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代教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17061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现代教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现代教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现代教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让现代教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让现代教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现代教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现代教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让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都很强的学科,其所涵盖的内容真可以说得上是无所不包,甚至其中还有许多的自然科学知识,这就使得语文学科的教学更注重形象性、直观性和应用性。而这些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强项,它可以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无限的活力。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的优势。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极大的优化了导语的设计。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新颖巧妙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精心设计导语,创

2、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定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上安塞腰鼓一文时,我在课前先播放了一组黄土高原上憨实的后生们头戴白毛巾,尽情的在挥动舞姿的视频,强烈的音响和画面一下子就感染了学生,渲染课堂气氛,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求我放了两次。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进入了课文,并真正的感受到了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再例如,上苏轼的水调歌头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当时作者的心情以及在这首词中所抒发的情感,我先播放了王菲唱的这首歌曲,学生们很快就进入到了一种抒情、优美的情境当中,直到课后,有些学生还要

3、求多放几次,说他们想学会这首歌。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字优美、感人至深的名片,但由于国度的不同、学生视野的局限等等因素,教师仅仅用一张嘴、一支粉笔很难让学生理解文本中作者所传达的情感,而这些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和动态画面,可以创设或者再现当年的情境,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突破课文教学的重、难点。 例如,七年级下册登上地球之巅一文,通过文本的解读,让学生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

4、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这种豪情和勇气的培养,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即使天花乱坠,做在下面的学生其实根本没有理会。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马上不同。在讲授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豪情和勇气,我设计了许多关于这三位登山队员登上顶峰的图片,通过一组一组的图片,学生不仅看到了他们,认识了他们,而且深切的感受到了他们的集体协作精神,理解了他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同时自己的灵魂深处也受到了感染。讲述狼一文时,我下载了几副关于狼的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就能立刻分析出狼的本性,这对学生理解课文的寓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实,我觉得对于农村的学校,教师教学说明文最好的的方法就

5、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比如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等课文,我们这里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根本没有去过这些地方,所以很难理解包含在其中的艺术美和文化底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却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体,走进这些名胜古迹,去感受它们的宏伟与气魄。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情境教学是教师创设的以形象为主、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特定氛围,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想象并主动的进行探究学习,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一直

6、以来都被视为能达到最佳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这种最佳效果很难达到,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样的效果则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进入尾声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座天平,在它左侧托盘中放着一颗大人的心,右侧托盘中放着一颗小孩的心,天平是用来称出哪一侧的人心轻,哪一侧的人心重。学生们起初议论纷纷,在进行了思考和讨论之后,最终做出了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成功不仅仅是做出答案这么简单,更重要是他们联想到了自己,联想到了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人,它们的心应该在天平的哪一端。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大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效果。 传统的语文

7、教学,教师都是一面授课,一面板书,有时为了节约时间,把要学习的字词都写在小黑板上,即便是这样,像一般较长的课文,讲的粗一些,用两课时,稍微扩展一下要用三课时,更别说文学大师的作品了,很难最大容量地把要讲的知识在四十分钟内充分表现出来。而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广取博览、博采众长的过程,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好语文,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那么怎样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接纳大容量的信息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正好弥补了这个缺点。我们可以把互联网接入课堂,打破上课时间的限制,让学生领略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妙境;可以打破空间的局限,让学生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气势;打破国籍的限制,让学生领略韩麦尔先生的爱国品质。我们也可以加大多媒体课件的容量,例如,在教学再塑生命一文时,我加入了四、五幅关于残疾人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图片,还播放了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最后,让学生写几句想对他们说的话。这些都在一课时完成了。这种大量占有教学资源的优势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却很容易地做到了这一点,从而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让学生在四十分钟内获得最大量的知识。总之,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和趣味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已经纷纷走进课堂,它的到来,不仅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