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智慧读后感.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20109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的智慧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的智慧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的智慧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的智慧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智慧读后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的智慧读后感 如果说“课程智慧”主要显示为教师的“备课”智慧,那么,教师的“教学智慧”那么主要显示为上课方式的变革。现代知识增长,已经不能单纯用“变化”来表达,应该称为变革,或者称为革命的变化。针对这种变革的特征,教学方式也需要变革。 有一个孩子,从入初中开始,数学就不及格,久而久之,连数学作业也完成不了,数学老师感到实在忍无可忍,终于把这个孩子撵出了教室,并要求他在放学前必须把数学作业补上,否那么就别想再走进教室。这个孩子实在不想和教室永别,只好捧着一本数学书在走廊里看,结果是他竟然看懂了,交上了数学作业。这以后,每到数学课,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自己看,期末考试时,他数学成绩破天荒第一

2、次考及格了。老师让他介绍经历,他推辞不过,只好介绍经历。让数学老师哭笑不得的是,他介绍经历所拟的标题是:感谢数学老师把我撵出教室,他说,数学老师如果不把我撵出教室,恐怕我一辈子数学都不会及格。 老师讲学生听,这是我们的根本教学模式和根本学习方式。在知识增长比拟缓慢的时代,这样学习方式方法是适宜的,所谓一朝学习,终生受用。但如今终生受用的知识越来越少了,生活中有用的知识,越来越需要不断的补充,而这种补充于自我学习,特别是积极的探索性的学习。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把学习知识变成探索问题。在学习中能不能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衡量学习成败的根本标准。在传统教学中,学习知

3、识是目的,通过问题帮助掌握知识是手段;可是在现代学习中、学习知识是手段,能够运用解决问题是目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思想方法根本是线性的,即擅长什么学什么,将来希望干什么学什么,所以高中就实行分科,分文理科、大学填报专业总是填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在知识分化明显,分支学科主导的情况下,这也很自然的选择。但是在知识综合化趋势不断加剧,处理综合问题更显重要的今天,要把自己培养成为T型人才,这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个宏大冲击。在变化中学习,能否在不断变化潮流中适应这种变化,这就决定了这个人在社会上开展的可能性。 中国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普遍的学习观念是,读书是重要的学习,而且书要反复读,要烂熟

4、于心,倒背如流,这就是功夫。问题是,知识数量的膨胀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时间也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我们要学会利用知识,准确地说,是要学会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和技术手段获取掌握知识。学会用现代信息手段,寻找知识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的根本素养。你会逐渐的发现,是否善于从网络上寻找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决定了你的工作岗位上的地位,收入和开展前景。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懂得的东西再多,不会应用也白搭。理论要联系实际,理论要结合技术,理论要运用方法。因为,现在社会开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理论向技术转化的速度在加快,理论和技术的转化几乎是同步的,尤其是在新兴科技领域。 参加社会活动需要时间,与书本知识学习有冲突,但与提高学习成绩,并不冲突。社会活动只要不过度,不仅不影响学习,而且有益于提高学习成绩。因为,第一,社会品质与学习品质有许多是一致的,比方用心、自律、坚韧,比方整体性、分类、抽象、概括,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第二、在社会活动中可以提高自信心和责任感,可以学习对事情结果的预料和判断,可以增加对自己个性特点包括优点、缺点和弱点的了解、增加自知之明,可以提高对自己规划的能力。 每位教师对如何上课都应有自己的认识、观念、理念,应该经常问自己:我凭什么教书?是凭自己的经历、传统、权威,还是凭自己的认识、观念、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