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18753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延寿县第一中学思想政治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懂得如何再创中华文化辉煌。2.过程与方法结合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初步懂得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使

2、命感和责任感。教学重点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如何复兴中华文化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学生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方法对比法,史地政大综合分析探究法、实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关于我们的中华文化,有这个一个材料:辜鸿铭是现代中国的怪才,他生在南洋,婚在东洋,学在西洋,仕在北洋, 他精通英、法、德、希腊等九种语言,十分了解西方文化. 当时的西洋人声称:到北京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 他用英文骂英国人“博大而不精深”,用德文嘲笑德国人“精深而不博大”,在美国报纸上说美国人没什么文化,只有爱伦坡的一

3、首诗,但他特别称道自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教师:从中可以看到我们中华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今天我们从纵向上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请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前预习新知填空部分(二)进行新课教师:要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特征,就必须和其它的文化对比来看。我们把目光拉回到五千年前,在古代和中华文化一样辉煌的还有哪些文化?学生: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教师:加上中国。就是我们讲的四大文明古国,请大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形成的地理原因。学生回答(课前准备的资料)提示: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农业文明,人口多。教师:这么辉煌的文化现在还在吗?学生:教

4、师:古巴比伦王国被波斯人攻灭,文化消失;古印度文化被雅利安化;古埃及文化面目全非。那我们的中国文化呢?学生:殷周有古色斑斓的青铜器、甲骨文;春秋战国著名诗篇有诗经与离骚;秦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秦陵兵马俑、修筑长城;汉代儒家学说的至尊地位;秦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九章算术的问世、张衡的地动仪,表明中国的科技水平走在世界前列;高亢充满青春气息的圣唐之音:京杭大运河;龙门石窟;敦煌壁画;唐诗歌、书法艺术,这是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近5万首;唐朝发明了火药;理学、宋词、元曲、北宋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宋代航海已普遍使用指南针;故宫、明清小说、民间绘画等等。教师:从思想的角度再补充中华文化的内容。我们

5、一起来概括一下我们的中华文化(注意每个朝代对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殷周(早期)春秋战国(初步形成)秦朝(促进)汉朝(进一步发展)隋唐(全盛)宋元明(延续)清(面临冲击)师生共同:龙腾东方春秋景色战国风云秦汉气象隋唐情韵两宋文章元明清遗风,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始终显示出无穷的魅力,源远流长。教师: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和文化的内涵以及它悠久历史的?生可能答:看书(看什么书?历史书,从历史资料中获得;看无字天书吗?有文字的;老师教的;看电视获得,历史剧根据什么来拍摄的?历史资料;大量的学术著作、文化作品等,凝成了一部特殊的历史教材。)引导到汉字和史书典籍教师:汉字

6、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见证之一:汉字(板书)教师:我国汉字的发展有哪些字体?生: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还有两种辅助性的字体,草书和行书。教师:不管汉字的字体如何改变,始终保持着方方正正的特色,汉字被称为“方块字”。横、竖、撇、捺、点,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艺术,在世界各种文明中,只有中华民族把字的书写提升到如此高的境界(中国书法)。但是,教师:汉字对于文化有哪些作用呢?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着自己

7、的辉煌与苦难,也为我们留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第二个见证史书典籍。教师:你知道的史书典籍有哪些?生:史记、春秋、论语、汉书、资治通鉴、左传、战国策、续汉书、竹书纪年、后汉书教师:猜猜看教师:史书多不多?(多!)不胜枚举。还有二十四史,像史记,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限到汉武帝时期,跨越了三千多年。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教师:可见,我们的史书典籍有什么样的特点?生:规模大,存留丰,为世界所仅有。教师:我们为什么能编撰这么多的史书?生:相传我国夏商时期就设置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了史官。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这使他们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

8、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下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教师: 圆明园在哭泣,中华文化在哭泣;我们的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等2万多件躺在大英博物馆里;万多件古董在法国的枫丹白露宫;我们3000人参与纂修,前后历时三年的永乐大典问世以后,正本去向不明;美国的博物馆收藏着艺术品中最珍贵的乾隆皇帝和位妃子肖像;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教师:看了以上资料,你有什么感受?生:略教师: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如此的灿烂辉煌,为什么近代遭遇了这样的命运?探究:中华文化为什么会衰微?生: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

9、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内因与外因,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结论: 国家衰落决定文化衰微教师:我们古代文化灿烂辉煌;近代文化逐渐衰微,历史的车轮又转过了100多年,那么在今天,在当代我们中华文化在繁华与衰弱的起伏之间又将何去何从呢?面对当前的文化现状,我们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使之能够源远流长?参考思路:1如何保护、传承、创新我们的传统文化?2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冲击?3“国弱则文化弱”,复兴文化最根本因素是什么?4我们学生可以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做些什么?同学们从各个角度阐述如何复兴中华文化(略)教师总结:(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只有在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3)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感受了古老中华文化的辉煌,经历了近代的衰微从发展的历程看,有辉煌也有苦难,历经沧桑,但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到现在而没有中断的文明,源远流长(基本特征之一),有汉字和史书典籍为见证。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的辉煌历程 汉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见证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 史书典籍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