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62617.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21866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626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兰亭集序626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兰亭集序6261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兰亭集序6261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兰亭集序6261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626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62617.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亭集序导学设计高一年级 梁惠琳【学习目标】1、了解书序的写作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掌握“修、期、次、致”等实词的多义性和“之、于、所”等虚词的含义,积累文言特殊句式知识,疏通文意。3、抓住作者的感情线索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4、通过反复诵读,从而更深地把握文章主旨,确立人生苦短、时不我待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教学难点】 体味作者的感情历程及其生死观【课时安排】 三课时【教学流程预设】 第一课时【标杆落点】1、了解书序的写作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掌握“修、期、次、致”等实词的多义性和“之、于、所”等虚词的含义,积累文言特殊句式

2、知识,疏通文意。一、导入揭题1、故事导入传说,唐太宗临死之前泪流满面地向唐高宗央求道:“父王为创立大唐,历尽艰辛,而今天下托付给你,我也放心,父王只从你这里要一样东西。”哪位同学知道他要什么?对!他说:“我所要的是兰亭真本,可与我同去,你的意思如何?”唐高宗点头答应了,太宗也就一命呜呼,气绝身完了。王羲之遗世的最佳书法珍品,就这样葬入昭陵。此后传世的“兰亭”是被萧翼从王羲之弟子手中骗得送入太宗密库之后,遴选善书的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刻意临摹之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与之有关的散文兰亭集序。2、序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属实用类文本,同“跋”是一类,至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

3、在于推荐介绍某人的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去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其一。3、作家及作品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古人评价:“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二、初步感知自学指导1试读,正音。学生齐读课文,老师正音并指出需注意的句读。如: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自学指导2粗读,正意。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归纳“修、期、次、致”等实词的多义性和“之、于、所”

4、等虚词的含义,积累文言特殊句式知识,疏通文意。(1)实词积累(“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修:茂林修竹(形容词,高)况修短随化(形容词,寿命长)乃重修岳阳楼(动词,修建)期:终期于尽(动词,及、至)期年之后(形容词,满一年)君与家君期日中(动词,约定)次:列坐其次(名词,旁边)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驻扎)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名词,思想情趣)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动词,得到、取得)(2)虚词积累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词,在)当其欣于所遇(介词,对)良曰:“长于臣。”(介词,比)之: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到达)犹不能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夫人之相与(助词,用于主谓之

5、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暮春之初(结构助词,的)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所:所以游目骋怀(用来)(3)成语积累:情随事迁、崇山峻岭、游目骋怀、老之将至、感慨系之。(4)常识积累:暮春(孟春、仲春、季春) 修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临水为祭,消除不详,选在三月三日)三、合作探究小组通过从每段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理清文章结构并概括要点。明确:第1、2段:叙述宴集盛况(乐)第3段:抒发宴会后的人生感慨(痛)第4段:交代作序目的(悲)全文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情感起伏,情真意切。四、巩固训练:完成课时导学案的“即时演练” 第二课时【标杆落点】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文章主旨,确立人生

6、苦短、时不我待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一、情景导入上堂课我们重点疏通了文言字词,整体感知了全文,在此基础上,本堂课我们一起来品读体味一下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及思想。二、自学指导一小组通过从每段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理清文章结构并概括要点。明确:第1、2段:叙述宴集盛况(乐)第3段:抒发宴会后的人生感慨(痛)第4段:交代作序目的(悲)全文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情感起伏,情真意切。二、自学指导二 深入研读课文,赏析文本(一)研读第1、2段自学指导1(1)全班齐读第1、2段,这两段概括了兰亭集序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明确:王实甫在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

7、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乐也。 良辰:暮春之初 美景:会稽山阴。 乐事:修禊事 赏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2)这两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明确:先侧重叙述活动的情形,交代修禊的时间、地点和与会者,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以及游宴的欢乐情形;后用景物烘托,以“仰”“俯”所见,抒发与会者“游目骋怀”之“乐”。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地点: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事件:修稧事也。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环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

8、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感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3)学生尝试背诵。(二)研读第3段自学指导2(1) 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明确:生死观的问题(2) 作者的情感为何会由“乐”转而为“痛”呢?明确:作者写出宴会之乐,实际是为下文的议论服务、作铺垫。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尽管性格不同,好恶各异,但是“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都会陶醉于一时的快乐中,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美好已经成为旧迹,人不能永保

9、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欢乐有尽,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为“痛”的感觉。(3) 尝试背诵(三)研读第4段自学指导3(1) 学生齐读第4段,思考:“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明确: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2) 尝试背诵三、探究领悟孔子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凡大仁大智者都愿寄情于山水,青山可以净化人的思想,绿水可以洗

10、涤人的心灵,使原本被灰尘蒙蔽的双眼明亮如初,使原本浮躁的心恢复平静。兰亭集会便是一次文人与山水结合的人生乐事,也是一次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升华。而王羲之之悲实乃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他们在大彻大悟了天地宇宙的无穷后,产生了一种渺小感和迷茫感,在文学作品中此类思索比比皆是,你们是否能举出与此有关的名句?例: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曹植送应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古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四、提升训练:完成课时导学案中的“课时训练”第三课时兰亭集序相关练习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