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案.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1163409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一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后一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后一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后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课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最后一课 教案教学目标:1. 紧扣词句,品味最后一课的不寻常之处2. 把握主旨,理解小弗郎士的精神成长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最后一课”是最后一节什么课?为什么是最后一节课? 读一读这个题目,包含了怎样的感情?(不舍,珍惜,伤心,自责,后悔)2. 补充副标题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孩的自叙 谁?小弗郎士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小弗郎士一起去法国阿尔萨斯省的一所小学校,去聆听最后一课。二 感知课文不寻常的最后一课在小弗郎士眼里,这最后一课有何不寻常之处?(浏览文章,圈画相关内容)1. 课前:紧扣“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学生:原来一开始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大街上也能

2、听到扣“总”“也”,写出声音之响,而状态之常见。而现在一切偏安安静静的,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扣 “都”写出出人意料之安静 老师:原来:老师拿着老师打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扣紧敲,反复的手法,你也来敲一敲,喊一喊。可以看出当时课前教室之吵闹。现在:“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一幅,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扣“只”“才”强调他穿戴的异乎寻常,突出老师的郑重其事。动作呢?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语言呢?“温和” 后排原来:一向空着的板凳现在:坐满人,个个神情忧愁。“郝叟”的特写镜

3、头。专注,投入小结:通过小弗朗士的观察,把最后一课庄严肃穆的气氛烘托得愈来愈重,还未上课,就让我们感到这必定是一堂不寻常的课。 方法小结:有评论家说:小说这东西,人人都能读,但是要真的读出点韵味却又非常难,作家要说的话是从字缝里渗出来的。品字缝2. 教室的布置字帖“阿尔萨斯”“法兰西”,像小国旗在教室飘扬老师的良苦用心,要学生记住:阿尔萨斯是法兰西不可分割的领土,绝不容许敌人侵占。3课中 学生: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扣“个个”“那么那么”“谁都”“连最小的孩子” 老师: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

4、小教室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无限依恋,无限不舍4.临下课(2429小节) 默读2429小节,作好批注 忽然上课的老师,听课的同学都专心致志,铃声的响起非常突然。 时间飞快 钟声是众人不情愿听到的,是强加于人的,有一种悲怆的气氛 脸色惨白可见内心之痛苦,钟声宣告着最后一堂课的结束,暗示着德语将取代法语。 我的朋友们而不是我的同学们,他已经把他们当成了朋友,当成了可以平等交流的伙伴,他们一起承受着国土沦丧之痛! 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无比悲痛。两个“他”,更有一种强调的意思。 能把他没说出来的话说出来吗?永远记住法语最美丽,永远记住法语是我们的根,谁也不能使我们屈服! 这是最后一课,这也是

5、人生起始课,我们从这里走向成熟! 我的朋友们,不要绝望,不要灰心,不要放弃,胜利必将属于我们!有必要添加吗?这时韩麦尔先生百感交集,“哽住了”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使出全身的力量,下下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倾注了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力量,这是文中韩麦尔先生的心声,也是作者的心声,法国人民的心声,集中体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精神,不屈意志,必胜信念!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能改为“然后他转过身,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吗?没有勇气宣布散学了,因为这就意味着跟祖国语言的永别,他也没有勇气再看一眼孩子们和听课的人,眼前的刺激太大,

6、他悲痛至极,只能无力地做一个手势,示意最后一课结束,先生的心都碎了。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地悲痛之中。(赏读过程中结合朗读)小结:通过品字缝,我们身临其境,随着小弗郎士,感受了最后一课的不寻常。三 把握主旨小弗郎士的精神成长1.从副标题入手提出疑问,为什么写最后一课要从小弗郎士,这一个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的角度来写呢?从韩麦尔先生的角度来写可以更加透彻,从郝叟的角度来写可以更加独特?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设疑,但不直接解答2.要想真正透彻了解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题目入手。“最后一课”为什么是最后一课?普鲁士侵略者侵占了土地,为什么不让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的孩子学法语呢?亡了国当了奴

7、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联系人们思想的纽带,它能使人民不忘自己的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作斗争,求得民族的解放。而入侵者不满足于仅仅占领土地,更要占领人心,让他们永远不反抗。 所以普鲁士侵略者不允许阿尔萨斯的年轻一代学法语,而韩麦尔先生们则希望小弗郎士们牢牢记住自己民族的语言,因为记住了语言就是记住了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根,传承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生死存亡休戚相关,因此上最后一课,这是争夺下一代的生死搏斗!3. 在这场关于下一代的争夺战中,谁胜利了?韩麦尔先生们小弗郎士的变化:从不爱学习、贪玩变为热爱法语,认真学习 从怕老师变为理解同情、敬爱老师 从幼稚不懂事变为爱祖国、恨敌人4. 我们深深理解了写最后一课为什么要从“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孩”的角度来写,这分明就是一个成长的故事,在民族危难时刻,年轻一代的精神成长的故事 这不寻常的最后一课,促使小弗郎们,阿尔萨斯的年轻一代成长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未来的一切孕育其中!板书设计: 最 后 一 课 都德(法) 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孩的自叙 字缝 不寻常 精神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