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长春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180417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长春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长春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长春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长春版)(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 ,卷我屋上三重茅。2、 ,胡天八月即飞雪。3、 ,在水一方。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展示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为饯别场面酝酿气氛的句子是5、作家梁衡评价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时说:“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我们就听到了他对光阴虚度、报国无门的一声叹息:, 。6、白居易在观刈麦里这样描述烈日酷暑中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生活: , 。7、曹刿论战中面对外国入侵,曹刿积极参与国事。

2、在他看来,其原因是: ,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最能体现作者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高尚情操的句子是: , 9、我国古代的诗人、词人往往善于捕捉不为人察觉的细节来营造意境,抒写诗情,生发哲理。请你为此举个例证,写出连续的两句,并写清作者和题目:诗句:_,_作者和题目 _二、 阅读(一)古诗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

3、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0、上文选自 是一部 名著和 名著。(1分)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2分)又何间焉( ) 弗敢加也( )公问其故( ) 望其旗靡( )12、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他入见后与庄公的对话中,你是怎样理解庄公

4、之“鄙”与曹刿的“远谋”的?(4分)13、乡人阻止曹刿请见并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反映了鲁国怎样的社会现状?(1分)1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曹刿的指挥下,弱小的鲁国在长勺之战中战胜了强大的齐国。用你的话说说,他在战斗中是怎样选择时机进攻和追击齐军的?(2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浪淘沙 怀旧 (李煜)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2分)(2)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3分)(二)现代文阅读(25分)莺 布

5、丰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漠的景象。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吐出了新芽,小树林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

6、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荫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森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漂亮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扮它们。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田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他们的打闹并不过火,

7、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的,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啃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在莺类中

8、,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大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1) 阴霾( )(2)弥漫( )(3)孵卵( )(4) 恬静 ( ) 2、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1)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2)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

9、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吐出了新芽,小树林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3、本文向我们介绍了莺的哪些特点?4、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哪些地方能看到莺的身影呢?5、把第段最后一句改为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它们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行吗?为什么?6、读了第段、第段文章,你觉得莺的哪些地方显得可爱呢?7、第段重点写黑头莺的歌声;请你就这一段内容拟个题目,并作答;题目:8、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莺,第段却没有写莺,是否离题?为什么?9、本文把莺的歌声写得很美妙,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很少听到莺的歌声,这是为什么?(三)名著阅读(5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

10、“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

11、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气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

12、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1、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著名文学家_。(1分)2、宝钗在宽慰宝玉时,突然将话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她的这种心理是因为自己说的哪句话而产生?她自悔的原因是什么?(2分)3、宝玉挨打后,宝钗和黛玉分别来探望,面对这两个人,宝玉的语言和行动不尽相同。从宝玉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宝钗、黛玉二人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三、 作文(60分)以下作文,任选其一。文题(1)题目:那段难以失去的岁月 文题(2)阅读下列材料,选择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文章。.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由迷茫到彻悟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