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探析.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18310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探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探析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国内外自由贸易的开展,传统的企业开展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许多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力缺乏,企业开展有苦难的局面。为促进企业开展,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国税制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防止了重复征税的现象。但是在政策运行初期,却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影响了国家政策的实施和作用。本文将在简要阐述“营改增概念的根底上,重点针对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几点应对该影响的措施或倡议,以期增强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开展。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影响;应对措施0引言随着国家经济的开展,社会需求

2、的不断变化,企业的开展也需要变化。当前,我国经济开展方式已由高速开展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开展阶段,这一转变过程中“营改增政策的提出实现了我国税务改革的一大进步,“营改增的实施与推进是基于新时代税务开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基于保障社会经济市场稳定开展的基本需要。在营改增实施及推进的过程中对各行各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建筑企业会计核算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本钱核算、收入核算、现金与利润等各个方面,这些影响的产生加大了建筑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难度,也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建筑企业自身的情况找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把握住营改增政策改革而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积极响应“营改增改革的同时,充沛

3、利用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保障建筑企业税务工作科学有序的发展。同时在面临“营改增时,我们企业的财务会计,要及时对企业的财务制度进行审查,及时发现自己的缺乏,完善自己的财务制度,更好地配合国家的新政策,及时更新相关制度理念,做好营改增带来影响的应对工作,为建筑行业更长远的开展打下坚实根底。1营改增概述“营改增即由原来的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营改增的一大特征即为“抵扣机制,从基本上防止了营业税制度下的重复征税问题,实现了“环环征收、层层抵扣,对于建筑业来说,改征收增值税后,建筑业在获取项目效劳类业务的同时,也获得了进项增值税抵扣,从而减轻了税负。“营改增实施后增值税由原来对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

4、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种,变为了征税范围扩大至交通运输业及局部现代效劳业的一种税种,营改增纳税人中的小规模纳税人因3%征收率的下降及增值税价外税特征导致的税基缩小,使得税负降低;局部一般纳税人那么因增值税的先进计税办法和11%、6%两档低税率,使得税负降低。2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以某建筑施工企业为例,该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前,主要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企业所得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个人所得税。下属的工程部门在应税劳务发生地申报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印花税、个人所得税等。2

5、.1营改增对本钱核算的影响在建筑企业需要缴纳营业税时,企业需要缴纳的税费包括两个局部,一是建筑企业的实际本钱,二是需要缴纳的进项税额。“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税费缴纳的进项税发票和销项税发票之间的抵扣通过相减实现,因此实际上的缴纳税额比现阶段的营业税税额要低很多,上述企业在营改增实施前,企业应缴纳营业税=项目效劳类应税营业额3%+不动产经营租赁应税营业额5%+有形动产租赁应税营业额5%=12223.3+0.4+1.2=12224.9万元,而营改增实施后企业申报和缴纳增值税,项目效劳类增值税应缴纳税额为12058.8万元,较营业税应缴纳税额降低了164.5万元;不动产经营租赁税率仍为5%,因其计税

6、根底为不含销售额,较营业税计税时应缴纳税额降低0.02万元;有形动产经营租赁增值税税率为17%,销项应缴纳税额为3.6万元,由于其中存在大量进项税额,应缴纳税额为0,缴纳税额较营改增实施前的营业税应缴纳税额共减少了164.52万元,实际缴纳税额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建筑企业的整体资产结构,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材料供给商所具备的纳税人身份以及所使用的发票与抵扣的额度息息相关,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发票属于哪种类型并没有局限性,在对支出的费用进行核算的时候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作为劳务费进项税的凭据,而增值税发票的开具需由具有开票资质的建筑劳务公司实施,无开票资质的企业或

7、个人由于其劳务支出无法做增值税的进项抵扣,工资表也无法作为进项抵扣的凭据,因此为获得进项抵扣,企业应与具备开票资质的建筑劳务公司签订合同。此外,个人代开机械费和小型材料发票也无法做增值税进项抵扣,而是直接进入总本钱中,使得企业纳税本钱增加,以上述企业购进建筑材料方面为例,营改增之后,大局部建筑材料的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为3%,企业虽然取得可抵扣的正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仍需考虑到11%的增值税销项税率,因而这一大局部的建筑材料的纳税本钱仍将增加8%,降低了企业利润空间。2.2营改增对收入核算的影响营改增实施前,建筑企业营业税纳税的依据为项目造价、利润等;营改增实施后由于建筑企业增值税纳税额变为了价

8、外税,当企业缴纳增值税时,不含有增值税的项目造价那么成为了增值税纳税的依据。价格与税收之间相互别离的税金价格计算可以采用如下的公式:不含有与增值税无关的税金的价格=含有与增值税无关的税金价格/1+增值税的税率。如果税收额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下降的百分比可以采用如下的公式【2】:税收额呈下降趋势的百分率=100%此外,建筑企业税务工作在实际发展时并不是所有增值税存在进项抵扣,由于一局部无法进行进项抵扣自然也就增加了企业的税负负重,进而影响企业收益,企业利润空间缩小。2.3营改增对现金和利润核算的影响营改增实施前影响建筑企业利润空间浮动的因素包括收入、本钱及营业税的改变。企业应缴纳税额的增减与企业现

9、金流的增减呈负相关关系。企业现金流还受到在营业税缴纳时企业相关税金预缴制度的影响,该项制度是提前预交缴纳所需税额,至建筑项目竣工后再进行计算、核实。但实际工作中建筑企业应缴纳税额的计算应在确定收入后进行,而企业收入确实定需根据项目进度的百分比来确定,由此导致建筑企业所缴纳的税额高于实际应缴纳税额,营业税纳税额与应缴纳所得税额均存在此类问题,此类问题的存在也致使建筑企业收到整个项目款的进度较项目施工进度要滞后许多,进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营改增实施后这一情况那么得到了解决,由于建筑企业增值税的缴纳可以于企业收入确定之后或收到整个项目款时再进行,防止了项目款滞后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促进了企业现

10、金流的流通,进而更利于企业的开展。2.4对企业定价机制的影响企业的自身发生变化时,相应的产品价格也会发生变化。在营改增被广泛推行后,则建筑企业的产品定价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要考察企业自身的实际运营情况和工程,弄分明实行营改增以后企业的利润变化情况,进行价风格整时还应该保证对企业的效劳对象产生较小的影响。这样对于交易双方都是最有利的。2.5对企业运行本钱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运行本钱是非常重要的,决定着企业的效益,企业的开展等多方面。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控制好本钱对企业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营改增这一政策的出现,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一项极好的政策,因为它有效地防止了重复征税的问题,所以可以大幅

11、度地减轻建筑企业的税率负担。在实行这一新的税收政策以后,建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材料等多项税费都可以抵掉。则也就是说,建筑企业实际上所缴纳的各种税额与之前相比大幅降低。这对于整个建筑行业都是有利的,有利于建筑企业的资产结构优化,有利于建筑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2.6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在国家还没有开始实行税务的新政策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的现金流受到当时税务缴纳机制的影响比拟大。以前,建筑企业于项目施工建设之前就需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缴纳一定的税额,残余工程的税务核算那么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进行。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建筑企业的税金缴纳往往是按照建筑企业施工的进度来缴纳的,这就会导致实际上缴纳的税

12、金比应该缴纳的税金多,导致项目工程在收款时进度落后,现金流得不到保证,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在国家实行营改增这一标志性的税收政策后,使得建筑企业的收入、本钱及营业税率与企业利润直接挂钩。企业的现金流和建筑企业整体的税率相关联。建筑企业税负下降的同时其现金流相应增加。建筑企业的税负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就会减少。营改增以后,企业不需要提前缴纳一定的税额,而是在项目款项确认之前缴纳税费即可。这一措施,显著提高的建筑企业内部现金流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建筑项目企业的经济效益。3应对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影响的措施上述建筑施工企业从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就需要适应目前的税制改革环境,抓住现有的良好开展机遇

13、,为企业的开展制定新的战略,以增强企业自身在市场的竞争力,才能在“营改增实施的时候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3.1建立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在“营改增实施前建筑企业所使用的核算工程并不复杂,需进行会计核算的工程数量也相对较少,但营改增实施之后,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工程增多且核算方式趋于复杂化,因此在营改增实施后,建筑企业应顺应改革的局势,为有效衔接纳税工作与会计相关工作,可建立健全增值税核算体系及会计核算制度。有效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推进增值税核算体系的信息化进程,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的时效性及准确度,减少少算、漏算等问题的出现,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约束,明确会计核算工作所具有的权限,同时加强

14、会计核算工作的数据支持;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推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标准化【3】。3.2灵活调整会计核算办法营改增实施后,税额的会计核算波及建筑企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材料的购入及发出中,还是在与甲方验工计价、给分包方验工计价等各环节中,这使得企业应缴税额更加明细化,因此针对不同的环节,应注意会计核算办法的灵活运用及调整。无法直接计入企业本钱的与项目施工生产经营相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独自进行核算,并纳入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一进项税额科目中,假设未独自进行核算,其缴纳增值税额将无法进行扣除【4】。另外在企业营业收入确定过程中,应扣除增值税销项税额,并将其余额纳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中。3.3提高会计核算

15、人员的专业素质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应不断地加强财务专业知识的学习,转变过去营业税制下旧的会计核算思想,认真学习和掌握“营改增相关的规定和知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要提升自身的财务素质,扩展会计知识。企业应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税制方面知识的培训,定期发展培训活动,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增值税发票真伪区分能力,培养其与方案、物资部门的协调能力,以保证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新的税务制度下,不断优化会计核算流程,建立完善财务资料系统,推进企业会计核算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合理化【5】。3.4标准化使用企业的现金流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在开展过程中资金的正常流动十分重要,要想保障建筑企业的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本钱,保证企业资金正常流动,就必须要保证企业资金流转的公开化、透明化。企业资金流动的公开透明化是保障资金流动标准化、维护企业自身利益的重要环节,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风尚,监督员工的工作,有利于企业的开展。因此,为了标准化企业的现金流,要由专门人员负责企业的一切相关票务和发票,实现相关发票及票务的有序化管理,必须保证每一笔资金流动都有专属的相对应的发票和票据【6】,这是躲避逃税漏税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对企业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