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我们关爱农村留守学生.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19390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我们关爱农村留守学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如何我们关爱农村留守学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如何我们关爱农村留守学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如何我们关爱农村留守学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如何我们关爱农村留守学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我们关爱农村留守学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我们关爱农村留守学生.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爱农村留守学生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近两千万人,而且还有增长的趋势。我们地处偏僻的农村地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改变家庭的生活环境,农村的青壮年不得不背井离乡涌入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外出打工的潮流。据统计,我们学校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父母是双双在外打工,学生在家里只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还有一些是寄住在亲戚、熟人、朋友家里,甚至独自在家上学。有四十五的家庭至少有父或母一人在外打工。“留守学生”的比例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成了许多学校的难题。由于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的作用相对有限,留守学生根本挡不住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诱惑,“生活习惯

2、差,学习动力不足或完全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言行出格,心理不健全,时常违规、违纪”几乎成了绝大部分留守学生的代名词。因此,留守学生难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对任何一个教育者而言,学生发展到了这一步,要教育好他们,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那么,怎样教育留守学生成人成才呢?一、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目前,我们农村的现状,尤其是家长对孩子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出钱让孩子上学就行了,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了学校或者自己的祖辈身上,委托给亲威、朋友来管理;有的家长认为自己从小吃过苦,而且自己又不在孩子身边,能够做到“爱”孩子就是不断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 ,其它的不闻不问;有的家长平时不加

3、强管理,孩子一旦出现错误偏差,就采用极端的方式解决,从不反省自己的问题;有的家长平时没有时间与孩子相处,一旦有空余,什么时间都有,就是与孩子谈心的时间没有;有些家长自身不加强素质的提高,在孩子心中完全失去了榜样的作用,与孩子无形之中拉大了距离;有些家长想管好孩子,但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找不到适当的教育办法,显得很无奈;所有这些,都说明:家长作为孩子的最重要的教育者,没有承担起教育孩子的应有责任。其实孩子也是人,而且是一个还没有长大的人,作为家长,要把孩子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当作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生命个体来看待,当作一个即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来培养。作为教育者,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

4、充分发现孩子的长处,才会让孩子体验社会中的真善美,才会让孩子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才能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引领孩子向正确而健康的方向发展。二、学习留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留守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他们正处于生理与心理急剧变化和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是心理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虽然他们自己对所处的社会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当一些事情发生的时候,依然会不知所措,这时候特别需要他人的关心和爱护。现实的条件是可以依赖的父母不在身边,又无法面对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烦恼,极易受到伤害,这样的事经历多了就会误入歧途。因此教育留守学生就要按规律办事。学

5、会把孩子当作一个能发展的个体来看,这样才能与孩子平等相处。对于留守学生而言,首先要让留守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做到在生活中有规可循,有规必行。上课要有上课的规矩,休息有明确的规定,上学与放学有特定的要求,与人相处有最起码的道德标准。这些习惯的形成,只能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循序渐进,有计划进行。在形成了一定的习惯之后,就要指导他们学会如何充实生活,要细心研究孩子的正当需求,让其感觉自己的生活和别人一样没有受到忽视或歧视。再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学会与人相处,学会认识自己,学会感恩,让他们把自己的人生戏演好。最后建立一个长效约束机制,融合家长、教师、临时监护人及相关人员的集体力量,大家都对孩子

6、进行关注,当孩子出现异常情况时,只要大家齐动手,问题就会得到及时解决,从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三、加大对孩子的监护管理力度监护是孩子成长的法定保障,作为父母,在离家之前必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的监护工作落到实处。首先要确定孩子心目中比较认同且有能力管理孩子的监护者。不能说有监护人就行了,要找比较称职的监护人,至少要有足够的精力,懂一点教育规律。然后明确监护人的责任,不能把临时监护的责任理解为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不出事。监护人最重要是治好学生的“心”病,尤其是学生有困难而凭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的时候,监护人要像孩子的父母一样,勇敢的站出来承担责任。最后不能放弃自己监护孩子的责任,要

7、知道:自己不在身边,不是没有监护的责任,这个责任谁也不能代替,可以通过多种途经来弥补不能在孩子身边监护带来的缺撼。最后让孩子体会:在自己的生活中,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包括父母在内很多人在关爱自己,只要自己努力,同样可以健康成长。总之,作为教育者,无论是谁,只要承担了教育孩子的责任,就应该用平等的姿态,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针对实际情况来对孩子进行持久的教育,这样才能在教育者的真爱中,让孩子体会到来自各方的真爱,从而缩短教育者与孩子的距离。四、利用一切可以的教育力量不同的留守学生的教育空间是不同的,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也是不同的,关健是如何利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对教育力量的整合。就父

8、母而言,抚养孩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在孩子面临重大事情时,必须及时给孩子提出建议,这种场合,谁也不能代替,更可以体现家长对孩子的重视。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真实状况,对孩子的生活、身体、心理和学习情况要十分熟悉,尽可能减少孩子的失落感。还要树立孩子在自己生活圈子中地位,满足孩子渴望被人接受的天性。让他尽快学会自立,自立的年龄越小,应该说对孩子成长越有利。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也是留守学生教育的核心力量。学校建立关爱帮扶制度是一种不错的方法。由班主任老师和任科老师对这些学生结对帮扶,当他们的“家长”。一名老师负责几名学生,随时掌握其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及时为其解难,树立学习信心。及时的把学生在校的学习

9、和表现情况通报给家长或“委托监护人” ,使家长放心打工,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孩子,使其安心学习。架起学生和家长心灵上的桥梁。“编外家长”每周用一节课时间与留守学生谈心,掌握其思想动态。每学期要召开12次委托监护人、“编外家长”联系会,互通学生情况,对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指导临时监护人抽出更多的空闲时间来管理孩子,定期或不定期与学校,与教师取得联系,互相传递教育孩子的信息。不能总是在出了问题时再去联系,这样对孩子来说,起不到教育应有的作用。对孩子负面影响最大就是社会这个大染缸了。目前的影响主要有:不规范的网络市场让孩子整天沉溺在网吧;社会媒体过多渲

10、染暴力或性,摧残孩子的心灵;父母的狂热的打工潮使孩子过早接受就业的压力;节日的不正当消费导致学生的生活失控;不能提倡的哥们义气让孩子初尝冲动的后果;落后的文化设施让学生的精神生活感到茫然失措所有这些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已很难抵挡,更何况一些不法分子也瞄准了“留守学生”,使得留守学生的社会保护出现了明显的漏洞。应该说社会的主流对孩子教育是有利的,作为教育者,可以加强与孩子生活圈子中的相关人员的联系,加强对孩子成长的环境的关注,加强对孩子生活环境周边的各种形势的分析,配合社会正义力量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同时也要在环境中让孩子去体验、去感受,在实践中增强抵抗能力。这样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11、,专心于学业。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只有整合到一起,才能起作用,否则,对孩子的教育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对孩子的教育力度就相当有限。五、对留守学生教育要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务工详细地址、留守原因、家长联系电话、留守后谁负责监护、临时监护人身体状况和文化程度、临时监护人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和学生主要表现等情况。除这些常规情况以外,还要着重记录学生的思想状况,记录范围由校内延伸到校外,记录时间由学习日延伸到节假日。建立“共管”体系。在留守学生许可下,临时监护人要找一个自己熟悉又负责的老师来进行协同管理,这样家庭和学校、父母、临时监护人和教师就建立

12、起一个共管体系,大家时刻加强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改善学生寝室的住宿条件。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提供良好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学生提供住宿条件,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让留守学生尽量生活在自己满意的集体中。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是与同龄人度过的,学会与同学相处,学会相互理解与帮助,学会与同学建立纯洁的友谊,有利于自己在这个集体中发展。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让留守学生

13、增强抵抗力,学会自我保护。社会上有很多东西都有其二面性,既然存在下来了,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尽最大可能排除其不利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在成人的监控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对与错。六、 建立留守学生与教育者的心灵桥梁孩子的需求是多样的,而且在不断变化,当他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时,他找谁呢?只会找自己周围的人,找自己最信任的人。这是心灵感应,要达到这个程度,你就要为孩子着想,做孩子想做而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能真正架起留守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心灵之桥。父母或监护人要多与学校和教师联系,争取在孩子的教育上掌握主动权。学校及其教师要加强与留守学生监护人的联系,掌握学生的发展动向;平时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身

14、体和心理健康,尽量多亲近他们,与他们交朋友。临时监护人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不断创造孩子与他们的父母心灵沟通的机会;要与家长共守一个信念:无论多么忙,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是推不掉的。有了这样的心桥,孩子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心却一直在挂念自己,身边所有的人都在关爱自己。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渴求,也都有争取成功的潜能。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就能避免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提高学习自信心,焕发学习热情,主动内化教育要求,积极挖掘自身潜能,从而实现“成功是成功之母”的良性循

15、环。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着力帮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尽量减少失败的次数,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为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每个目标都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制订相应的激励措施。去年,我班有一个学生,各门功课基础都比较差,但学习态度认真,劳动积极,老师布置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我在班级表彰他对班级做出的贡献,同时鼓励他在学习上多花一点时间。在以后的政治课教学中经常提问一些符合他的实际的问题,他每次回答得都很好。渐渐地,他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自信心提高了,只要是我布置的政治作业很快就能完成,布置的背诵任务争取第一个完成,完成任务后沾沾自喜的

16、样子,以此为荣。其他各科老师也反映他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在当年的中考中,他的各科成绩全部及格,其中政治还获得了满分。上文中我们提到的那名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其实她的其他各学科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也有一定的学习自信心,我们只要善于引导,把她在其他学科中获得成功的愉快情感引导到数学中来,再根据她的实际制定学习计划,让她不断成功,不断提高自信心,我相信她的数学是一定能够学好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让学生适当经受点挫折是应该的,但要以自信为前提,否则,经常失败会使学生一蹶不振而失去自信。许多科学家经过几百次失败而获得成功,那是因为以自信为基础,靠的是以往的成功坚实了自信,他们坚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我们应多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培养学生自信心还要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