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1182138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

2、存,不为桀亡。”B“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C“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D“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216、17世纪儒家文化西传的主要载体是A“四书五经”西译本B孔子传记C利玛窦中国札记D风俗论3明初,朱元璋曾谕户部: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撙节用度,自有余饶。轻徭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嘉靖九年,又将赋役名目统一后折银征收,减少征收环节,使各级官吏难以巧立名目渔利。这些举措的目的是A减轻贫困以缓和社会矛盾B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实力C限制苛扰以促进农业发展D适应封建商品经济发展4如图“中国民主革命”时间轴中“?”处应填

3、入的年份是A1912年B1919年C1937年D1945年5古代希腊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这说明,古希腊A奥运会缺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B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C奥运会导致城邦内部的阶级分裂D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6阅读19世纪中后期美国百万富翁数量统计表:时间数量财富来源占有社会总财富(%)1861年前仅有几人主要是大农场主3.6%1892年4 047人财富继承(34人),其他多集中于制造业、商业、铁路业9.6% (数据来源:李庆余、周桂银等美国现代化道路)对此表认识最准确的是()A重化工业已是美国工业的主导部门B财富集中引发

4、了第二次工业革命C汽车、飞机等新兴制造业迅速崛起D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加剧贫富分化7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指自由民)。”符合这种精神的法律是A十二铜表法B民法大全C权利法案D独立宣言817.东西方的商品和文化交流在15世纪后期出现了哪些变化黄金成为主要货币 欧洲市场货币普遍短缺 一些西欧人渴望能到东方去实现黄金梦 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A B C D 9社会消费基金是除给职工支付工资外,国家用于居民的公共福利基金。阅读下面“1933年和1937年苏联社会消费基金状况”表,该表反映出这一时期苏联年份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人

5、均从消费基金获得的收入(卢布)1933年22.161.731937年29.1234A新经济政策推行按劳分配B工业生产以消费品为主C国家收入分配关注到民生D斯大林体制的活力衰退10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直隶(含天津)江苏(含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北奉天其余省份58%19.82%5.37%4.22%3.96%2.56%2.43%2.43%1.02%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问题是当时的中国A民族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B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C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11汉唐盛世

6、皆是帑藏丰实,充斥汉武太仓的是“陈陈相因”的粟,玄宗开元时的公私仓廪则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储粮从“粟”到“稻米、粟”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是A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形成B政府均田限田措施成效显著C洲际物种交流影响经济生活D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发展完善12英国人赫德在双周评论撰文说:“中国如被瓜分,全国将协同一致来反对参与瓜分的那几个外国统治者”,“表现出民族感情的存在和力量”。该材料用于帮助我们理解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影响B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C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危害D辛丑条约签订的重要原因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世纪上半期,英国

7、进行宗教改革,与罗马教会决裂,确立了自己的民族教会安立甘教会,国王成了英国教会的最高首领。国王是这块国土上最高的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国王对教会是王权至尊。王权至尊的背后不仅是政教的一体化,也代表了对国家及国家主权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正是民族国家兴盛所必不可少的。正是在宗教改革的历程中,英国民众开始认为英国不同于并且高于其他欧洲国家,这种民族内部的认同感和相对于其他民族的优越感以后持续增长,到了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达到了最高峰。学者们一致认为,伊丽莎白时代标志着英国民族国家的兴盛。摘编自蔡骐论英国宗教改革的政治遗产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士大夫阶层的最初反应与历史上其

8、面对外族进扰的反应并无二致,他们所关注的不是中国主权利益受到损害,而是传统华夷秩序遭到践踏。绝大多数的普通中国民众,用恩格斯的话说则是依然“保持平静,让皇帝的军队去同侵略者作战”。而甲午战争的失败,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因循守旧和麻木的神经,并在事实上直接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甲午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同时意识到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摘编自孙军试论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对民族国家兴盛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与英国民族国家意识形成原因的不同

9、之处,并概括“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的表现。(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国家意识的认识。14(20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73年1月23日,美国和越南代表正式签署了结束越南战争的巴黎协议,历时12年的侵越战争宣告结束。尼克松总统在其对越南战争的总结中说:“很少有国家曾享有1959年美国对北越的那种军事优势。战争的一方是一个核超级大国,国民生产总值5000亿美元,武装力量超过100万,人口(1)8亿;而另一方是一个军事小国,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0亿美元,武装力量25万人,人口不足1600万,从纸面上看,这场战争对另一方来说是毫无希望的力量悬殊之战。”摘自

10、正义战争论视域下的越南战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发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和解读选项可知,A项是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与题干意思不符,排除。B项是指尖兵利器这些不祥和的东西,不是君子所常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与墨子提出的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主张意思相近,正确。C项是韩非子的以法治国主张,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是指军事问题是国家的重要问题,他关系到国家的生死

11、存亡,所以不可以对军事问题忽略,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2、A【答案解析】16、17世纪中国处于明清时期,中学西渐仍然是儒家思想,“四书五经”西译本成为重要的载体,A正确;孔子传记和风俗论不属于主要载体,B和D错误;C是西学东渐产物。3、C【答案解析】材料“撙节用度,自有余饶。轻徭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反映了统治者减轻百姓的赋税徭役以促进农业生产,故C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缓和社会矛盾的问题,故A错误;限制百姓的赋税并不能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实力,故B错误;“轻徭抑末,使得尽力农桑”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轻徭抑末

12、,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减轻百姓的赋税徭役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4、B【答案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故B正确;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故ACD错误。5、D【答案解析】材料中“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说明,古希腊妇女有权参加城邦社会文化生活,故答案为D项;城邦的妇女不享有公民权,不能参与城邦的政治事务,而本城邦的成年男子是有公民权的。B项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不管是禁止妇女参

13、加的奥运会还是专为妇女所设的运动会,都具备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男女不平等,未涉及阶级分裂,排除。6、D【答案解析】材料数据表明,19世纪末美国百万富翁数量大大增长,财富来源多集中于制造业、商业和铁路业,百万富翁占有社会总财富的比例明显提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垄断组织的产生,这会进而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因此,对此表认识最准确的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加剧贫富分化,故D正确;材料数据不能说明重化工业已是美国工业的主导部门,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是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故B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汽车、飞机等新兴制造业,故C错误。7、B【答案解析】材

14、料中说明法律适用于一切自由民,显然是自然法的思想,民法大全是罗马法汇编,体现这种思想,故B正确;A仅适用于罗马自由民;C是英国法律文献;D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文献。【题目详解】8、C【答案解析】15世纪后期主要是新航路开辟,促使黄金大量流入欧洲,黄金成为主要货币,以西欧为中心世界贸易中心形成,正确;此时欧洲市场货币增多,不是紧缺,错误;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排除,选择C正确。9、C【答案解析】据材料中社会消费基金“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和“人均消费基金获得的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可知,当时苏联在国家收入分配上关注到民生,故选C项;1928年新经济政策就已经废止,故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联优先

15、发展重工业,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故排除D项。【答案点睛】数据图表型选择题解题秘诀:(1)“看一看”:看图表名称及出处、时间、项目、数据纵 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反映不同历史内容 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类型。 (2)“减一减”:将表格中数据相减,看数据升降等信 息,读出表格中所蕴含的变化、态势等。 (3)“比一比”:横比找差异,纵比看趋势,类比辨种类。 注意表格数据图形式的不同,不同的图、表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特点。 进而通过其量变及相互 关系,归纳出其所反映的现象及规律。 (4)“联一联”:联教材、掘信息。 据译成的文字信息, 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10、C【答案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