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称呼的由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121864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些称呼的由来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一些称呼的由来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一些称呼的由来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一些称呼的由来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一些称呼的由来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些称呼的由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些称呼的由来(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些称呼的由来作者: 1“爸爸妈妈”的由来“妈妈”是最简单的发音,是婴儿张嘴吐气的自然结果, 第二个最简单的发音就是“爸爸”。当婴儿的两只眼睛的视线逐渐形成了焦点能看清东西, 并且视线的接触范围也开始逐渐扩大时,就开始了对环境的 认识的过程,首先第一个就是感知了温饱的来源“妈妈”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甚远,但例外的 是对“妈妈”发音是极其惊人的一致,这主要是由婴儿发音的 特点和对温饱基本本能需要的一致性造成的,“妈妈”是最简 单的发音,是婴儿张嘴吐气的自然结果,第二个最简单的发 音就是“爸爸”。)此时“妈妈”的含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妈 妈”,而只是乳汁和温暖的象征,当随着婴

2、儿对环境的识别能 力的加强,这些基本的本能需要就逐渐和特定的环境、对象 结合在一起了;随着发音器官的发育,婴儿有一天一张嘴, 无意中发岀了一个最简单的“ma”音,一般最先听到这个声音 的总是担任哺育任务的母亲,于是母亲就会主观地认为这是 孩子在叫自己,于是就作岀了一些惊喜地反映,例如:主动 地喂奶,呵护,等等,终于有一天,使婴儿逐渐发岀了在除 了哭作为表达需要的手段之外的另一个手段,即:发岀“ma” 的声音,最后这种声音就以条件反射的方式与温饱的来源连在了一起,固化了婴儿对环境的认识。这时,婴儿在认识与 不认识的基础上就会出现熟悉与不熟悉、适应与不适应的感 觉,渐而岀现了安全的需要,当象征着温

3、饱、熟悉的“mama” 不在时,恐惧就会来临。这个阶段时间上,应该是哺乳的前 期到哺乳的中后期。2、“小姐”的由来我国一度喜欢称年轻女子为小姐,但是“小姐”这个称呼 原本非美称。据清代文史家赵翼陔余丛考称“宋时闺阁女 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者之称”,为大家闺秀所忌。宋代钱惟 演在玉堂逢辰录中,记有“掌茶酒宫人韩小姐”。由此可 见,“小姐”最初是指宫女而言;在南宋洪迈撰的夷坚志 又记载:“傅九者,好使游,常与散乐林小姐绸缪。”“林小姐” 是个艺人。苏武也有成伯席上赠妓人杨小姐诗,此诗是 赠给妓女的。可见宋代妓女也称为“小姐”。宋、元时姬妾也 常被称为“小姐”。3、“先生”的由来“先生”这个称呼由来

4、已久。不过历史上各个时期,对“先 生”这个称呼是针对不同对象的。论语?为政:“有酒食,先 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 父兄。孟子:“先生何为岀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而 有学问的人。到了战国时代,国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均是称呼 有德行的长辈。第一个用“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注:“先生,老人教学者。”今称教师 为“先生”,本此。汉代,“先生”前加上一个“老”字。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后,官场中已少用 老先生这个称呼了。辛亥革命后,老先生这个称呼又盛行起来。交际场中, 彼此见面,对老成的人,都一律称呼为老先生。

5、现在,妻子多自称自家丈夫为“先生”。对别的妇女的丈 夫也叫“先生”。有时候,先生也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德高望众的女性也 有被称为先生的,比如“宋庆龄先生”。4、“丈夫”的由来人们通常谈到夫妇时,夫多被称为“丈夫”,妻子则被叫 做“老婆”。这两种叫法、习俗相沿至今。原来,在我国有些部落,有抢婚的习俗。女子选择夫婿, 主要看这个男子是否够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当时 的一丈约等于七尺(那时的一尺约合现在的六寸多),有了 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根据这种情 况,女子都称她所嫁的男人为“丈夫”。5、“妻子”的由来“妻”最早见于易?系辞:“人于其官,不见其妻。”但妻 在古代不是男子配

6、偶的通称。礼记?曲礼下载:“天子之妃 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来那时的“妻” 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没有身份的。后来,“妻”才渐渐成 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称。“妻”的别称很多。古代无论官职大小通称妻为“孺人”。卿 大夫的嫡妻称为“内子”,泛指妻妾为“内人”。妻还被称为“内 助”,意为帮助丈夫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人。“贤内助”成为好 妻子的美称。旧时对别人谦称自己妻子为“拙内”、“贱内”。而 在官职较高的阶层中对妻子的称呼却反映出等级制度来。如 诸侯之妻称“小君”,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 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 6、 “太太”的由来汉哀帝时

7、,“太太”原为尊称老一辈的王室夫人。到后来, 汉室又称皇太后为皇太太后。太太的称谓,汉代在贵族妇女 中逐渐推广起来。明代时称太太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凡士大 夫妻,年来三十即呼太太”,即司眷属,中丞以上的官职才配 称太太。清朝的人,则喜欢叫家庭主妇为太太,不过都以婢 仆呼女主人的居多。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太太的称呼开始 泛滥,从大帅到芝麻绿豆官,其眷属都可相称太太,官太太、 经理太太、校长教授太太,到处都是,不过无形中多少还有 些限制,至少是在有知识阶层之上。二十多年对外开放以来, 随着港澳台和外籍华裔、侨胞的归乡入里,“太太”的称谓同 小姐、先生一样又时髦起来,成为人们对朋友间已婚女子的 敬称

8、,而且从广泛性来说似乎已更少含有什么官职的味道, 变得更平民化了。7、“老婆”的由来“老婆”这个称谓,最初的含义是指老年妇人。后来王晋 卿诗句有云:“老婆心急频相劝。“这一“老婆”是指主持家务的 妻子。因此,后来称呼自己的妻子叫“老婆”。“老婆”与“老公”这类叫法,都含有“相濡以沫、恩爱长久” 的愿望。8、“爱人”的由来现代人常用爱人来称谓自己的配偶,这一称呼来于英国 位于苏格兰达姆弗利的斯威特哈特寺院使英语单词 “SweetHeart”含有了“爱人”之意。斯威特哈特寺院是由1296 年去世的巴纳德城堡领主约翰?巴里奥尔之妻德鲍吉拉夫人 修建的。德鲍吉拉夫人与丈夫二人一生恩爱,丈夫死后,她 将

9、丈夫的尸体安葬,但将丈夫的心脏熏香后装在了象牙盒里 随身携带,常常谓之曰:“我最可爱的心,不会说话的伙伴。” 就这样佩带了一生。临终前,她留下了这样的遗嘱:“如果我死了,为了让两 颗连结着的心永远在一起,请将我丈夫的心脏放在我的胸上 一起埋葬。”她早在生前就选好了墓地,并建立一座寺院,用 拉丁语命名为多维尔凯科尔(甜密的心)。尔后,在英文中 习惯地呼之为斯威特哈特寺院。 1290年她逝世后不久,“斯 威特哈特”一词即被作为“爱人”的同义语,被人们广为应用, 还让人联想起一段忠贞不渝的爱情。9、“两口子”的由来夫妻称“两口子”由来于清朝乾降年间。当年,山东有一个叫张继贤的才子,一个偶然的机会,

10、张继贤与本地恶少石万仓的妻子曾素箴相识,二人一见钟情, 夜夜往来。石万仓是个酗酒成性的家伙。一次,石万仓因饮酒过度、 引起酒精中毒而身亡。石家人怀疑石万仓是被其妻曾素箴害 死的,于是告到县衙门,说曾素箴因偷奸杀死亲夫。县官接状后,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张继贤和曾素箴打入 大牢,判为死罪,从县府押到京城。一次,乾隆皇帝阅案,看到了张继贤的供状,见其文笔 不凡,十分惊讶。于是,乾隆皇帝亲自到牢中去看望张继贤。 在交谈中,乾隆皇帝确信张继贤是个才子,便有心救他。不久,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访,途经微山湖时,停留了几 天。乾隆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后,便御批:将张继贤发配到 卧虎口,将曾素箴发配到黑风口。张继贤、曾

11、素箴二人虽然双双冤入大牢,但是情却始终 未断。这次获皇帝恩准发配到“两口”后,真是喜出望外,二 人时常互往互来,甚是自由。他们这样来往于卧虎口与黑风 口,被人们称为“两口子”。后来,人们就把“两口子”衍指“夫妻俩”。10、“丈人”的由来在家庭关系中,称妻子的父亲为“丈人”。然而魏晋以前, 妻子的父亲被叫做“舅”或“妇翁”。“丈人”则是对上了岁数的男 子的尊称。不过在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祭杨凭詹事文中,开门见 山写的是:“年月,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 宋朝人猗觉寮杂记和鸡肋编都据以为证,以为开始 于此。但更确切地说,为时还要早得多。陈寿三国志?蜀志? 先主传里提到“献帝舅车骑将军董

12、承”,董承是献帝刘协的 表叔,亲上做亲,女儿给刘协做了“贵人”。裴松之注释上边 这句话时写道:“(董承)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 故谓之舅也。”11、“泰山”的由来此称谓都与泰山的“封禅”有关。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记载,唐玄宗李隆 基于开元四年(726 年)到泰山封禅。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 顺便把他的女婿郑镒也带去了。按旧例,有幸随皇帝参加封 禅者,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官,张 说利用职权,一下子把他连升四级。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 镒突然穿上五品官穿的浅绯色官服,觉得奇怪,便去问他。 郑镒支支吾吾,不好回。这时,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黄旛绰 替他回答说:“此泰山之力

13、也!”妙语双关,唐玄宗心照不宣, 事情就这样混过去了。后人因此称妻父为“泰山”。因为泰山又称东岳,是五岳之长,所以又转而把妻父称 做“岳”、“岳翁”、“岳父”、“岳丈”等。据文献记载,这种称谓 大致始自宋代。妻母则称做“岳母”,在书面文献中,后来也有称做“泰水”的。由此可见,“泰山”称谓的出现是来自亲属关系中政治利 益的关联。 12 、“拖油瓶”的由来“拖油瓶”是旧时对改嫁妇女的一种歧视性称呼。旧社会妇女改嫁,前夫所生的子女被带到后夫家去的, 俗称“拖油瓶”对。于这样一个奇怪的称呼,许多人百思不解。 其实这是以讹传讹,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拖有病”而不是“拖油 瓶”。古时候寡妇再嫁,后夫娶寡妇做妻

14、子的,家境一般都不 太好。旧社会天灾人祸频繁,一旦寡妇带来的子女有什么三 长两短,往往引起前夫亲属的责难。后夫为避免这类纠葛, 娶寡妇做妻子时,就要请人写一字据,言明前夫子女来时就 有病,今后如有不测与后夫无关。因而人们就把再嫁妇女的 子女称为“拖有病”。由于“拖有病”与“拖油瓶”字音相近,就被 人说成了“拖油瓶”。 13 、“两面派”的由来“两面派”,一般指口是心非、善于伪装的人。那么,“两 面派”是怎样来的呢?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了 拉锯战,老百姓苦不堪言,谁来了都要欢迎,都要在门板上 贴上红红绿绿的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豫北怀庆府人 生活节俭,于是想出了个一

15、劳永逸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 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上欢 迎义军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哪方来了,就翻出 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但想不到这个方法后来竟 惹出大祸。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进城见家 家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高兴。可是突 然一阵狂风刮来,木牌翻转,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常 遇春气极之余,下令将凡是挂两面牌的人都满门抄斩。现在常说的“两面派”,就是从怀庆府“两面牌”演变而来, 殊不知这里面还有一段血泪史。14、“二百五”的由来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 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

16、百五”。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 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 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 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 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 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 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 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 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 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 词就这样流传下来。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 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