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与税收政策研究.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122526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货膨胀与税收政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货膨胀与税收政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货膨胀与税收政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货膨胀与税收政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货膨胀与税收政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货膨胀与税收政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货膨胀与税收政策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货膨胀与税收政策研究现阶段,通货膨胀虽然不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的主要问题,但其潜在的可能性仍然十分巨大。税收作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正确、适当的税收调控能够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科学、完备的税收法律制度将税收行为纳入良性秩序,鼓励与客观经济规律相切合的税收行为,是防治通货膨胀的一个有力武器。一、运用税收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一是抑制通货膨胀是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前提条件。作为普通老百姓来说,对通胀的感觉极其敏感,虽然汽车、家电这些商品是一直在降价的,但是老百姓不可能天天买车买电视;而现在涨价的主要是食品,这个是人们每天都需要消费的。从统计学上说,两者加权,物价涨幅就低了

2、;而从老百姓的感觉来说,更侧重于后者。因此,控制通胀仍然是2011年摆在党和政府面前最紧要的任务。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极为复杂,如何控制好今年的通胀已成为决策者面临的难题之一。二是抑制通货膨胀是保持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货币价值持续贬值的过程这样一个持续的过程必然对国民收入形成再分配对社会财富形成转移,从而不可避免地对税收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通货膨胀对我国税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定额税的相对量随价格持续上涨而下降,使国家的实际税收收入相对减少,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从事生产经营的经济法人,其名义收入将随着物价上涨、商品与非商品流传额的增长而增加。但是凡

3、是实行定额纳税的经济实体则相对降低了纳税辆度,导致了税收流失。也就是说如果税收定额不变,那么国家税收比如因通货膨胀的冲击,货币的贬值而呈现下降趋势,同时由此引起的分配不公问题将更加尖锐。从长期看,通货膨胀会造成税源结构的变动,税收信息的波动,税负的升降不定,不利于各级政府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三是抑制通货膨胀是税收调节经济的内在要求。税法是抑制需求的有效武器,对抑制通货膨胀的各个关键环节上起着积极的作用。税法所规定的以增值税为主体,辅之以消费税的体系,以及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和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是规范抑制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的社会集团消费的有力配套措施。税法规定对包括贷款、融资租赁、金融商品转让、金

4、融经纪业和其他金融业务全面、规范地开征营业税,对金融企业征收所得税,对证券交易征收印花税等,对于控制货币信贷总量,调控市场货币流通量都起了较好的配合作用。二、调整税收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与思考税收作为国家行政手段之一,是国家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可以通过税种、税目、税率结构的优化组合,起到对经济的调控作用。税收调控可以抑制投资需求,减少政府支出,刺激企业生产和供应有效产品。税收在对总量失衡调节的同时,还可对结构失衡加以调节,税收可以通过合理的税制结构和税负大小,来调节不同产业、不同投资方向的预期税后利润率,从而调节投资方向。我国必须结合中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实行积极稳健的减税政策,使宏观税

5、负下降,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一降低税率,提高起征点。降低税率,增加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也增加了企业用于投资的资本输出,从而在扩大内需的时候,供给也增加,达到经济发展的效益。税率的降低刺激投资的增加,经济增长,从而税源扩大,最后税收增加。经济增长所提高的税收大于因减少税率所失去的税收,国家将拥有更多的财富去投资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抑制通货膨胀。去年中国基尼系数达到0.48%,贫富差距非常巨大。据胡润的胡润百富披露,中国总数约为86万人的个人资产千万以上的富豪们,占有的社会财富超过17亿,1的人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因此,我国应该断然调高个人所得税,这才更加公平,贫富的差距也将减小,

6、有利于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二优化税种结构。合理运用开征、停征税种,调高、调低税率,减免税以及法律责任等手段,促进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1从所得税入手。一方面是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增加工薪阶层收入,满足通胀期间的人们日常生活需求,削弱通胀对贫民百姓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提高小型微利企业标准,从资产总额、从业人数、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调整,扶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2加强进出口税收管理。对粮食、农产品、糖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对钢铁、稀土、实木制品等资源产品实施严格控制出口税收政策。在进口税收环节提高以具有投资目的引进的各类设备产品的进口关税,抑制投资引

7、进规模和数量,发展国内经济,即平衡国内供求关系;3积极实施房产税改革,为控制高房价助力。各地陆续开征了房产税,虽然房产税不能遏制房价的上扬,但可改变中国经济中房地产一家独大的地位,挤掉房地产的泡沫,消化通胀压力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4加快和完善增值税税制。尽快将建筑安装等第三产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征收,使纳税人在公正、公平的条件下竞争和发展。三实现税收法制的效益化。市场经济是一种追求高效率的经济,这必然要求税法的制定和实施应体现效率的原则。实现税法机制的效益化,一方面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增加有效产品供给,抑制过度需求;另一方面,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宏观调控和和抑制通货膨胀的财力,同时抑

8、制因漏失税收误导利益分配格局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在制定和实施税法时,要保护企业的合法权利及正当利益,在立法时,要做充分的调查和进行可行性研究,确保企业不因为征税而影响生产能力,税率要公平、合理,还要建立法律激励机制,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三、关于建立完善公平税法机制,避免通货膨胀的建议。税法公平是通过普遍纳税、合理负担税负引导经济结构合理化,保持国民经济均衡稳定增长,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有力因素。笔者认为公平的税法机制包含一下三个层面:1是实现税收横向公平原则。即对同一种类的征税对象,在同等条件下,税负相同,不因行业和纳税人的不同而变化。如在增值税方面,应将增值税扣税链较大的交通运输业,由征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所得税方面,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2是实现税收纵向公平原则。高收入者应当比低收入者多纳税,增强税法对占有资源、人力、技术条件的不同状况及价格不合理造成的收入差别的调节功能,强化对高收入者的所得税调节;3是实现税收社会公平原则。税法的制定要促进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矫正个人收入分配不公,如加强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的征管,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和社会保障税等。优良的法律犹如优良的土壤,如果税法能够与税收经济关系的运行规律基本切合,就能有效地规范税收行为,执法者受法律制约而秉公执法,政府就能有效地发挥税收杠杆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税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使税制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