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吴秀婷).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177891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心亭看雪(吴秀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心亭看雪(吴秀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心亭看雪(吴秀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心亭看雪(吴秀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心亭看雪(吴秀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心亭看雪(吴秀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中学 八年级 语文 科 集体备课教案(上册)课题:三峡 主备教师: 吴秀婷 时间:2011年10月 9 日 第 6 周一、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2、通过做检测题目、反复朗读、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精讲点拔的方法,解决疑难问题。3、通过对比赏析,体会本文的用词简练与白描的写作手法。 4、依据内容提示,指导学生背诵本文。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难点: 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三、任务分配:1组搜集关于“湖心亭”的资料和作者的简介。2、3组各负责分析一个自然段。5组和6组开题目测练同学。四、课程总体流程:导入朗读课文,点出难读字词小

2、组按照注释翻译课文欣赏优美的句子,理解意思并能背诵测练。五、教学过程:赏析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作者介绍: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典型例题: 问题一: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朴实的记叙,交代

3、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写不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都是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心态与情趣。 一、基础部分1.解释加点的词。(1)湖中人鸟声俱绝_ (2)是日,更定矣_(3)惟长堤一痕_(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5)是金陵人,客此_(6)及下船_(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 _ 2.翻译下列句子。(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解释加点的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一:上下一白_ 长堤一痕_更:是日更定_ 更有痴似相公者_是:是日更定_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二、阅读(一

4、)阅读下文,完成48题。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4.填空:张岱,字_,号_,_(朝代),_(籍贯)人。有著作_和_等。5.分析“绝”字的妙处:_。6.(1)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_。这一部分采用了_和_相结合的表现手法。(2)作者写雪景,为什

5、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_。7.作者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8.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二)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 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

6、用?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8.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三)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9.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到亭上 ( )大喜曰 ( )是金陵人 客( )此( )拉余同饮10.“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11.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12.“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13.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六、教学反思:文言文字词的积累是比较重要的,所以要让所有同学都多读,多写,多背字词,在翻译的过程中,让他们归纳积累,掌握一定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写作,则要衡量学生当天的作业量来衡量布置与否。把文章的背诵当成作业完成,最好能当堂背诵。附页:主备教师吴秀婷 一、 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写一段文字描述家乡的美景或你所游历过的山川名胜(注意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述)。二、 预见性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未能理想,要采用比赛鼓励的形式让各个同学积极投入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