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册教学总结.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163955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册教学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八册教学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八册教学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册教学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册教学总结.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册数学教学总结 金晶莹“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身为老师的我在平时的教学教育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等。本学期我具体做法如下:一、有效提问 形成探究意义课堂中,老师问题提得如何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让学生产认知困惑,引起反思,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教学三角形三边之关系时,我知道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并

2、不是一片空白,他们对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这张已有颜色的纸上进行再创造呢?根据小学生喜欢玩的天性,我尝试这样的设计:每位学生自己提供吸管,用剪刀随意剪成三段,使他们一开始就进入学习状态,然后试着围三角形。在围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能围成和不能围成两种情况,产生思维冲突。我抓住这一契机巧妙设疑:为什么同样是三段小棒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不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呢?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开展探究活动,就使得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内化成学生的一种需要。二、借助数形结合 建立数学模型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

3、助图形这一数学工具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这就将“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链接起来。画图 数形结合 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画图中发现里面存在的数量关系,通过数形结合这座桥梁很好地把数量关系抽象出来,让学生经历了数学活动的过程,学会了学习,数形结合的这一教学阶段充分地突现了他的教学价值,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植树问题的教学就体现了数形结合思考方法的渗透。如:首先利用“一刀两断”初步感知段和点的关系,接着让孩子们画20米的绿化带的线段图。孩子们初步感知间隔数就是线段中的段数,而点数相当与棵数。在直观形象的线段图中孩子们已经清楚地知道三种不

4、同栽法的情况下棵数与间隔数的不同关系。后来通过解决50米花坛的练习,学生在认知上是冲突,在方法上是一种补充和完善。从而使他们感受到解决问题最好方法不是规律,而是解题策略。三、拓展延伸练习 完善知识结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基地。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落实基础知识,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如。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练习层次相当分明,我首先设计了3组线段,让学生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分析这几组数据,得出只要比较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边就可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了。并根据这一发现解决六条线段能围成几个三角形的问题。这一过程使学生巩固了基本的知识点,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对组成三角形的规律的认识,掌握更好的判断方法较小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接着设计了“有一根10厘米和一根5厘米长的小棒,请你再配一根整厘米的小棒,使他们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几种方法?”这是在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讨论交流的过程呢各种学生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巩固理解重难点的同时,很好地检测了学生的学情。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了优等生的需求,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