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五课:二、新时代的劳动者.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1189755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2第五课:二、新时代的劳动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52第五课:二、新时代的劳动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52第五课:二、新时代的劳动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52第五课:二、新时代的劳动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52第五课:二、新时代的劳动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2第五课:二、新时代的劳动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第五课:二、新时代的劳动者.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新时代的劳动者走进新课方案一:(新闻片段或图片展示)大学生校园招聘会的情境:一个个大学生手中都拿着自己的自荐书,在一间只招一名公务员的政府机关的摊位面前排起了“长龙”,而在另一边一家招聘大量工作人员的私营企业摊位面前却没有人问津。师如果是你,你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生1我也会选择做公务员,因为它工作稳定、收入高、有保障。生2我也会选择公务员,因为只有通过这么多人的竞争才能体现出我的价值来。生3我可能会选择到私营企业去,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机会。师看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与考虑,但是上述情景反映出来的这种就业观念能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呢?我们如何才能做好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呢?本节课我们就来

2、探讨这个问题。(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方案二:提问:大家将来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生教师或律师、公务员、警察、私营企业老板师(总结)非常好,对于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大部分同学都有明确的志向,相信各位同学也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的。但是大家是否关注过我们国家这些年或者将来几年的就业形势呢?我们又应该如何来实现我们的职业理想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来做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呢?本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推进新课一、劳动与就业1.劳动的意义多媒体课件打出材料:名人论劳动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高尔基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

3、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获得的享受,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休谟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欧文科学不是可以不劳而获的诚然,在科学上除了汗流满面是没有其他获致的方法的;热情也罢,幻想也罢,以整个身心去渴望也罢,都不能代替劳动。赫尔岑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陶铸劳动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拉乔乃尼奥里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师众多的名人都如此关注“劳动”说明了什么?生劳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归纳劳动的作用呢?(方法引导)归纳劳动的

4、作用可以按照以下三维进行:第一,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劳动是个人取得收入、获得生存的谋生手段。在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广大劳动者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不同行业之中,从事多种多样的具体生产活动从而获得生存的基础。第二,从国家的角度来说,我国的劳动者虽然有分工的不同,但是地位平等,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都应该受到承认和尊重。第三,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说,人类生产出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劳动是其中的决定性力量,劳动创造文明,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的进步。所以光荣属于劳动者。师(过渡)劳动是光荣的,人人都应该参加劳动,就业是参加劳动的一

5、种方式,我们为什么要就业呢?2.就业的意义(引导学生运用刚刚学会的三维分析方法对就业的意义进行分析)生1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2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而且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劳动就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生3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说,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师非常好,希望大家掌握这种三维分析方法。师(过渡)就业意义如此重大,那么在我国目前能

6、否很容易地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呢?且听来自同学为大家准备的中国就业形势报告。3.我国的就业形势(多媒体课件打出,中国就业形势报告)生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当前,中国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从劳动力供求总量上看,今后几年新成长劳动力供给将升至峰值,加上现存的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 400万人。按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为8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从劳动力结构上看,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

7、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初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性加剧,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从劳动力城乡分布看,中国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5亿人。今后,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城镇就业压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同时出现,使就业和再就业的难度加大。从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情况看,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由1998年底的570万人增长到2003年底的800万人,同期城镇登记失业率由3.1上升到4.3。新成长劳动力的初次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8、的矛盾相互交织,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还要看到一些突发因素会对就业产生影响。2003年上半年,中国发生了“非典”疫情,对旅游、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社区服务等服务性行业的就业人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给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带来了新的困难,影响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非典”疫情提出了对突发事件和紧急状况的应对问题,需要建立失业预警机制,提高政府管理就业的应急调控能力。师非常好,还有哪位同学有资料补充?师好,就你来补充。生我想补充的是: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有如下特点:(1)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

9、145万人,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2003年为212万,增长67万人,到6月的签约率只有50。(2)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有较大的用人需求,但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情况最好,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基本平衡,专科、高职生饱和。(3)人才需求过剩,但只是相对过剩,之所以造成近年就业压力较大,主要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目标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

10、大城市或大企业、大公司,现在的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师非常好,这就更具体了。从同学们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那么如何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呢?我们靠什么呢?4.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多媒体课件打出)辩论赛正方: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靠党和政府帮忙反方: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靠劳动者个人转变观念(明确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分成八人小组,以四人为一方按照辩论赛的要求,作好辩论的准备,然后选择一组表演,其余填好记录卡上交,作为作业)师相信大家已经作好准备,请问哪一组愿意为我们奉献他们的精彩演出?师好吧,我们就选择这一组吧。正方1:我方认为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

11、靠党和政府,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者,它们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因此,党和政府会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我们办实事,想我们所想、急我们所急的。那我们为什么不相信我们的党和政府呢?反方1:对方说要靠政府那是因为,政府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者,那么请问你们的父母也会为你们着想呀,那你们为什么不靠你们的父母呢?我方认为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是靠劳动者个人。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劳动者只有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地选择,才能选择到自己所喜欢的职业,而不是靠政府的分配安排,做自己不想做的职业。这样也有利于发挥劳动者的积

12、极性、创造性。正方2:对方认为只要每个人都按自己的兴趣找工作就能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那么为什么现在还有那么多下岗工人呢?我方认为只有靠党和政府才可以解决就业。因为我们知道经济发展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难道我们能否认党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吗? 反方2:我方说自主择业,是说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下岗工人的存在则更好地说明要靠个人,因为中国人多的国情决定政府不可能提供一一对应的工作岗位,失业在经济发展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方说靠个人是还要使个人树立起竞争的就业观,劳动者要通过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这样就业问题的矛盾也就得到极大的解决。正方3:对方说

13、靠个人就可以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那么请问现实中的“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又怎么解释呢?那可是有很多不需要竞争的工作啊,这不正说明劳动者的观念有问题吗?这正好需要政府去引导,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使更多的人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走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反方3:“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不正是劳动者个人没有树立起职业平等观念的写照吗?假如所有劳动者个人都认识到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都能有所作为,那么中国的就业问题就目前来说也可以减轻很多呀。正方4:如果如对方所说,只要

14、认为职业平等就可以解决就业的所有问题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政府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呢?要努力地去为劳动者创造种种条件让他们可以“入行”,可以成为行里的状元呢?再说党和政府自身也可以吸纳一部分劳动者成为公务员,从而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呀。所以从工作的提供到引导人们选择,再到稳定人们工作下去都是靠政府的。反方4:我方认为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是靠劳动者个人,那么党和政府自身不可能吸纳所有的劳动者。劳动者个人必须实现多种方式就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可以从事钟点工、临时工、家政服务、自由职业等,可以通过职业介绍所、媒体广告、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会等实现就业。所以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靠劳

15、动者个人。教师点评:大家说得都非常好,都有道理。通过辩论我们觉得要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是二维的:一是要靠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二是每个劳动者都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转变观念,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其中主要的是要树立自主的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只有这样才能走向合适的工作岗位,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师(过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再加上个人的努力、与时俱进,相信一定可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我国的就业问题也能很好地解决。但是走上岗位的劳动者拥有哪些权利呢?又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呢?在现实中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事情也时有发生,那么应该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呢?请看案例。二、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多媒体课件打出案例)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案情简介:事情通过从老胡到某公司工作说起。2001年10月老胡来到这家公司当上了临时工,他辛辛苦苦工作,开始还能勉强得到工资,可自2002年8月至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