?是否包括所有必要的细节信息以支持你的设计?大纲的设计应从目录的 创建开始,通过以合乎逻辑的方式编排研究的主要部分,创建论文的整体框架。文献综述的 三个主要部分是引言、主体与总结。引言部分提供研究的大致轮廓,其目的是通过突出展示 研究的核心部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主体部分,你呈现并论证研究案例,从而证明你的

8、论点。最后,总结部分简要呈现研究的结论。引言、主体与总结又被细分为不同的主题板块。 引言引言部分有六个基本板块:a.介绍性陈述;b.研究课题陈述;C.情境陈述;d.研 究意义陈述;e.研究问题陈述;f.论文架构陈述。a.介绍性陈述旨在将读者的注意力吸 引到研究上来。这类陈述可以是一个尖锐的事例,可以是有关某问题的一场争论,也可以是 本研究所提出的问题本身。一段吸引人的记叙可以通过调动情感、态度或信念的方式,鼓励 读者继续阅读下去。请看这个例子:“当地校董会已经背弃了当初选举他们的选民,变成了 国家官僚机器里的小齿轮。如今,校董会只不过是国家的政治工具罢了。”这个例子包含三 个有力的论断,其目的

9、是激发读者的情感回应,从而使他们产生持续的兴趣,继续阅读文章。 b.研究课题陈述对研究的主题进行明确界定。这一陈述必须对研究的核心思想做出简练说 明,指出研究的焦点与视角,对主题陈述中的每一个核心概念做出清晰的界定。研究课题陈 述的长度不应超过两到三段。c.情境陈述所展示的是研究的框架。这个板块详细阐述研究 问题所处的背景,甚至是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这种背景可以是学术争论,也可以是学界关 注的话题,还可以是导致研究问题出现的现实议题或实践困境。情境陈述必须提供相关信息, 界定研究问题的环境。d.研究意义陈述(或需求陈述)旨在论证研究的必要性。这个板块所 阐述的是作者对研究课题的个人兴趣,并证明

10、此项研究对学术界的价值。研究的价值可以指 向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指向亟待澄清或确定的学术议题。e.研究问题陈述(或主题 陈述)所阐述的是论文研究将要解答的问题。f.论文架构陈述是引言部分的最后一个板块, 向读者简要地介绍文献综述的主体和总结部分的结构框架。主体文献综述的主体部分所呈现 的是论文的两个版块:a发现式论证;b.支持式论证。首先,发现式论证所阐述的是有关 研究课题的已有知识,并构建研究背景。接下来,支持式论证所展现的是论文的论证过程, 而后者将导向论文的结论。主体部分是论文主旨的论证发展。设计这一部分大纲时,应该记 下每一项论证的论断、论据、证明过程和证实论点的方案。这一部分也

11、要阐述文献检索与文 献批评的研究成果。a.研究背景的介绍要展现研究的来龙去脉。这里应该简述有关研究课 题的已有知识。文献研究矩阵图和发现式论证(见图 6. 3)是构建背景陈述的主要参考资料, 为研究提供了资料基础和来源,它们对已有知识论述中会用到的论断陈述、支持论据、适用 引文和推理论证进行存档与分类,因此要运用这些工具来组织背景陈述。发现式论证的推理 模式即是大纲编排的轮廓,其主要部分将成为文献综述主体部分的标题及副标题。文献研究 矩阵图所包含的信息为大纲细节设计提供了必要的资料。b.第二项任务是展开主题论证。 以背景陈述的结论为起点,简述有关研究问题的已有知识所体现的含义,这一部分的内容即

12、 是文献批评。接下来,参照文献研究矩阵图和文献综述范文中的研究案例(见图 6. 4),写出 主题论证的大致轮廓。用于主题论证的隐含逻辑模式是大纲的基础。同样,主要论断、支持 性的简单论断、论据及引文也为这一部分的大纲设计提供了细节材料。总结文献综述的总结部分要对主题的论证做出总结,由以下三部分组成:a.论点陈述;b.论点 分析;C.研究意义。a.总结部分首先要对研究论点进行重申。b.接下来的论点分析部分 将对论点进行详尽的阐释。这时可以对论点的核心概念进行解释和进一步的界定,并从多种 视角对论点进行探究。C.最后,研究意义部分指出研究论点对日常实际问题或学术问题的 影响和意义,而这些问题正是此

13、项研究的原因和动力。这一部分应该展示论点是如何解答研 究问题的。表6. 1 展示了文献综述的主要部分及其板块,还提供了一系列有助于研究的研 究工具、图表与其他参考资源,这些资源能帮助我们进行文献综述的大纲设计。为便于读者 查阅,我们也列出了可以参照的章节。完成了大纲设计,将其搁置一两天。在觉得适合反思 的时候,再回到这份大纲,进行彻底的审阅,确保足够完整、清晰且编排适当,能够为论文 写作提供方向指导。大纲中主要观点的铺陈方式是否连贯合理? 大纲是否完全涵盖了论文 的内容? 论断是否建立在有力的论据基础上? 结论是否都经过了合理的论证? 论点的论 证思路是否合乎逻辑? 大纲是否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14、修改大纲,直到能够肯定地回答上述每 一个问题。校对论文,不但要改正其中的错误之处,还要注意其深度、衔接性与连贯性。修 改必要的地方,并警惕一切可能出错的地方。大纲设计环节中的一些常见错误为了使大纲尽 可能地发挥更大作用,请不要出现下述几种常见错误:遏制想简单地把事实和观点汇编在 一起的冲动。随便列举引文和观点,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盲目的列举或许能够提供出一些 相关的细节信息,但却无法为论文写作提供证实主题的资料。这种汇编无法反映研究的宏观 图景。大纲必须包含研究工作中收集到的一切相关信息。如果未能包含所有相关信息,你 的大纲就是不完整的,你的论文也因而将是不完整的。倘若作者过分自信或过分依赖自

15、己 对研究材料的记忆力,写出的大纲将要么过于简短,要么过于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大纲无 法提供充分的描述性细节,从而也无法反映作者对研究材料的清晰理解。简短或模糊的大纲 缺之观点次序排列的精确性。大纲不应成为“速记版”的论文初稿。大纲的写作往往有一 种想要网罗过多信息的倾向,这种倾向会导致太多的细节信息,而论文的宏观图景却被遮蔽 了。请记住,大纲所构建的是房屋的蓝图,而不是房屋本身。如何避免这些错误呢?请记住, 大纲必须为论文写作提供方向上的指引。设计大纲时,确保大纲能够涵盖所有信息。多花些 时间对研究材料进行反思,以形成认知结构与内容主题这是构建论文思路所必需的。撰 写初稿写作环节要求作者不断

16、地撰写一系列的草稿,直至最终文本的面世。许多年前,我们 的好朋友,一位有抱负的年轻作家,蒂姆卡西尔偶然地反思了自己的写作过程:“写作很 像生孩子,要经受数月的怀孕期,婴儿不断长大,要经历挫败与欢乐、沮丧与期待,经历分 娩的阵痛,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最终婴儿诞生。我写作时会感觉自己是在怀孕生子。”写作 就是观点的浮现、酝酿与成熟的过程。首先,必须构思一些观点,并期待将其用语言表达出 来。观点出现后,要把它们塑造成一种能与读者进行交流的形态。要对观点进行塑造与润色, 从而将大脑中的想象物转化为书面表达。帮助实现这种转化的方式就是打草稿。打草稿并不 仅仅是一遍遍地改写:草稿更是一种不断进化的文本,把文章从最初的形态逐渐转化为最终 的作品。草稿是有目的的写作,这种写作不断地修改原有的文本,在第一阶段(通过写作增 进自身理解)与第二阶段(通过写作促进别人理解)之问搭起了沟通的桥梁。每一份草稿都有自 己的目的和任务,完成任务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如写作规则、语法规则和句法规则。这些 任务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确保写作的连贯成熟。从一份草稿进入到下一份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