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202616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急预案编号:DK-201505YJ-004 应急预案版本号:004包头东盛科技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包头东盛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编制2015-04-01发布 2015-05-15实施批 准 页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财产损失,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危险化学品监管和应急预案救援体系意见要求,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编制包头东盛科技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已于2015年

2、 4月1日经公司审议通过,现予发布,并自2015年5月15日起施行。公司所属各部门、单位要做好预案的宣贯和培训工作,按照本预案要求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准备,并根据预案内容开展演练活动。总经理: 批准日期:2015年5月15日目录批 准 页1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2适用范围12 事故风险分析12.1 危险源及职业病危害事故类型分析12.2事故风险分析23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43.1应急指挥机构43.2指挥机构及职责44处置程序74.1事故信息报告74.2.事故应急响应程序75.处置措施95.1应急处置基本原则95.2应急处置措施96 应急救援保障126.1 救援物资保障126.

3、2 救援后勤保障126.3 救援外部条件保障121总则1.1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职业病危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和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制定本专项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1.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发生的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主要是职业急性中毒、化学灼伤、 粉尘、噪声、高温中暑等事件时的

4、应急救援管理和处置。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从事职业活动的工作人员一次或短时间大量接触外源性化学物,造成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而引起职业人群中毒的事件。慢性职业病危害造成的职业病按公司相关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执行。2 事故风险分析2.1 危险源及职业病危害事故类型分析本预案主要涉及公司存在粉尘、噪声、高温的各部门;配电室、变压器、输电线路等存在工频电场的岗位;化验室等存放或使用化学药品的岗位。根据本公司各车间岗位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场所为可发生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事故)的场所、工作岗位。表2.1-1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事故)的场所序号职业危害因素名称系统产

5、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设备/环节1粉尘上料系统装载机、振动给料机、运输皮带、振动筛石灰烧成与成品储存系统套筒窑、回转窑、成品运输皮带、振动给料机煤粉制备与燃烧系统装载机、输煤皮带、煤粉制备、分配等过程2噪声上料系统装载机、振动给料机、运输皮带、振动筛石灰烧成与成品储存系统套筒窑、回转窑、成品运输皮带、振动给料机煤粉制备与燃烧系统装载机、输煤皮带、煤粉制备、分配等过程空压制氮站空压机、变压吸附制氮机3有毒物质(氧化钙、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石灰烧成与成品储存系统石灰石煅烧后、氧化钙的运输、储存等过程石灰烧成与成品储存系统煤在套筒窑、回转窑中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毒有

6、害物质4高温石灰烧成与成品储存系统作业人员在套筒窑、回转窑巡检时可能受到高温热辐射危害。5工频电场配电室、变压器、输电线路作业人员在变压器、配电室、输电线路巡检时可受到工频电场的危害。表2.1-2主要生产工段人员配备与接触职业病危害情况序号工种或岗位人数主要接触有害因素名称1班长4粉尘、噪声、高温、氧化钙、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2装载机司机8粉尘、噪声3套筒窑、回转窑巡检12粉尘、噪声、高温、氧化钙、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看火工8粉尘、噪声、高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5煤磨巡检8粉尘、噪声6机修10粉尘、噪声、紫外辐射、锰及其化合物、臭氧7电工5噪声、工频电场8质检/化验9粉尘

7、、噪声、氧化钙2.2事故风险分析(1)职业性中毒事故1)氮气中毒空压制氮站设置变压吸附制氮机,煤粉制备系统设有压缩氮气保安设施,氮气发生泄漏,引起人员中毒和窒息。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毒进入套筒窑窑体、回转窑窑体等受限空间,如违反操作规程作业会造成中毒、窒息等事故。3)氧化钙、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中毒石灰石煅烧后、氧化钙的运输、储存等过程产生氧化钙,煤在套筒窑、回转窑中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引起人员中毒事故。(2)职业性粉尘事故公司石灰石装卸、筛分作业会产生大量粉尘、粉煤灰堆场存在煤尘;如果存在防粉尘外扬措施不到位、作业人员未佩戴防尘口罩等情况,在

8、粉尘环境持续工作时间较长,长期吸入会造成尘肺、矽肺病;设备维修使用电焊会产生电焊尘,造成电焊工尘肺。(3)职业性噪声事故公司生产区域内存在破碎机、空压机、罗茨风机等产生较高噪声的设备。现场作业人员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中作业会引起听阈升高,造成高频听力下降。(4)职业性高温事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使用的高温设备设施主要是窑煅烧系统,若高温设备隔热措施缺乏、个人防护不当、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等会造成中暑、灼烫等事故。(5)可能发生事故程度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3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1应急指挥机构公司成立职业危害事故预防与处置应急指挥机构,下设应急救援小组:抢险救援组、日常监管组、物资通讯

9、组、医疗救护组。总指挥:张鑫生物资通讯组医疗救护组日常监管组抢险救援组副总指挥:王怀胜、应君虎王建军、周华平、徐 雨图3.1公司职业危害事故预防与处置应急指挥机构图3-1 应急救援小组组成人员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组员抢险救援组徐雨张永杰,付亮、李文斌日常监管组周华平田韶林,何文吉,李皓宇物资通讯组王建军严光明,朱元林,乌日图那顺,塞纳医疗救护组王怀胜谢粉梅,郭志敏,王建国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总指挥职责(1)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2)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5)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3.2.2副总指挥职责(1)协

10、助总指挥进行事故现场的协调工作;(2)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3) 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4)协调各部门加强日常监管,预防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5)研究制定降低生产环境职业危害的措施;(6) 主任不在时代理主任的职责;3.2.3各小组职责(1)抢险救援组:负责出现职业危害事故时人员的紧急救护,设备的及时抢修。(2)医疗救护组:负责遭受职业危害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3)日常监管组:负责现场作业区内各类职业危害因素及人员防护措施的监管。(4)物资通讯组:负责和周边社区,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联系和事故影响的交流。3.2.4各小组组长坚守自己的岗位,根据职责划分的要求,全心全力的完成自己的职责,以

11、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听从主任的指挥、调遣,与各小组协调性的做好事故的处理工作。4处置程序4.1事故信息报告(1)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2878430(2)事故信息单位内部报告程序: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岗位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班长汇报,班长在快速开展救援的同时向工段长汇报,工段长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应急救援指挥接到报告要立即启动本处置预案实施救援,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实施救援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向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汇报。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执行。4.2.事故应急响应程序根据综合预案事故响

12、应级别,事故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过程,同时,与综合应急预案规定的相应程序相衔接;见综合预案“应急响应程序图”所示。(1)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并做好事故接警报告和记录工作。(2)应急启动: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通知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3)救援行动:有关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

13、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向应急中心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4)扩大应急:当事故现场应急抢险和救援行动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或应急力量和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时,应及时请求外部资源或上一级救援力量增援。(5)应急恢复: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6)应急结束:执行应急关闭程序,由事故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5.处置措施5.1应急处置基本原则职业危害事故处置坚持“日常预防、事故控制、防治结合、保障健康”的原

14、则。日常预防指在日常的生产作业过程中,把预防、控制职业危害因素作为第一要务,采取职业防护,隔离操作、技改控制、周期体检等措施预防职业危害事故发生。事故控制指在事故状态下坚持有效控制事故源,首先控制职业危害因素进一步扩散。职业性体检发现员工出现职业禁忌性疾病和职业危害征兆的,根据严重程度,对员工采取调岗、换岗、安排休息或住院治疗。通过以上原则,把保障员工健康放在职业卫生管理的第一位。5.2应急处置措施5.2.1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处置措施医疗救护组负责中毒病人的救治。(1)迅速脱离现场:参与现场处置的工作人员应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上风向的空气新鲜场所,安静休息,避免活动,注意保暖,必要时给予吸氧。较严重时随即送往医院,密切观察24-72小时。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病情迅速将病员检伤分类,给予相应的标志,以及时送往医院采取针对性的抢救措施。(2)防止毒物继续吸收:立即脱去被毒物污染的衣物,针对毒物种类,采取有效的、相对应的措施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对不明原因毒物引起的中毒,要慎重处置。(3)对症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处理。保护各脏器功能,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4)应用特效解毒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