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教学方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20101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波器教学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示波器教学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示波器教学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示波器教学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示波器教学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波器教学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示波器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摘要教学题目:示波器的使用与培训课 程:电子测量仪器 学时安排 2课时 等级:中级 设计依据依据电子仪器课程标准、学习者特征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主导一体相结合”教学理念为指导,运用“学教并重”的设计思路,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力求创设一个学生自主研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情境,在信息化条件下,帮助学生解决好学习困难,完善教学目标。一、备课: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和波形显示原理;(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独立分析电路原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

2、求知精神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交流意识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和示波器的波形显示原理教学难点: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和示波器的波形显示原理3、学习者特征分析(1)知识和技能基础:通过前段的额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路分析能力,对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掌握,并有使用测量仪器的经历。(2)情感和态度基础: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以适应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要求,并对这种学习方式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总体而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归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依然有待进一步提高。4、教案编写(1)学习情境类型采用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投影仪、幕布创设意境及实物真

3、实教学的方式示范操作在教学的的七个环节中。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有序的启发引导学生探究、动手、思考和提升(2)教法学法设计*创设情境疑问: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环境,设疑导入,激发兴趣。*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的表达,锻炼口才表达能力,活跃教学气氛(3)教学结构流程设计环节 内容一、情境导入 示波器的实际应用 二、原理探究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及波形显示过程三、智能检测 动手操作、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四、归纳总结 示波器的结构和原理总结五、只是拓展 上网查找示波器的种类六、教学评价 评价学生的只是掌握情况七、课后思考 分析波形显示图像,写实验报告单八、教学反思 教学特色和不足教学环

4、节一、情境导入(三分钟)教学内容及方法:师(启发教学法)以医用心电监视仪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引入情境性学习当中。(引导语)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仪器吗?他是示波器的一种心电监测仪,那么示波器是如何真是现实电信号的波形的呢?生:(思考回答问题)【设计意图】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兴趣,利用相关示波器视频,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以直观可感的视频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教学环节二、示波器原理探究(20分钟)教学内容及方法:(一) 示波管原理1、 示波器的核心阴极射线示波管。2、 示波管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听讲)师:(问题讨论、引导和探究法)讲学生分成三组,不知探究任务(巡视、指导)生:(小组

5、协作法)记录探究任务,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任务1:在x偏转板上不加电压,y偏转板上不加电压。任务2:在x偏转板上不加电压,y偏转板上加正直流电压任务3:在x偏转板上加负直流电压,y偏转板上不加电压。任务4:在x偏转板上加正直流电压,y偏转板上加负直流电压任务5:在x偏转板上不加电压,y偏转板上线性变化电压任务6:在x偏转板上加线性变化电压,y偏转板上不加电压原理探究:调节偏转电压,点击“启动”按钮,探究荧光屏上图形并记录在任记书中,讨论得出探究结果(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生:(观察法、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六个任务结果,总计而得出示波管的显示原理:关在荧光屏上的偏转距离与加在偏转上的正电压成正比。(

6、二) 波形显示原理师:(讲解基本概念)1、 扫描的概念2、 波形显示3、 探究波形显示过程思考:Tx与Ty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主要内容 生:小组听讲、提问交流师:(引导探究法)布置探究任务(巡视、指导)任务1、在x偏转板上加锯齿波扫描电压,y偏转板上加被测正弦波电压,两电压周期相同,幅度默认。任务2、在x偏转板上加锯齿波扫描电压,y偏转板上加被测电压且Tx=0.5Ty任务3、在x偏转板上加锯齿波扫描电压,y偏转板上加被测电压且Tx=0.5Ty任务4、在x偏转板上加锯齿波扫描电压,y偏转板上加被测电压且Tx=2Ty任务5、在x偏转板上加锯齿波扫描电压,y偏转板上加被测电压且Tx=3Ty生

7、:记录探究任务,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原理探究:调节面板上行馆参数,点击“播放”按钮,观察显示波形被测电压波形;点击“步进”按钮,观看波形慢速显示,理解波形显示工作原理。记录探究图像,总结交流生:(观察法、讨论法)总结交流的吃波形显示原理:在水平偏转板上加锯齿波电压,在垂直偏转板上加被测电压,且Tx和Ty必须成整数倍的关系三、智能检测(15分钟)填空题 做完后可自动批阅,给出成绩,也可重新测试选择题 做完后给出测试成绩和相应鼓励的性话语连线题 将相对应的波形联系起来,可批阅对错,可重练四、归纳总结(2分钟)课堂小结生:(小结)1、示波器工作原理 示波器是利用电子示波管的特性,将人眼无法直接观测的交变

8、电信号转换成图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以便测量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是观察数字电路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的问题、测量实验结果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器。示波器由示波管和电源系统、同步系统、X轴偏转系统、Y轴偏转系统、延迟扫描系统、标准信号源组成。 2、示波管原理 阴极射线管(CRT)简称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它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密封在一个真空玻璃壳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示波管3、波形显示过程被测信号接到“Y输入端,经Y轴衰减器适当衰减后送至Y1放大器(前置放大),推挽输出信号和。经延迟级延迟1时间,到Y2放大器。放大后产生足够大的信号和,加到示波管的Y轴偏转板上。为了在屏幕上显示

9、出完整的稳定波形,将Y轴的被测信号引入X轴系统的触发电路,在引入信号的正(或者负)极性的某一电平值产生触发脉冲,启动锯齿波扫描电路(时基发生器),产生扫描电压。由于从触发到启动扫描有一时间延迟2,为保证Y轴信号到达荧光屏之前X轴开始扫描,Y轴的延迟时间1应稍大于X轴的延迟时间2。扫描电压经X轴放大器放大,产生推挽输出和,加到示波管的X轴偏转板上。z轴系统用于放大扫描电压正程,并且变成正向矩形波,送到示波管栅极。这使得在扫描正程显示的波形有某一固定辉度,而在扫描回程进行抹迹。 以上是示波器的波形显示过程。双踪显示则是利用电子开关将Y轴输入的两个不同的被测信号分别显示在荧光屏上。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

10、作用,当转换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后,看到的是两个稳定的、清晰的信号波形。 五、知识拓展(10分钟)师:(布置任务)上网查询示波器有哪些用途?有哪些种类?记录下来和同学共享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六、教学评价(5分钟)将只是带你不通和方法不熟练的以纸条的形式传达给老师并填写个人信息,方便进行课后交流,从而将课堂教育延伸到课后,还可以对老师的教数学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七、课后思考布置作业1:根据要求填写实验报告单八、教学反思对整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题,以能力为本位,以问题为主线,以信息化教学为手段,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观察和事件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设计特色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将情境真实化,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运用模拟仿真动画讲解抽象的原理,使原理更直观、形象,化解教学重难点;2、 合作探究,教学做一体化通过问题引入任务,将原理的学习和任务情境邮寄结合在一起,在学习中合作探究,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原理,真是做到理实一体化,处处体现“做中教”“做中学”3、 拓展了学习的领域通过百度搜索将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通过共享资料交流,促进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三) 不足之处(四) 由于运用了自主探究的方法,对个别基础薄弱的同学,可能出现得不出揭露的情况,故分组时需要考虑分层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