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122298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报告 今年是我市全面小康建设年,为了组织实施好全面小康建设工作,2月日至18日,市有关负责人赴,调研考察三地全面小康建设情况。 一、三地全面小康建设的基本情况 在我们考察的三个市(区)中,*、*两市均已通过全面小康验收,*区通过省民意调查中心的民意调查,即将接受全面考核。 *市 于202X年月6日通过*省全面小康调研组的全面验收,率先建成我省长江以北第一个全面小康达标市。包括核心指标在内的23个指标达到或超出了省定全面小康目标值。主要指标中:人均gd3402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050元,百姓对小康的整体满意率达9

2、12%。未达标的两个指标分别是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森林覆盖率。 *市于2X年月21日通过省全面小康调研组的全面验收,包括核心指标在内的24个指标达到或超出了省定全面小康目标值。主要指标中:人均gdp38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9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55元,百姓对小康的整体满意率达66.%。未达标的1个指标是森林覆盖率。 区于202X年2月通过省民调中心的民意调查,将于今年月份接受省全面小康考核,该区有望在苏中率先建成5项指标全部达标、人民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全面小康社会。据初步统计,该区主要指标中:人均dp48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0元,百姓对

3、小康的整体满意率达93.6%。 二、对三地全面小康建设调研考察的启示 通过对*、*、*三地全面小康建设工作的学习考察,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成功经验的共性。 1、高度重视是前提。各地将建设全面小康作为党政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每一项工作都与小康建设紧密相连,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一是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成立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市领导担任副组长,责任部门和乡镇的主要领导为成员。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及时研究部署推进小康的各项工作,协调解决小康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成立监测、推进、宣传、考核等工作小组,全方位加强对全面小康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从组织实施、责任分工

4、、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对各阶段的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提出明确要求。三是强化动员发动。召开规模较大的动员大会和以达小康为主题的专项工作会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总动员、总推进。四是明确推进职责。根据各部门的职能,将全面小康的2个指标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明确专门部门为推进和监测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工作。五是强化进程监测。及时动态掌握小康进程情况,按照时序扎扎实实加以推进。特别是对未达要求的指标,倒排节点,措施到位。 2、经济实力是基础。*、*、三地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这为他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等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5、跻身“2X年度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202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亿元,增长14%;财政总收入完成41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分别增长28.%和2%。*市形成了视光学、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木业加工、包装印刷、丝绸家纺、皮革制品等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全市拥有上市企业家,是“中国桅灯出口基地”、”中国眼镜出口基地”和“省五金工具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202X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0亿元,增长5%;财政总收入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分别增长3.%、2。*区形成了机械制造、旅游日化用品与新材料、服装服饰纺织、新能源与电子电气、制药与医疗器械、船舶汽车及零部

6、件等六大产业,培植了琼花集团、虎豹集团、扬力集团、牧羊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亿元,增长152;财政收入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亿元,分别增长31.%、2.1%。 3、宣传引导是推手。为了让全面小康建设家喻户晓,三地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老百姓从不了解小康到被动接受小康再到了解小康。除了常规宣传外,*市在电台、电视台开设了“达小康促和谐”、“百姓看小康”、“小康之路”、“小康巡礼”等专栏,在*日报开设了“百姓看小康”、“全面小康进行时”、“干部畅谈小康”等专栏;结合“千戏下基层,唱响新农村”活动,创作了一批反映该市小康建设的文艺作品送往乡村,当年送戏5

7、0多场、送宣传片0场。*市开展了“五个一”全面小康宣传活动,即开展一次大讨论、印发一套宣传材料、举行一次文艺巡回演出、举办一次征文竞赛、开展一次政策 巡讲。区围绕“处处看到宣传标语、人人知晓小康常识、家家感受小康变化、时时营造宣传氛围”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与扬州电视台合作,联办0集“小青逛*”节目,“大地飞歌”栏目组以全面小康为主题走遍4个乡镇进行演出,该区还恢复了停用多年的村头广播,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4、为民办事是关键。按照省委要求,建设 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总体上达到一个“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目标。为此,*、*三地均针对惠民利民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8、,在为民办实事上加大投入,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小康建设带来的实惠和变化。*市开展“万人帮万户,携手奔小康”活动,全市80多户帮扶对象与80多名机关干部一一挂钩结对,确保不让任何一个人在全面奔小康的征程上掉队;在各行政村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管理,20X年财政对该项工作的补贴达25万元;从202X年起每年投入近00万元,对全市河道实施分级管理,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市实施了捐资帮扶、民政聚力、挂镇帮村扶户、温暖进万家等八大工程,发放捐资帮扶资金560万元,慈善救助资金50万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小康的温暖。*区在2X年至202年三年中,共出台30余项惠民政策,去年围绕全面小康建设实施十件实事工程

9、,包括当年投入270多万元进行通组道路建设、当年投入02X万元进行垃圾集中处理、推行新农保制度等,新增财力中70用于小康建设。 三、我市实现小康目标的难点分析 22年市十一次党代会一次会议根据省、市党代会要求,结合仪征实际,提出“三年倍增、四年小康、五年再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其中“四年小康”就是指到202X年全市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比省定达标时间202X年提前3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市小康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对照四大类1项25个指标,02X年底,全市已有2个指标达省定小康标准,比22X年新增3个指标。尚未达标的3个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我市实现小康目标的难点主要在两个方面。 从小康指标看,难点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我市3个未达标指标中,202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58元,距600元目标值仅有166元差距;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36台,距40台目标值仅差4台,此两项指标完成难度不大,其中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属于非核心指标,一些达标县市如*、金坛、溧阳都没有完成,但我市要尽量争取完成。我市创建全面小康的难点指标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该指标属于核心指标,必须完成,20X年全市实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77元,距800元的目标值相差823元,需增长1.5%。 从百姓认可度看,难点在宣传发

11、动。目前我市全面小康建设工作仍侧重于数据统计监测方面,对组织推进、广泛宣传等方面工作还不够深入,全市上下创建小康工作的氛围还没有形成。由于宣传工作刚刚起步,宣传力度不够深入、不够到位,广大干部群众对全面小康的知晓度、认可度不高,部门、乡镇在建设小康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小康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混淆。因此,要确保百姓认可度达到6%以上,必须加大宣传发动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让群众真正认识小康和感受小康。 四、对我市全面小康建设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市强势推进三大建设,产业集聚初步成形,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特别是连续多年的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小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

12、,我们坚信,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根据外地创建经验,结合仪征实际,现对下阶段全市推进小康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形成合力。一是调整领导机构。及时调整全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小康工作的指导。建议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分管市领导为常务副组长,相关市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组,协调推进组设在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全面小康协调推进;督查考核组设在市发改委,负责全面小康考核工作;进程监测组设在市统计局,负责全面小康进程监测工作;宣传报道组设在市委宣传部,负责全面小

13、康宣传工作。二是成立工作机构。由市政府办公室和市发改委牵头,成立全面小康建设工作机构,相对独立办公,人员在20人以内,从各相关部门抽调,具体负责全面小康建设的组织推进。三是形成组织网络。小康建设组织架构向部门、乡镇、街道、社区、村延伸,各责任部门、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工作班子;各街道、社区、村也要明确专人负责小康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工作网络。 2、制定方案,完善机制,强化协调。一是尽快制定实施意见和相关方案。由市委、市政府出台实施意见,对我市全面小康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责任落实、主要措施、实施步骤等进行总体规划。市发改委、统计局、宣传部牵头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考

14、核办法、监测方案、宣传方案等,从操作层面细化实施意见。二是加紧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市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制度,目前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后期冲刺阶段可每月或视需召开会议,听取责任部门指标测算、小康推进等方面的工作汇报,集中研究小康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指标监测动态管理制度,对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对已达标的指标加强巩固提高,坚决防止刚性指标出现反复、下滑;对未达标的指标特别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相关部门要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序时进度、提出攻坚措施,确保按时完成。三是加强创建过程中的协调沟通。小康指标数据达标需要省级部门的确认和考核。因此,不仅市内要加强沟通联系,同

15、时要加强与省、扬州两级全面小康监测相应牵头部门的工作协调和沟通,及时汇报我市小康指标完成情况、小康建设进展情况,客观反映全面小康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请上级专家把脉会诊,必要时请上级相关部门实地指导工作,争取上级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为全市小康创建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以人为本,惠民利民,广泛认可。百姓认可是全面小康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此前有媒体曝光少数县市在民意调查上做了“动作”,今年省民调中心对此必将有新的举措。因此,我市必须把关注民意、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感受到小康建设带来的利益和实惠,从而从内心产生对全面小康的认可。一是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保障水平。扩大新型农村养老覆盖面,提高新型农村医疗报销比例和保障水平。强化对城乡低保人群的动态监测,确保保障全覆盖。规范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提高集中供养率和供养水平。完善救助机制,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二是加大财力投入,实施惠民工程。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方面投入,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尤其要在建设通组道路、扩大区域集中供水和垃圾袋装化处理覆盖面、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强村级文体中心建设、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