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苏教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1225358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苏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集训3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苏教版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集训3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苏教版年级:姓名:- 6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建议用时:40分钟)1生物群落的组成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化状况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又称为垂直分层现象。例如,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和地被等层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生生物的分层与阳光、溶氧量等因素密切相关B森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明显,有利于对空间和食物资源的充分利用C草地边缘和中央的植被类型存在差异的现象属于垂直分层现象D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的垂直结构可能逐渐发生改变C草地边缘和中央的植被类型存在

2、差异的现象属于水平结构,C错误。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不一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复杂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种群的数量变化都符合“S”型曲线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改变不会导致种间关系发生改变D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能保证草原群落不发生演替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不一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复杂,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使群落的结构变得更简单,A正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优势种的数量变化符合“S”型曲线,但前一阶段的优势种的数量在此阶段将会下降,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改变使物种丰富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种间关系发生改变,C错

3、误;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草原群落也会发生演替,D错误。3(2020德州市高三一模)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B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蚜虫属于集团内猎物C瓢虫通过寄生蜂获得的能量要比蚜虫多D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二、三营养级A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由此可知瓢虫

4、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被称为集团内猎物,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A正确,B错误;瓢虫处于第三、四营养级,又因为能量是逐级递减的,瓢虫通过寄生蜂获得的能量要比蚜虫少,C、D错误。4(2020辽宁省高三期末)关于“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用取样器取样法对土壤小动物进行采集、调查B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推测该区域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C如果要采集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诱虫器试管中应加入生理盐水D当动物个体较大且种群数量有限时,可用记名计算法进行丰富度统计C如果要采集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诱虫器试管中应放入湿棉花,C错误。5(2020泰安市高三一

5、模)某农田弃耕一段时间后 ,逐渐出现杂草、灌木及小型动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灌木丛较高,灌木遮挡草本植物,导致群落对光的利用率减少B经过漫长的演替过程,该地必然能形成森林群落C群落演替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常处于动态变化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维持,不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D为加速群落演替,可构建人工林以缩短演替时间,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有积极作用C随着草本植物演替至灌木阶段,群落结构变得复杂所以群落对光的利用率增加,A错误;能否演替至森林阶段还取决于环境,如果是在干旱的地方,只能演替至草本或者灌木阶段,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由于群落内部存在着生存斗争,所以各影响因素常处

6、于动态变化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维持,不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C正确;人工林结构简单,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错误。6细菌、放线菌、真菌、蓝藻、轮虫、小线虫、蚯蚓、鼠妇等生物杂居在土壤中,他们的分布受土质、土层、食物、季节、耕作措施等因素所制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中的生物既有生产者也有分解者B可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C利用放线菌、真菌等产生的抗生素防治作物病害属于生物防治D土壤含氧量、有机物含量是影响土壤生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抽样检测常用于种群密度的调查,B错误。7为了解不同害虫防治策略对线虫的

7、影响,科研人员将某作物农田划分为三个区进行一年的实验研究。实验处理如下:常规区:频繁化学防治,喷施化学杀虫药剂9次;实验1区:农药减施防治,喷施化学杀虫药剂4次;实验2区:植物源药剂(生物农药)减施防治,喷施药剂4次。三个区线虫数量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分析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数量以及种类,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B在020 cm土壤中,减施防治有利于线虫生存C在020 cm土壤中,植物源药剂防治效果优于生物防治D20 cm土壤中,图示三种防治措施对土壤线虫无显著影响C许多土壤中的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所以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

8、的方法,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在020 cm土壤中,减施防治在三种处理方法中线虫数量最多,故该防治方法有利于线虫生存,B正确;图示处理中并无生物防治的数据,故无法得出植物源药剂防治效果优于生物防治的结论,C错误;据图分析可知,20 cm土壤中,图示三种防治措施对土壤线虫防治相差不大,无显著影响,D正确。8(2020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检测)当一个群落与其生存的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群落内部往往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某科研团队在一定的自然区域研究了一个以多年生灌木帚石楠为优势种的灌丛群落,其变化周期可分为4个时期:先锋植物定居期:帚石楠开始定居和早期生长,同时还有其他植物的生长,约610年。建成期:帚石

9、楠生长最为繁盛、覆盖率最大,只有少数其他植物可伴生,约715年。成熟期:帚石楠的生活力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灌丛的冠层开始出现裂隙,其他植物如地衣、苔藓等逐渐增多,约1425年。衰退期:帚石楠枯死,地衣和苔藓成为主要植物,约2030年。从此再开始一个新的周期。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用样方法调查帚石楠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其目的是_。(2)灌丛中的植被呈明显的斑块状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3)从种间关系的角度考虑,地衣和苔藓在建成期较少,而在衰退期成为优势种的原因是_。(4)周期性变化是群落内动态的、一次次的重复发生,而非群落演替。因为群落演替是指_。解析(1)样方法调查取

10、样时,要注意随机取样;目的是以降低取样误差,避免主观因素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2)灌丛中各种植被占据不同空间呈斑块状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3)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建成期帚石楠为该地的优势种,由于地衣、苔藓在与帚石楠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此时地衣、苔藓覆盖率低,而衰退期帚石楠枯死,地衣和苔藓成为主要植物,在此阶段成为优势种。(4)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而非两个群落之间循环变化的过程。答案(1)随机取样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调查结果可靠(2)水平(3)在建成期时,帚石楠为该地的优势种,由于地衣、苔藓在与帚石楠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此时地衣、苔藓覆盖率

11、低(或不生长),而衰退期,帚石楠数量下降,所以地衣、苔藓在此阶段成为优势种(4)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9(2020南通市高三检测)鲌(b)鱼是太湖中体型较大的肉食性鱼类;鲚(j)鱼和银鱼为小型鱼类,食性有差异,但均可以浮游动物为食。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太湖渔业资源,研究人员对太湖中鲌鱼、鲚鱼和银鱼的年捕获量变化进行相关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某种鱼的年捕获量直接反映该鱼的种群数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太湖中全部鱼类在生态学中不属于群落,理由是_。(2)据图1分析,鲌鱼和鲚鱼之间碳流动的关系是_(用文字与“”表示),碳元素在它们之间以_的形式流动,最终通过_(过程)释

12、放到无机环境。(3)因过度捕捞,1995年后鱼类优势种群发生了改变,鲌鱼数量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这说明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且生态系统的_是有一定限度的。(4)随着鱼数量的减少,银鱼数量呈现图2所示的变化。结合图1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随着鲌鱼数量的减少,_。解析(1)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太湖中的全部生物种群集合才能成为群落。(2)鲌鱼和鲚鱼为捕食关系,鲌鱼以鲚鱼为食,因此碳流动方向为鲚鱼鲌鱼;碳元素在食物链中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经过呼吸作用形成CO2后被释放到无机环境中。(3)过度捕捞改变了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故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

13、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过度捕捞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所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4)根据题图可知,鲌鱼和鲚鱼为捕食关系,鲚鱼和银鱼为竞争关系,过度捕捞鲌鱼导致鲚鱼的天敌减少,鲚鱼种群数量过度增加,与银鱼争夺生存资源,导致银鱼生存压力增大,数量减少。答案(1)群落应为该区域全部生物种群的集合(2)鲚鱼鲌鱼有机物呼吸作用(3)速度和方向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4)鲚鱼数量增加,银鱼生存压力增大,数量减少10(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指标随群落演替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g与R的差值表示生产者的有机物积累量BPg达最大值时,该生态

14、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高C枯枝落叶的积累是演替后期Q高于Pg的原因之一D演替达到稳定阶段时,其物种组成将保持不变CPg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与自身的呼吸差值为生产者的有机物积累量,而R代表生态系统所有生物的呼吸量,A错误;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抵抗力稳定性最高,此时Pg与R接近,不是最大值,B错误;Q为生态系统内的有机物总量,枯枝落叶的积累是演替后期Q高于Pg的原因之一,C正确;演替达到稳定阶段时,其物种组成也会改变,D错误。11(2020安徽省六安市一中高三模拟)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表示的8个物种,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种群密度(个/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群落种1种2种3种4种5种6种7种8甲924001111乙025202020500丙06520103200A.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互利共生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C生物群落是由若干个种群组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