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16860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尾巴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比尾巴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比尾巴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比尾巴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比尾巴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尾巴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尾巴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比尾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真看图,认识图上的动物,了解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2独立认读音节,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3学习6个词语,学会7个生字,认识4个部首。4认识问句、问号。学习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问句答句,理解“长”、“短”、“弯”、“扁”等字。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主备人:涂爱莲二次备课教师:黄舒杰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自然界中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看看(放录像),这幅画面上有些什么动物?看清楚说。(这幅画面上有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和孔雀)wi b

2、ab仔细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板书:尾巴)这节课我们就来比比它们的尾巴。(板书:比)领读课题,齐读课题:6比尾巴。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 提出自学要求:看图轻声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想想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2. 各自轻声读儿歌。3. 检查生字的读音。shu de chng ho xing hu zi sng sh bin谁的长好像猴子 松鼠 扁4. 指名四位小朋友分节读儿歌。(正音)5. 讨论: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过渡: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二两节。三、细读课文第一节。1指名读第一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长?师述:这首儿歌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谁的

3、尾巴长?问题后面的标点符号就叫问号。(齐说)读问句要注意声调向上扬。(领读两遍) 理解:“谁的”,“谁的”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哪一个)读这句话时要强调“谁的”。(圈出重音“谁”)还要强调“谁的尾巴”要连起来读。(划连线谁的尾巴) 领读,指名读,齐读。2指名读第二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短?提问:读时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谁”)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谁的尾巴)这句话还可以怎么问呢?3指名读三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评议。强调注意“谁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谁的”要强调。(圈出重音“谁”)引说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就是4小结过渡。第一小节提了三个问题,第二小节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4、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这两个问题怎样回答呢?要比一比才知道,大家比比看。四、细读课文第二节。1. 放录像,教师比划。提问,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哪一个长,哪一个短呢?(对,长和短,比较就能看出来了)2. 第二节里哪两句话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出示黑板)3. 指导朗读理解o。“猴子的尾巴长”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老师问的时候强调“谁”,答的时候要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猴子”)老师问,学生答。还要注意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猴子的尾巴)现在小朋友问,老师来回答,看老师回答得好不好?为什么?生:谁的尾巴长?师:猴子师述:对,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语句完整。(领说两遍:回答问题要完整)现在老师再来问,大

5、家一齐回答。“兔子的尾巴短”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读这句话时要强调哪个词?(圈出重音“兔子”)教师问,学生答,注意“兔子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女生问,男生答。第一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长,后问了谁的尾巴短,第二小节就先答了(引读),后答了(引读)。师述:这就告诉我们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领说两遍: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看录像,如果老师把问的次序颠倒一下,怎样回答呢?老师问,指名学生答。放出牛、羊的录像,学习提问题,回答问题。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回答问题要完整。第一小节里的第三个问题: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好像一把伞,是不是一把伞?书中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3)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是不

6、是好像一把伞?大家看录像。放出录像,问: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子?指导朗读第三句,圈出重音,划出连线。放出燕子的录像,提问:燕子的尾巴好像什么?用“好像”说话。分角色朗读第一、二节。五、学习三问、三答的方法,比比水牛、山羊、燕子的尾巴。1放录像,同桌的学生练习提问并回答。2指名同学回答。六、识记部分生字字形。1划出生字,各自读读,记记字形。2出示卡片学习生字。的:分析结构,教学白字旁,书空左半部分。读词;谁的、猴子的。巴:有几笔写成?范写“巴”。读词;尾巴、嘴巴。把:“把”比“巴”多一个偏旁,教学提手旁。读词:一把伞、一把剪刀。长:范写,长有几笔写成?指名分解笔画。七、复习巩固。1自由读读,记记字音

7、、字形。2抽读生字。3做“找朋友”的游戏。(四个字、四个音节)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卡片:长、的、巴、把。2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节。二、细读课文第三节。1出示黑板:(第三节)看看第三小节,注意读时也要和第一小节问句一样,要强调哪些词。指名说,教师圈重音“谁”,划出连线谁的尾巴。2指名读,领读,齐读。三、细读课文第四节。1. 第三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弯,我们来看看;(放录像)公鸡、鸭子、孔雀,谁的尾巴弯呢?-指名学生指出来,用手画画公鸡的尾巴。(放特写镜头)大家一齐画。2第四小节怎样回答的?(出示黑板)指导朗读。圈出重音“公鸡”,划出连线。3谁的尾巴扁呢?(看实物;两个盒子)先看看老师手上的两

8、个盒子哪一个是扁的?用手比划扁盒子。4放录像,看看谁的尾巴扁?放特写镜头,看看鸭子的扁尾巴。5课文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师问, 学生齐答。(圈出重音“鸭子”,划出连线)6放录像,鸭子的尾巴扁,还有哪一部分也是扁的(指嘴)鸭子的尾巴和嘴巴都是扁扁的,这就叫”扁”。7放录像,看看这六种动物,比比谁的尾巴最好看。(放孔雀的特写镜头),孔雀的尾巴上有很多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眼睛)对,我们叫它“大眼状花纹”。看看大眼状花纹有哪些颜色。出示黑板:大眼状花纹的颜色有_、有_,还有_,_。指名说句话,谁在后面再加上一句话?师述:孔雀的尾巴好看极了,没有哪一种动物的尾巴比得上它,所

9、以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在好看前面加上一个“最”。指导朗读,老师问,学生答,评议,圈出重音“孔雀”,划出连线。8分男生、女生朗读第三、四节。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五、总结:这首儿歌的题目叫比尾巴,通过比较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六、看录像,学编儿歌此嘴巴。过渡,动物的尾巴不一样,也有许多动物的嘴巴不一样,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比比几种动物的嘴巴,编一首“比嘴巴”的儿歌。1放录像,仔细观察公鸡、鸭子、老鹰三种动物的嘴巴。2提出要求:三问三答,回答问题语句要完整;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3同桌讨论。4指名学生编儿歌比嘴巴。七、识记部分生字。1划出生字,自学,巧记字形。2出示卡片,检查自学情况。公

10、:教学八字头,下面有几笔?鸡:左边有几笔?教学右边的鸟字旁。鸭:把“鸡”的左边“又”换成“甲”就是鸭,一齐书空左边的“甲”。八、巩固复习。1看黑板,记字音和字形。2抽读生字。3猜字游戏九、指导书写:公鸡鸭日把的长一、指导方法练朗读。1具体指导,教给朗读方法。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问句的语调,圈出朗读的重音,划出连读的词语。如“谁的尾巴长”重音是“谁”,连读“谁的尾巴”,读出问句的语调。同时要求学生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答题要完整。2由扶到放,运用朗读方法。在学习3、4节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圈重音、划连线、读语调,然后师问,生答,要求做到答题完整。3形式多样,强化朗读训练。在朗读中

11、,教师不但运用了领读、引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而且让学生评议,评后再读,强化了朗读训练,培养了朗读能力。二、凭借录像学词句。本课是看图学词学句,教者精心绘制了动物图片,并摄成录像,在教学环节中巧妙运用。1凭借录像,掌握尾巴特点。观察比较抓特点。教者让学生看录像,细比较,直观地理解了“长”、“短”两词。理解“弯”一词时,让学生看录像后用手比划了一下。创设情境抓联系。为理解“扁”一词,教者让学生比较两个盒子,再看录像,观察鸭子的扁尾巴,进而观察它的扁嘴巴。2凭借录像,运用句式说话。教者凭借录像,不但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而且指导学生运用词句。如理解了“长”、”短”、”好像一把伞”之后,教者让

12、学生观察“牛、羊”学提问题;观察燕子的尾巴,用“好像”造句;观察孔雀的尾巴,用”有的有还有的”句式造句。这样既理解了词句,又掌握了句式,培养了说话能力。总之,本课的教学,能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形象直观,训练扎实,效果显著。 活动:找尾巴游戏,找到后出示生字,猴、兔、松树、公鸡、鸭、孔雀猜谜语擂台: 1、 红花头上戴,彩衣不用裁,清晨唱支歌,千门万户开。2、 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3、 花冠头上戴,锦袍披身上,尾巴像扇子,展开很漂亮4、 小老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看尾巴识动物:出示被图片遮盖的动物身体,只露出动物的尾巴,让他们猜猜是什么动物。 练习设计课后反思这首儿歌很有趣,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导入中就出示了动物的图片,先让他们认识动物,观察他们尾巴的特点。接着用坐姿端正的方式,来一个个出示动物,引导课堂的常规。在朗读环节,我指导在读“谁的”时重读,“尾巴”轻读,逐渐引导朗读的技巧。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不懂得任何朗读的技巧,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