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224476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太和小学 王玉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掌握“笼罩、启程”等词。2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识记本课生字,掌握“笼罩、启程”等词。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的?想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山沟里的孩子一课,去看看山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2、板题:山沟里的孩子3、读课题想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比如:山沟里的孩子每天上学要走多少路?他们在路上要走多长时间?下雨下雪时他们怎么上学?)二、初读课文,学习文中生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

2、理解的生字。2、教师小黑板出示词语,学生认读。3、学习生字并练习组词造句。4、强调书写:注意“匆、辛、勤、雾”等字。5、检查识记情况,做配套练习第一题。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仔细读课文,试着将课文分为两个部分。2、学生分段,理清结构。3、说说分段的理由,概括段意:第一部分(1-5自然段):写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翻山越岭艰难上学。第二部分(6、7自然段):写山沟里的孩子们为改变山沟里的贫穷面貌而刻苦学习。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1、教师范读课文。2、思考:山沟里的孩子是怎样上学的?他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1)学生自由发言讨论。(2)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孩子们上学的艰

3、难。a、时间长 b、路不好走 c、不十分安全3、山沟里的孩子们又是怎样面对这些困难的?(1)画出文中相应的词句,多读一读,加以体会。(远远近近,脚步匆匆;远远近近,说说笑笑;表现孩子们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相关句子。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感受:当你了解了山沟里的孩子们上学的情况后,你感受到了什么?5、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一部分。五、课堂总结1、由学生交流本课的收获2、齐读课文,全面感受课文内容。六、布置作业:书写生字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山沟的孩子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的艰难。2、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积累词汇

4、。3、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学习山沟里的孩子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2、体会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悟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2、说一说山沟里的孩子们每天是怎样上学的,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些什么?指名回答。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6、7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第67自然段。2、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山沟里的孩子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为了什么?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等词语的含义。(1)“金钥匙”指的是知识。(2)“理想的灿烂的

5、黎明”表明作者对山沟里的孩子寄予无限的期望和祝福。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三、拓展延伸1、学完了这篇课文,了解了山沟里的孩子们上学的艰难和他们不怕困难为改变山沟的穷面貌而刻苦学习的精神,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呢?2、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课文最后用了一个省略号,你能说出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吗?4、面对山沟里这些顽强、乐观、爱学习的孩子,请你们发挥想象,描述未来山沟里的学校或畅想将来山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四、课堂总结1、有了这些不怕困难、刻苦学习、乐观向上的孩子,我们坚信山沟里的穷面貌定将发生巨大的变化。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五、布置作业1、从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2、摘录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3、完成配套练习和素质训练。板书设计: 山沟里的孩子 时间长上学的艰难 不好走 不怕困难、刻苦学习 不安全 (为改变山沟里的穷面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