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六校2015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理综生物试卷.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18759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六校2015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理综生物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西省六校2015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理综生物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西省六校2015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理综生物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西省六校2015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理综生物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西省六校2015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理综生物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六校2015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理综生物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六校2015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理综生物试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六校2015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理综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B草履虫、变形虫等均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C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属于个体水平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DNA分子水解后能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而一个蛋白质分子彻底水解后就能得到20种氨基酸B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胞的功能不同,主要是由不同细胞内有机物的种类和含

2、量差异引起的,而构成这些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是一致的C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D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3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C增多导致组织水肿B甲图中O2浓度最低的是DC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4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

3、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与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B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C组成的实验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经血液运输来调节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5现有纯合的野生型小鼠若干,经X射线处理后,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经研究发现,该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为确定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是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上,某科研小组让该突变型小鼠与多只野生型雌性小鼠杂交,观察并分别统计子代雌雄小鼠中突变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各项对实验结果的讨论不正确的是()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雄性小鼠 A雌性小鼠

4、BA.如果A1,B0,则说明突变基因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B如果A0,B1,则说明突变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如果AB1/2,则说明突变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的显性基因D如果A0,B0,则说明突变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C.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 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第II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 ,每个

5、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9(10分)某科学工作者为探究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组别温度() 光照强度:普通阳光(%)开始时的CO2浓度(%)12小时后的CO2浓度(%)12500.350.368225100.350.342325200.350.306425400.350.289525600.350.282625800.350.28072595

6、0.350.279(1)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_。(2)实验中第1组在12小时后CO2浓度变化的原因是_。(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不同品种的西红柿植株,这样设计违背了科学实验的_原则。(4)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ATP含量会_。(5)该实验设计尚不能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请你提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设计思路:_。30(7分)菌根是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联合体。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提供糖类等有机物。某试验区接种菌根真菌后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如图,回答有关问题。(1)菌根真菌与植物的种间关系是 。(2)调

7、查牧草A或B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随机取样,图中种群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 值。(3)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 。接种菌根真菌后,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原因是 。(4)为研究能量流动情况,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1(10分)临床发现注射青霉素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是

8、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1)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是 (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2)肾上腺(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它与 都有促进产热的作用。(3)某些神经元也能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进入突触间隙,可以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也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实现 调节;多数肾上腺素最终又被突触前膜摄取,并贮存在 中,实现重复利用。(4)上述事实表明,机体是通过 网络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稳态的。32(12分)果蝇品系众多,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现有一种“翻翅平衡致死系”果蝇,其个体的体细胞中一条2号染色体上有一显性基因A(翻翅)

9、,这是个纯合致死基因;另一条2号染色体上也有一个显性基因B(星眼状),也是纯合致死基因,即:“翻翅平衡致死系”和均为致死,只有的杂合子存活,表现为翻翅星状眼。翻翅星状眼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和。以下有关问题均不考虑基因互换。请分析回答:(1)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后代的表现型有 种,请用遗传图解说明(不需要写出配子类型)。(2)果蝇红眼(H)对白眼(h)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将翻翅星状眼白眼雌果蝇与翻翅星状眼红眼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雌果蝇表现为 性状,雄果蝇表现为 性状,雌雄果蝇的比例为 。(3)若上述两对显性纯合致死基因Aa、B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这两种基

10、因,那么的雌果蝇与雄果蝇相互交配,所得后代的雌雄果蝇的比例为 (显性基因成单存在时不致死)。(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课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下面是某研究小组开展的“猪血浆某白蛋白的提取及分子量测定”研究,请协助完成有关问题:材料仪器:新鲜猪血、低速冷冻离心机、透析袋、电泳仪等。化学试剂:pH为7.4的缓冲液、柠檬酸钠、奈氏试剂(与NH反应出现黄色或红棕色沉淀

11、)、饱和(NH4)2SO4溶液、生理盐水等。实验步骤:(1)样品获取:向新鲜猪血中加入_,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 。(2)盐析法粗提蛋白质:向血浆中加入一定体积的饱和(NH4)2SO4溶液,使(NH4)2SO4的浓度达到50%,充分混合后静置、离心,取沉淀物。向沉淀物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使之溶解,再向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饱和(NH4)2SO4溶液,使(NH4)2SO4的浓度达到33%,充分混合后静置、离心,取沉淀物。重复步骤、23次,最后用生理盐水将沉淀溶解即得粗提品。盐析粗提“血浆某白蛋白”的主要原理是_,重复步骤、的主要目的是_。(3)透析除盐:将粗提品装入透析袋,以pH为7.4的缓冲液作透析液

12、,每隔4 h更换一次透析液,每次更换前利用奈氏试剂检测透析液中NH的量。利用缓冲液作透析液的目的是_。检测中,若观察到透析液_时,即可终止透析。(4)凝胶色谱法分离:透析后的样品经凝胶柱洗脱,获得纯净血浆某白蛋白样品。(5)分子量测定:化学物质SDS能使蛋白质变性,解聚成单条肽链。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加入一定量的SDS,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肽链的分子大小。下图为本实验中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浆某白蛋白的结果。根据电泳结果,某同学得出“提取的血浆某白蛋白有两条肽链”的结论,这种说法可靠吗?理由是_。40.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供体器官的短缺和排斥反应是制约器官

13、移植的两个重要问题。如何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解决这一难题成为热点问题。下图是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图解。(1)自体移植供受体为同一个体,最大的优点是 ,但移植器官种类受限。利用细胞工程技术的治疗性克隆,重组细胞培养时除了保证无菌、无毒环境,还需丰富的营养,通常会在培养液中加入 等天然成分。核移植的胚胎干细胞通常只分裂不分化,所以需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诱导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后用于移植。(2)重组细胞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开始分化发生在 期,若想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采用 技术,并且要注意对 进行均等分割。(3)目前临床器官移植多为同种异体移植,患者需要长期服用 预防排斥反应。为了扩大器官供体的来源,人们尝试异种移植,试图利用基因工程手段 抗原决定基因,再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猪器官,从而解决供体短缺问题。获得该转基因猪的核心步骤是 。 答案16DBBBCA29(10分,每空2分)(1)光照强度(2)细胞呼吸产生了CO2(3)单一变量(4)下降(5)增加若干实验组,依次增加光照强度30(7分,每空1分)(1)互利共生 (2) 平均 (3)优质牧草A 物种丰富度升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