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请家长到学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189215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请家长到学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请家长到学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请家长到学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请家长到学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请家长到学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请家长到学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请家长到学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请家长到校的探究 现在网络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好老师遇到好学生世界真美好、好老师遇到坏学生学生坏、好学生遇到坏老师老师坏、坏学生遇到坏老师胜者为王”。这句话说的是学生与老师之间不正常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应该是坏学生只要遇到老师,都能变好,而不是,所谓的遇到好老师就会变好,遇到坏老师变坏。学生、家长眼中的所谓好老师、坏老师标准是什么呢?北京青年报做过一个调查:记者在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随机对17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采访,其中的15位学生明确表示,他们很反感老师动不动就要请家长,也就是说,近九成的学生反感老师请家长,让他们最难接受的也是劳师动众批评自己,而令他们最怕的是老师表示要放弃自己。另外两

2、名学生告诉记者,他们觉得老师要求请家长,说明老师还是非常在乎自己。去年7月3日某媒体报道,云南昆明崇新小学学生刘为由于成绩不好,在一年的时间里,老师要求见刘父多达237次。因为刘的儿子亮亮在上数学课时两次玩游戏机都被数学车老师发现了。车老师把这事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叫亮亮第二天一定要把家长“请”到学校。亮亮知道,这事告诉父母,轻则一顿臭骂,重则又得挨上一顿巴掌。中学生章泽就一脸愤愤状:“我最讨厌老师叫家长,有时本来是很小的事,可老师偏偏喜欢小题大做,把家长叫来一顿告状,看到父母在老师面前脸红红的,一个劲儿表示好好管教,我就知道回家自然避免不了要遭罪,家长越打我,我越恨老师。”有些时候,家长抽出

3、时间到学校后,了解到是因为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老师也要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去,而且根本不好好沟通,先对家长来一通训斥。学生出问题,把家长叫到学校去,是一些老师最爱用的“杀手锏”。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有过被老师责令将家长请到学校去的经历。上述表明,班主任老师请家长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家长的理解,不仅没有起到请家长的目的,反而徒增学生对班主任的怨恨,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不配合,这样发展下去,根部形成不了教育合力,谈不上学校、家庭共育良材的美好目标了。一、学生怕请家长的原因1、怕老师告状。一般情况下,学生认为老师请家长就是告状,自己做的错事被家长知道了,后果很可怕,于是,老师请家长就被

4、学生看成是告状了。2、怕家长批评。有的家长则认为,既然挨批评了,一定是自己小孩没做好事情,老师肯定是对的,于是又将学生批评一顿,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总之都是孩子的错,所以,这样的家长对待孩子就是一顿批评。没有给孩子没有诉说的机会,这样的时候多了,孩子内心积聚了很多对老师的怨恨、对家长的无奈,犯错以后,极力阻止老师请家长。3、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所谓的“面子”就是学生的自尊心,但是这里的自尊心可以理解为虚荣心,学生违纪了,但是有不愿意承担责任,又怕同学日后笑话,于是,出于保护自己的所谓自尊心而不愿意老师请家长。4、学生认为事情没什么了不起的,请家长太麻烦。学生认为,我自己犯了错误,我自己承担,老师

5、跟我说就可以了,不用请家长。二、班主任老师请家长的事由1、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进步与问题所在)(1)孩子的思想、品质出现问题。(2)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3)学生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4)孩子的行为、心理出现偏差。2、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现在家长面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多数是束手无策的。他们的教育方式都是从他们父母那里学来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家庭教育方式。(1)简单说教式。家长面对日渐成长起来的孩子,除了用从父母那里学来的不停的唠叨教育方式外,他们没有更好的方法。每天听腻了家长的唠叨,孩子最害怕在家庭中面对家长,他们往往用各种方式逃避家长的唠叨。(2)现身说法

6、式。这种教育方式是多数家长经常使用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一定的教育效果,父母的成就就是孩子的学习榜样,但是,如果升入高中的孩子,他们有了自己的主见,面对家长的现身说法,效果就不会像孩子小时候那么管用了。(3)家庭暴力式。这类家长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采用的是非打即骂的方式解决,我们就可想而知教育效果是怎样的了。孩子面对家长的指责,不是反思自身的错误与不足,而是把责任都推到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头上,认为如果老师不请家长,自己不会挨打挨骂了,学生到校后的表现是与班主任老师对着干,你说是错,我偏要做,你说是对,我就是不听你的。因此,这种方式是不科学的。(4)民主共进式。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是我们现在提倡的一种教

7、育方式。这样的家长能够低下姿态与孩子沟通。凡事讲究民主,听取孩子的意见、想法,并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这种方式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指导、建议、帮助、理解、认可、包容。3、共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现在流行“孩子有病,家长吃药”。意思是说,孩子出现问题,家长承担责任。面对未成年学生,家长有义务对孩子进行监护、教育等责任,当孩子出现问题后,更应该配合学校、老师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作为家长,不管孩子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都应该相信学校、相信老师,与老师共同研究,如何使孩子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帮助孩子制定改正错误的方法,并在以后相当长

8、的时间内,加强监督、适时鼓励,帮助孩子度过这段心理不适期,走出阴影。4、交流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学生的教育是由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完成的。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老师需要家长的配合,如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周六日学生的管理、寒暑假孩子的活动安排等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三、家长不理解、不配合的原因1、首要原因是家长认为孩子的事情不大,没什么大不了的。家长在多次被班主任老师请到学校以后,多数家长会产生这样的心理,老师请家长无外乎就是孩子不写作业、上课不听讲、打架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认为老师遇到这些事情,不用请家长到校,老师们说说就行了,犯不着碰到这样的事情,家长要到学校,实在是没有必要,所以,有些

9、家长请到最后干脆不理会老师的所谓“请”了,请十次到两次就不错了,在行动上迟缓了很多,这样往往给孩子造成很大的错觉就是,我家长都认为不是什么大事,你作为班主任还没完没了的请家长。家长殊不知,您的举动给您的孩子无形中一种暗示,老师说的话,可以不听。2、由于家长对教育工作不了解,有误会。我们常说,家长每天只需要面对自己的孩子就行了,可班主任老师要面对的是四十几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性格不同、文化基础不同的活生生的孩子。老师把关系到学生发展的事情都当成与孩子密切相关的事情来对待。比如:孩子上课不听讲。如果就偶尔一次两次,可以当成是偶然发生,不用向家长反馈,如果长期上课不听讲,还扰乱课堂,别人也学习不了时

10、,这就不是小事一桩了。时间长了,孩子的这种行为没有告诉家长,影响到升学、毕业,那时家长就不认为是小事,而是要追究老师的失职了。所以,诸如此类的事情在学生中还有很多,班主任必须把学生在学校的综合表现告诉家长,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全面的了解,也能让家长有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至于产生更严重的后果。3、家长放弃孩子的教育,被请了,觉得脸上无光。有些家长对孩子从小宠爱、娇生惯养,认为等孩子大了就懂事了,树大自直的道理谁都懂。但是殊不知,孩子从小养成的坏习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被扩大的,从隐形的坏毛病到显性的坏习惯,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到初中以后,家长对这样的孩子没有办法了,最后无奈选择了放弃,这给

11、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甚至有的家长说,你们把他开除了,让车撞死得了等等。对孩子的良好教育必须是家校联手才能实现的。4、确实存在素质较低的家长,自己教育不了孩子,也不配合老师。现在许多农民工家长、农民家长、个体户家长,他们忙于生计而无时间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由于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等水平不高,制约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和效果。但是,他们自己教育不了孩子可是也不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往往导致的后果就是老师不敢管孩子,长此以往后果可想而知。四、班主任老师请家长的策略、方法和技巧1、单独批评,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如果班主任老师非请家长不可了,也要分清情况。一般情况下,是学生犯错误了才请家长,所以,遇

12、到这种情况,老师不要把很多家长聚集到一起,一一数说学生的缺点、错误、不足,家长满耳听到的都是批评,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极大的伤害。所以,碰到这样的事情,智慧的班主任都是分别请家长到校,找一处安静的房间,跟家长分析孩子出现违纪的原因、制定帮教措施,既维护了家长的自尊心,又完成了本职工作,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家长不仅不反感,还会从内心佩服老师,而和老师联手教育学生。2、先报喜,后报忧;多赞扬我们的孩子。多赞扬,赞扬使人进步。学生的优点、点滴进步都要先告诉家长,不吝惜对幼儿应有的赞美与期望,不要懒得说,不能把这些生活的点滴简单地理解为是“应该做的”,不用说,而是应该必须说出来,多表扬。赞扬说明教师喜欢

13、孩子,然后再耐心诚恳地指出问题所在。这样,家长也更容易听取老师的评价。3、扬长避短,提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对孩子的优点和做得较好的方面,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但表扬时一定要力求适度,在表扬的同时又艺术性的指出不足,并提出新要求,这样做,即扬了长又避了短,而且更新了教师对孩子的要求,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了不断进取的信心。批评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获得进步和提高,重点是放在如何改,防止重犯上,教师也尽可能的帮助家长多分析原因,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比如,为什么错,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告诉处理类似事情的方法。4、用请教式的态度和口气提出看法。人们对于外来的压力都会有一种本能的反应,对于家长来说批评是来自外部的,如

14、何把来自外部的转化成内部的动力呢?把责备变成“请教”,采取请教式的批评。如:“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您能讲讲吗?您能和我谈谈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吗?”尽量采取请教、商量的态度,把找出问题的主动权让给家长,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伙伴般的亲切感,也向家长证明你是相信他的整个人格的,所以效果好。5、别错过恰当的沟通时间。我接触一些家长,聊到和老师沟通话题时,他们最关心的是该在什么时候找老师沟通。 对于这个问题,我请教过不少老师,他们认为有这样几个时机比较重要:一是家长会。开家长会的时候,家长到学校见老师,老师会把孩子的情况介绍给家长。特别是班级组织的小型家长会,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机会相对多一点,是

15、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好机会。二是孩子在家情绪不好。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会在家表现出来,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老师沟通。三是老师打电话找家长时,这种情况大都是孩子在学校出了事情,比如孩子在学校捣乱、欺负同学、作业不认真、成绩退步等等。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老师谈谈教育孩子的方法,可能会使双方都启发。家长可以把孩子假期在家的表现告诉老师,把孩子的问题反映给老师,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给老师提一些要求。比如平常表现不好的孩子或是成绩退步了的孩子在开学时,家长更要和老师保持联系。四是利用节假日。这类沟通往往是因为孩子所出现的问题相当复杂和严重,需要长时间沟通。如果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屡教不改,或

16、是出现大的情绪性问题,连家长都无法处理,那就需要家长和老师长时间沟通探讨,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五、国外班主任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法艺术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其工作。而如何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至关重要。在国外,如何与家长沟通,教员要做到两点:一是以关怀孩子的态度同家长保持经常性的接触;二是要表现出一种与家长合作的热诚希望。下面介绍11种有效的交往技巧。1、引见信。在学年伊始,教员写给家长一封引见信是一种主动接触的优良方式。引见信可以让家长明白他们对孩子成功所具有的必要作用,为建立学校和家庭的合作联络奠定根底。2、时势通讯。教员定期向学生家长发时势通讯,告诉家长相关学校教育情况及如何参与等方面的消息。3、好消息电话。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