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文明.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1196917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河流域文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两河流域文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两河流域文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两河流域文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两河流域文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河流域文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河流域文明.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河流域文明桃苑学校 赵志强【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2.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3.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善的法典;4.说出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5.了解佛教的产生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地图找出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了解他们的自然环境,分析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由佛教产生的背景及教义,明白再深邃的思想也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唯物史观:认识金字塔不但是统治者剥削人民的历史见证,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奴隶主专政的实质。2. 美育渗透:介绍金字塔建造过程,向学生描绘其精确设计和雄伟壮美,引导学生领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佛教的产生 难点: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特点【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的插图、图片、文字资料等学生:搜集有关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并加以整理,理解“文明

3、”的含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孕育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样,在亚非的其他一些大江大河地区也滋养催生了辉煌的上古文明。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二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教师讲解:何为上古时代?上古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处于 奴隶 社会时代。 互动1:1.同学们知道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四大上古文明是哪些国家吗?2.让学生操作鼠标,在大河流域上古文明发祥地地图上一一指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明确:翻开四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只有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源远流长。提问:这些文明的地理有哪些共同点?四大文明古国都源于北纬30度左右的大河流域。这些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

4、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为文明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形成了各自的文明。教师出示四大文明古国简表.互动2:1.播放有关尼罗河风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的资料片,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10页内容及相关资料,思考以下问题:(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为什么这样说?(2)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修建的,你了解多少?2.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图片大河流域上古文明发祥地讲解:(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两者的关系,古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公元前3100年出现奴隶制国家,最高统治者称法老,实行专制统治,尼罗河纵贯全境,是埃及的

5、母亲河,养育了世世代代埃及儿女。)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古到今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大家对它了解多少呢?请大家畅所欲言4.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汇总.(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他的外形像汉字的“金”字。 金字塔前有座狮身人面像,是国王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形象,它叫斯芬克斯,整个狮身人面像是一块天然的大岩石凿成的。斯芬克斯象征着法老的权利至高无上,威不可侵。胡夫金字塔,是历史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也是世界上的人造奇迹之一,被列为世界 7 大奇观的首位。修建金字塔,集中了当时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聪明才智,决了许多难题,造了一大奇迹。)5.教师出示资料进一步完善:面对高大雄伟、建筑精

6、湛的金字塔,人们在赞叹之余,都会产生很多疑问:讨论,在当时不具备现代搬运、起重工具的条件下,试想古埃及人可能采用哪些方法来修建金字塔?6.引导学生从进步性、局限性两方面归纳,进行正确评价: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是奴役奴隶的见证。互动3: 1.屏幕显示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及汉谟拉比法典的有关内容,引入本课。教师简单介绍:两河流域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古巴比伦王国,最早的国家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地理位置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

7、制制度。2.请同学们阅读投影所给材料,谈谈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3.学生各抒己见,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奴隶违反奴隶主的规定,就” 从这些内容可以知道,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4.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古巴比伦的律师是否可以为奴隶进行辩护?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汉谟拉比法典的性质来考虑,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因为从它的内容来分析,这些文字从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5.教师简单介绍伊拉克当今局势,说明如今很不平静。互动4:1.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那唐僧历经

8、艰险到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哪里?取的什么“经”?2.师明确:“西天”是指古印度,古代中国称之为天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1000年左右,产生了国家,产生了等级制度。3.请同学们自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每个等级的名称,包含的社会阶层、职权和义务是什么?(2)哪些等级是统治阶级?哪些等级是被统治阶级?(3)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4)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4.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知识结构,进一步分析讲解: 婆罗门宗教祭司(精神统治)四大 刹帝利军事贵族(世俗统治) 实质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 吠 舍自由民 (平民) 首陀罗土著居民(被征服)强调: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为

9、了保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的。它是为巩固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是古代印度奴隶社会的主要特点,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人们对等级制度的不满,导致社会矛盾尖锐。互动5 :1.教师讲解佛教产生的一个传说故事王子成佛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学生结合教材,理解佛教产生的时间、创始人、早期教义、传播情况等3. 归纳学生回答的答案,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分析佛教教义中有哪些进步意义?有哪些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4.利用佛教早期域外传播路线图,回顾中国历史讲解佛教的传播情况: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汉明

10、帝时修建佛教寺院。【课堂小结】四大文明古国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从经济上看,都是大河农业;从政治上看,都是奴隶主专制的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把人类引进文明时代。纵观四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只有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源远流长。【板书设计】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反思】结合前两部分的分析,我认为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们终究会有着对于一些神秘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希冀学生可以再一种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因此我们可以结合介绍埃及金字塔和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们了解埃及的统一和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同时让学生们认识到在早期文明中,古埃及的广大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结合古代中国,特别是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度,使学生认识到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学生通过阅读“法典”内容,认清此部法典的实质,再由学生回顾西周森严的等级制度来认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同时与佛教的主张作比较,让学生讨论佛教之所以广为传播的原因。我将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采用讲解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来进行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