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1223624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如图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质子

2、数不同的3 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2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60C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丙B若将20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C(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丙C若甲物质为硝酸伸,则丙物质为氢氧化钙D从甲和乙的混合物中提纯甲的步骤是溶解,加热浓缩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3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X是稀硫酸,a可

3、能是紫色石蕊试液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B将金属制成合金可以大大改进合金的性能C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D古代钱币不用铁铸造的化学原因是冶铁困难5如图所示是甲、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粒子是阳离子B乙粒子是原子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D甲粒子的化学性质比乙粒子稳定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CO2BH2O2C空气DCaCO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本身的体积急剧增大B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

4、的结构不同C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H+D在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由于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变化8让家庭远离火灾,我们需要熟悉常见防火、逃生技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B高层楼房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C家中发生燃气泄漏时,应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将可燃性气体排出D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或多个条件9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2=RCl2+H2),将R放入Z

5、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R+MgSO4=RSO4+MgBR+CuSO4=RSO4+CuCR+H2SO4=RSO4+H2D2A1+3RSO4=Al2(SO4)3+3R10某H2O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现向38g该H2O2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1.6gB2gC4.2gD8.5g11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变化规律的总结中,正确的是ACl、Cl-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BH2O2、H2SO4、Ca(OH)2均由不同和元素组成,都属于混合物CNaOH、Al(OH)3都是常见的碱,都可用于治疗

6、胃酸过多D在加热条件下,H2和CO都能使CuO失去氧,H2和CO都发生了氧化反应12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干燥氧气B测定溶液pHC量取9.0mL液体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14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 B金刚石 C水 D氢氧化钠15一个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体X中一定有元素参与化合价的升降B若X为NO,反应中NH3和NO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若X为单质,反应中NH3和O2的质量比为17:32D气体X中一定含有氮元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在KMnO4溶液中加入双氧水,能形成无色碱溶液、黑色固体和氧气。将混合物过滤,在滤液中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在滤渣中加入双氧水,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写出蓝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写出KMnO4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中KMnO4与生成的气体的配平系数为2和3):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

8、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XYZW(1)X能形成多种单质,写出其中两种单质的名称_。Z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Y_W(填“大于”或“小于”)。W位于周期表的_周期,_主族,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中心元素可用字母W表示)“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请根据“捕捉”CO2过程图回答问题:加入A物质的化学式是_;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可循环利用的B物质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该过程中还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18(

9、8分)以菱锌矿(主要成分是ZnCO3,杂质为Fe2O3、FeO、CuO)为原料制备七水硫酸锌(ZnSO47H2O),同时得到铁红副产品,其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堆浸”前将菱锌矿粉粹成细颗粒,其目的是_;若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配制200g25%的硫酸,需要98%的硫酸质量为_g(列出算式即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和_,此处玻璃棒的作用是_ ;物质X是_,除铜时发生的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氧化”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在硫酸的作用下将溶液中的FeSO4转化成Fe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流程中获得七水硫酸锌前省略的操作是_、冷却结晶

10、、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除铁过程中,反应温度、溶液pH对除铁效果均有影响,为探究除铁的最佳效果,某同学做了以下的实验并记录了相关数据,请回答问题:编号反应温度/溶液pH除铁率/%a30291.5b302.593.3c402.595.1d403.1Ye503.199.5实验_和实验_对比,得到的结论为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温度增大,除铁率提高;实验a和实验b对比,得到结论是_;表中Y的值可能为_(填编号)A 93.4 B 94.1 C 97.8 D 99.6最佳的除铁条件为反应温度_,溶液pH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在化学课上,老师带来一瓶未知溶液。(提出问题1)是

11、哪一类物质?(实验探究1)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说明是一种酸。(提出问题2)是哪一种酸?老师要求甲、乙同学从反应后的溶液分别展开探究。(猜想假设)甲同学:是稀硫酸;乙同学:是稀盐酸。(实验探究2)(评价交流)_(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另一位同学的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实验探究3)将实验1和实验3反应后的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归纳总结)通过乙同学的实验可以得出:选择试剂鉴别溶液中的待测离子时,如果待测溶液中含有干扰离子,则应在鉴别前,另选试剂将干扰离子除去

12、。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乙中含有三种元素;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甲、和两个乙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两个丙、和一个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故选考点:反应的微观示意2、C【答案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60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可知,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丙,故A正确;B、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若将20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

13、溶液升温至40C(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丙,故B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若甲为硝酸钾,但丙不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微溶性物质,20C溶解度小于1 g,与丙不相符,故C错误;D、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从甲和乙的混合物中提纯中的步骤是溶解,加热浓缩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故D正确。故选C。【答案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C【答案解析】A.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此选项正确;B. 硫酸铁溶液是黄色,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溶液,氧化铁属于氧化物,此选项正确;C. 亚铁离子形成的溶液是浅绿色,含铜离子的溶液为蓝色,铁能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浅绿色的亚铁盐溶液与单质铜,若X是稀盐酸,稀盐酸可与铁反应生成浅绿色的亚铁盐溶液,c是单质铁,此选项错误;D. 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铜,此选项正确。故选C。4、B【答案解析】A、“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A错误;B、将金属制成合金可以大大改进合金的性能,例如合金硬度大于纯金属等,故B正确;C、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