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丰收之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200015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丰收之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丰收之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丰收之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丰收之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丰收之歌》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丰收之歌教学设计课题丰收之歌课型或模块歌唱综合课学校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联合小学年级三年级执教人邱昭琳性别女年龄26职称小学二级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唱歌曲丰收之歌,理解、感受丰收的喜悦之情,引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节奏游戏、哼唱旋律、朗读歌词”等音乐实践活动,学会演唱歌曲,感受并体验歌曲的情境。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分辨歌曲的旋律特点,能用优美的声音、欢快地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重点 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教学难点 歌曲的一音多字节奏、快速的演唱速度及以第一句为例的跳进音级旋律的学习教学内容分析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歌

2、曲,拍子,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表现了人民劳动的热情和丰收的喜悦。全曲共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二句完全相同,每乐句八小节,前四小节和后四小节在节奏上形成对比,前宽后紧。第三乐句前四小节有变化,后四小节与前两句保持统一。歌曲旋律多为跳进,情绪欢快,抒发了人们热爱劳动、喜获丰收的愉快心情以及宽厚助人的感情。教学策略运用讲授法、引导法、听赏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手段,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注重培养学生在亲身体验模仿的过程中不断主动探究、学习。以生动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音乐、感受音乐、体会音乐、表现音乐。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填色画教 学 过 程教学程序

3、教师教的活动学生学的活动教具、学具及多媒体运用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导入阶段1、 师生问好2、 展示秋天丰收的图片3、 节奏小游戏(节奏选自本课)收 割: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0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挑 担: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嘿 嗬嗬 嘿 嗬嗬 嘿 嗬嗬 嘿 嘿加油声:X X | X X X | X X | X X X 快 快 来帮 忙 快 快 来帮 忙4、播放歌曲丰收之歌,学生带着问题聆听。1、 师生问好2、 联想劳动的场面3、 用柯达伊节奏律动分别模仿3钟劳动的节奏和声音按照丰

4、收之歌歌曲节奏的排列顺序进情景节奏模仿。4、聆听歌曲,回答问题。多媒体课件生成性评价、表扬性评价1、 通过观看秋天丰收的图片,把学生带到丰收的劳动情境中,为下一环节的节奏游戏做好铺垫。2、 通过柯达伊节奏律动的游戏,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体验丰收的喜悦之情。展开阶段1、 观看丰收之歌旋律走向动画视频,感受歌曲的跳进旋律的特点。2、 打手号唱第一句旋律,师画出旋律线。 i 53 | 1 35 | 1 35 | i i |3、 找出相同的旋律句子,教唱全曲旋律。a、 i 53 | 1 35 | 1 35 | i i |b、 46 66 | 35 55 | 24 32 | 1 0 |5、按节奏有感情

5、的朗读歌词,重点教授“新摘的果儿”、“金黄的麦粒”、“一年的血汗”、“丰收的大花环”。6、师弹伴奏,速度从慢速到快速,学生演唱歌曲。7、组织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1、说说歌曲的旋律走向特点。2、打着手号唱旋律。3、说出第1、3句和第2、4句的句子旋律相同,并跟唱全曲旋律。5、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找出有弹性的声音。6、学生唱歌词,熟练后从慢速加快速度演唱。7、第1、3句女同学唱,第2、4句男同学唱,最后全体齐唱。多媒体课件、钢琴生成性评价、表扬性评价1、 通过观看动画小视频,直观的感受歌曲旋律走向的变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跳进”。2、 通过打手号和画旋律线,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音的高低。3

6、、 因原曲速度较快,让学生用由慢到快的速度,由易到难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拓展阶段1、 播放歌曲丰收锣鼓2、 完成秋天丰收的填色画,感受秋天丰收的色彩。1、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庆祝丰收的场景,2、完成秋天填色画。多媒体课件、填色画生成性评价、表扬性评价1、 通过播放民族音乐丰收锣鼓,感受不同地区人民庆祝丰收的情景。2、 通过与美术的结合,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丰收的喜悦,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结束阶段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2、 师进行整体性总结,并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珍惜劳动成果。1、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多媒体课件总结性评价1、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2、 引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课后反思设计时间: 2019年 4月 11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