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_8463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1197923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_846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_846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_846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_846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_846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_846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_846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钻灌注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在项目业主、 总监办、驻地办、项目经理部上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现场实地考察条件, 我唐津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第四合同段选定稳庄互通式立交 E 匝道的 E5-1# 桩基作为我标段钻灌注桩首件开工工程,开钻时间为2011 年 11 月 25 日,灌注时间为2011 年 11 月 26 日。一、首件工程概况1 、工程简介稳庄互通式立交桥位于长深高速公路K1096+.852 K1097+129.852处,为长深高速西青区收费站进出口,本工程包括包括主线桥和2 个匝道桥(分别位于 A、E 匝道)。本工程桩基施工为陆地施工, 有灌注桩 368 根。其中 A 匝道 28

2、根桩, E 匝道 24 根桩。根据地质资料显示, 沿线地质大部处于亚粘土层、粘土层等,因此对全标段钻灌注桩采用反循环回旋钻机。E5-1# 桩基设计为直径1.2m 的桩,设计桩长 47m ,设计桩顶标高0.7m ,设计桩底标高 -46.3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设计量为53.2m3 ;级钢筋为10 ,设计用量为 419.4kg, 级钢筋为 22 、25 ,设计用量为 2078.3kg 。2 、地形地貌和地质情况本工程位于滨海冲积平原,沿线路两侧主要为耕地、绿化带等,地势平坦,地形简单。稳庄互通式立交桥桥区所属的地层结构主要为粉土、粉质黏土、细砂等,根据设计 E5-1# 桩基标高 03m

3、层主要为人工堆积的耕植土和素填土,3 47m专业资料.层均为粉土、粉质黏土、细砂层。二、施工目标1 、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 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达到合格标准;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标准达到优良标准。2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事故负伤频率控制在0.6 以下;无等级火灾事故;无机械行车和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无爆炸事故;无爆破物品丢失事故。3 、环保目标环境污染控制有效 ,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坚持做到“少破环、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生态不破坏,河水无污染,农田无危害,噪声不扰民,地零投诉。4 、首件工程目的通过钻桩首件工程的施工, 取得相关技术参数, 确定施

4、工案的可行性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为后续同类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起到示作用,为施工全面展开做好“样板引路” 。三、施工准备及安排1 、水电及现场布置(1 )熟悉本桥设计施工图纸,仔细进行现场核对工作,通过走访村民和在施工围进行地下挖探,确定地下没有预埋管线等。(2 )进行场地平整和布置, 清除施工区域的杂物。 施工便道保证晴雨通车,专业资料.以便施工机械材料、混凝土等的运输。施工场地四挖设水沟,做好排水工作。及时树立好标示、标牌,如工程工点公示牌、配合比标识牌和其他安全警示牌,并进行围挡施工,同时作好现场临时交通维护、安全等工作。(3 ) 在 Z29 Y29 号墩之间挖设泥浆池,泥浆池

5、设22Kw 泥浆泵,泥浆池四用钢管及安全网围挡,上附彩旗,并设警示标志。2 、材料准备砂: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经检验细度模数及级配等指标合格,报监理工程师试验合格后投入本项工程。碎:质地坚硬,干净无杂物,经检验级配合格,报监理工程师试验合格后投入本项工程。水泥: P.O 42.5 水泥,取样后试验合格,将试验结果及水泥品质试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试验合格后投入本项工程。钢筋:取样后试验合格,报监理工程师试验合格后投入本项工程。3 、技术准备(1 ) 项目经理部组织全体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并对现场技术员、 班组长及施工工人逐级进行技术交底。(2 ) 项目测量队采用尼康D000790全站仪对桩位进行

6、认真放样及标高测量,同时进行换手复核,符合要求后,报测量监理工程师现场进行复核测量,经复测合格后进行护筒埋设。(3 ) 所有施工材料的试验工作已全部完成;C30 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已完成,施工时按配比通知单上指定的配比配制混凝土拌合物,确保混凝土的和专业资料.易性、粘性良好,坍落度控制在18 22 ,混凝土试件七天强度满足要求。以上试验均经过试验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及试验合格,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投入使用。4 、人员安排桩基施工对本桥有重要的作用,做好本分项工程是本桥的一个关键环节,一个良好的开端。主要人员由项目领导统一安排,具体如下:钻桩首件工程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一览表姓名职务工作职责备注万会

7、国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任芝家项目总工负责施工案的设计及技术把关顿长朋项目副总工负责施工技术交底和相关培训宝虎质安部部长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及安全管理窦宝刚测量队长负责现场测量工作春江试验室主任负责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钻桩首件工程施工人员主要负责人一览表姓名工作职责备注双喜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田文富负责现场技术指导高振禄负责材料管理牛长顺负责现场协调清忠电工段景涛负责安全,机械,协调志雷负责现场测量专业资料.钻桩首件工程施工人员一览表工种人数备注电焊工6钢筋工20钻机16操作手 4 人,杂工12 人起重工1吊车司机1电工2装载车司机15 、机械及仪器设备安排根据施工案及施工工艺要求

8、,确保本桩基施工正常运行, 我项目安排了足够的机械设备:主要机械及仪器设备一览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 / 套)性能反循环钻机2良好吊车QY251良好挖掘机CAT3201良好混凝土输送罐车6m34良好全站仪尼康 D0007901良好水准仪索佳1良好泥浆三件套1良好电焊机BX1-500T9良好发电机120kw1良好弯曲机3良好调直机1良好切断机2良好四、施工过程1、测量放样专业资料.采用尼康 D000790全站仪对 E5-1# 桩中心进行坐标放样。放样坚持“一放两复”制度。即放样人计算放样后, 再由复核人计算放样, 再报测量监理复核,复核不准由同一人进行。 一放两复通过后才可进行施工,桩位确定后将

9、桩位中心引至外四个向控制桩定位,并用混凝土将控制桩固定,即为“十字护桩”。 用以随时检查护筒和钻机的偏位情况,并用于以后控制钢筋笼的吊装定位。待护筒埋设完毕,测量复核桩位, 调整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并测量护筒顶面标高。2 、埋设护筒护筒用 8mm 钢板制成,径 170cm ,高 1.7m 的圆形钢护筒,上割 30 40cm的开口,护筒上部外缘用 12钢筋焊接加固,并对称焊上4 个“ U”型吊环。根据现场地质情况, 采用人工挖坑埋设护筒,护筒中心的测量桩位暂不挖掉,预留 40cm 的圆柱体,开挖深度为 1.7m 。护筒的埋设是以桩基中心为圆心,开挖直径大于桩基直径 30cm ,

10、放入护筒时,用白线十字交叉对护筒中心进行校正,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为0.5cm 。护筒埋设做到位置正确,稳定且不倾斜。3 、安装钻机钻机就位前,先平整场地,钻机的安放平正、稳固,确保施工中不倾斜,不移位。钻机就位后先用线锤将钻机钻杆的垂直度调节好,再将钻头的中心点与护桩的十字交叉点在一条垂直线上,用线锤控制。钻机就位后,接通水、电,检测钻具,进行试运转。4 、泥浆制备反循环钻机清后的泥浆指标为:相对密度:1.03 1.10 ;粘度:17 20Pa s ;专业资料.含砂率: 98 。合理控制泥浆比重是保证成桩进度与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在钻进过程中必须加强泥浆的管理工作,及时更换废弃泥浆,经常

11、清理循环系统,定期检查泥浆性能。为保证施工期间钻机正常生产,能再生利用的泥浆重新流入储浆池, 不能再利用的泥浆经过脱水处理, 运至指定的地点弃掉。5 、钻、终钻前在钻机机身上挂置工程工点公示牌,以供施工现场检查。 钻前检查一次钻机、钻头及钢丝绳,并做好检查记录,保证钻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7 点30 分开钻,钻前先开动泥浆泵,待泥浆循环正常后再启动钻机慢速下放钻头,开钻时均匀慢速钻进,待钻头全部进入护筒底部后,可加速钻进。 钻机钻进时应分班连续作业,无故不得中途停止,升降钻头时要平稳,不得碰撞壁和护筒,经常对钻泥浆进行检查、试验,随时调整或更换,同时注意土质变化,在土质变化处采取渣样,判断土层

12、并作好记录,以便与地质剖面图核对,有出入时,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格控制钻进速度, 并适时填写好钻桩原始记录表。进入含有大量软塑状粘土和亚粘土的土层时,不能太快,否则容易造成缩径。 待钻头正常工作后逐渐加大钻压和钻速进入正常钻进。钻进时应及时补充泥浆,保持泥浆面高出护筒底部50cm 以上。成时间为 11 月 25 日 20 点 45 分,测得实际深为48.95m ,沉淀厚度为6.4cm ,用直径 130cm ,长度 500cm 的检器检查径及倾斜度, 倾斜度为 0.5% ,满足不大于 1% 的设计要求。成后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经检查,深、专业资料.位、径、倾斜度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且所取渣样反应实际地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