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计划书.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226592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计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计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计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计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计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计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计划书.doc(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二九年九月项目名称: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承办单位:县文物旅游局项目负责人:编制单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资质证书:工咨甲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1 项目名称11.1.2 项目承建单位1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1.2 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11.2.1 编制依据11.2.2 编制范围21.3 项目概况21.3.1 项目的提出21.3.2 承建单位概况31.3.3 建设规模与内容31.3.4 建设地点31.3.5 配套基础设施现状41.3.6 环境保护41.3.7 项目实施进

2、度41.3.8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1.5 结论及建议5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62.1 项目建设背景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03.1 项目选址103.1.1 选址依据103.1.2 项目选址103.2 建设条件103.2.1 水文及地质条件113.2.2 气候特征113.3 基础设施条件123.3.1 给排水123.3.2 供电及照明133.3.3 通讯133.3.4 原材料供应13第四章 工程建设方案144.1 建设内容与规模144.1.1 概述144.1.2 建筑内容与规模144.2 总体方案154.2.1 设计依据154.2

3、.2 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164.3 建筑设计164.3.1 建筑设计与立面设计164.3.2 主要建筑用料做法174.4 结构设计184.4.1 结构设计依据184.4.2 抗震设计及荷载取值184.4.3 结构选型184.4.4 结构材料19第五章 安防、消防、环境控制系统205.1 安防系统205.1.1 设计依据205.1.2 系统选用205.2 消防系统215.2.1 设计依据215.2.2 系统选用215.3 环境控制系统215.3.1 设计依据215.3.2 系统选用225.4 文物保护设施23第六章 公用工程266.1 给水系统266.1.1 设计依据266.1.2 给水系统26

4、6.2 排水系统276.2.1 设计依据276.2.2 排水系统276.3 供配电286.3.1 设计依据286.3.2 电源及线路敷设286.4 建筑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286.4.1 设计依据296.4.2 通信网络系统(CNS)296.4.3 安保系统29第七章 消防安全与节能307.1 消防安全307.2 节能措施30第八章 环境保护328.1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328.2 编制依据328.3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328.4 治理措施338.5 绿化348.6 环境评价34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359.1 安全措施359.2 卫生措施35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实施3710.1 项目组织3710.2

5、 实施进度38第十一章 项目招投标4011.1 招标原则4011.2 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4011.3 招标程序40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312.1 估算说明4312.2 编制依据4312.3 费用说明4312.4 投资估算4512.5 资金筹措45第十三章 社会效益评价4613.1 社会效益分析4613.2 风险分析4713.3 结论48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4914.1 结论4914.2 建议49附表: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投资估算表附图:1、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地理位置图2、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总平面图布置图附件:1、县文物旅游局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2、县文物旅游局组织机构代码证

6、(复印件)3、县国土资源局、建设局、环保局、电业局、自来水公司、消防大队对项目有关申请的批复或证明文件4、鹤壁市发改委关于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 项目名称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1.1.2 项目承建单位县文物旅游局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资质证书:工咨甲101200700301.2 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1.2.1 编制依据1、编制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合同;2、县总体规划;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7、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批复豫政文(2004)151号;4、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和规定;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6、编制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和数据等。1.2.2 编制范围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以及行业、地区发展的长远规划、承办单位提供的工程设计基础资料,在对该项目进行充分的调查基础上,提出了县文物库房改扩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报告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对项目建设的依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和条件进行了论证;对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方案、设备选择、环保、消防、节能、招投标、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研

8、究、分析和评价,以求为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决策和判断提供具体、完善、科学的依据。1.3 项目概况1.3.1 项目的提出县现有馆藏文物13400余件,多为珍品,但文物库房仅有4间不足80平方米,造成文物拥挤不堪,积压严重。由于文物库房小,从南水北调工程县境内考古发掘出的5000余件文物和2009年月2月份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县西岗乡宋庄古墓地考古发掘出土的近3000件文物无法进库保管,暂存在鹤壁市文物工作队、鹤壁市博物馆和濮阳市文物保管所。现有文物库房设施简单,满足不了现代文物收藏科学规范的要求,文物的常规养护、保管难以正常进行。为使县文物能尽快入库妥善保管,并确保入库文物的安全,提出本项

9、目的建设。1.3.2 承建单位概况县文物旅游旅游局是主管全县文物及旅游工作的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为旅游管理、文物管理。近年来,文物旅游管理局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遵循按规划合理开发的原则,采取“政府投、自己筹、社会引”的办法,先后投资三千余万元,进行文物保护和旅游景点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3.3 建设规模与内容1、新建文物库房楼两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2、现有文物库房扩建,扩建面积600平方米;3、现有文物库房维修改造,改造面积600平方米;4、新建文物库房配置安防、消防和环境控制设施;购置文物保管设施;5、现有文物库房配置安防、消防和环境控制设施;购置文物保管设施

10、。1.3.4 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县文物旅游局院内。1.3.5 配套基础设施现状项目区内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可以保障项目建设和使用的需要。1.3.6 环境保护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经处理后均可达标排放。1.3.7 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到竣工交付使用,建设工期安排为12个月。1.3.8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估算投资180万元,计划由县地方财政配套72万元,申请上级资金108万元。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的主要经济指标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据备注1新建文物库房建筑面积m23002原有文物库房扩建面积m26003改建文物库房建筑面积m

11、26004文物库房购置安防、消防、环境控制、文物保管设施费用万元495项目总投资万元1805.1承办单位自筹资金万元725.2财政拨款万元1086建设总工期月121.5 结论及建议经论证,该项目符合国家相关政策,项目建成后将扩充县文物的保存场所,改善文物保存环境差和安全防护级别低的状况,有效履行保护国家珍贵文物的职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本项目建设规模合理,建设方案可靠,功能完善,周边建设条件较好,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是可行的,项目社会效益显著,建议尽快建成使用,尽早发挥投资效益。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

12、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成为人们自立和进取的精神支柱。文物体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长期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倾向、意识风格、生活习俗等。因此,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文物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另外,文物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也就是说,文物不仅是各个国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的文化财富。现代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为的和自然的破坏和损坏文物的因素显著增长,文物保护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4年6月发起了历时6个月的保护文物古迹的国际运动,要求各成员国充实和改

13、进保护文物的技术和法制措施,同时要求各成员国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使文物的价值观念家喻户晓。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8年11月,第20届会议又通过了关于保护可移动文化财产的建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文物保护工作,在全国设立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管理机构,建设各级博物馆,积极加入国际公约。改革开发以来,国家又相继制定和颁布了文物保护法、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并积极申报世界遗产,使全国人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得到显著提高,近年来,

14、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而文物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越来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受到普遍的关注,特别是近年国家鼓励个人合法收藏政策的出台,更是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文物热”。县,古称朝歌,为商末四代帝都和西周卫国国都,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文物大县。县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代石刻等文物,星罗棋布分布在全县各地,已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县现有库存文物13400余件,文物种类包括青铜器、瓷器、陶器、石器、铁器、化石等,多为珍品。近年来,随着“文物热”的掀起,文物古迹对旅游业的推动重要作用日益明显,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县政府利用本地文物资源优势,将文物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制订了一系列发展文物旅游产业的措施,同时将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