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医学概论.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医学概论复习参考一、 总复习内容:1、 生命的基本表现P7: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遗传与变异、反应性。2、 体液与内环境:3、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P7: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4、 细胞的生物大分子P19:细胞除去水分后的干物质中约有90%是有蛋白质、核酸、多糖和某些类型的脂质组成,它们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并且执行细胞的基本功能,因此成为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5、 细胞的形态与基本结构P21:一、生物膜(一)细胞的膜结构与组成(二)液态镶嵌模型1.脂双层形成框架2.脂双层的有序性和流动性3.膜脂和膜蛋白的排列具有不对称性。(三)物质的跨膜运动1.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2、1)简单扩散(又称自由扩散)(2)协助扩散(3)主动运输(4)基因转移。2.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的膜泡运输(1)胞吞作用(2)胞吐作用。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兴奋性及兴奋。(二)静息电位及发生机制。静息电位的实质是钾离子外流的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细胞在静息情况下细胞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电位差叫做静息电位。(三)动作电位及发生机制。实质是钠离子内流所形成的钠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动作电位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三。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四。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一)细胞核1.核被膜2.染色质和染色体3.核仁(二)内质网(单层膜、有机物的合成车间、有核糖体附着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1.粗面内质网2
3、.光(滑)面内质网(三)高尔基体(单层膜)(四)溶酶体(单层膜。含六十多种水解酶。功能吞噬消化)(五)线粒体(双层膜。供能:ATP。线粒体的膜含有多种可溶性酶、底物和辅助因子。)(六)微体。(七)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八)细胞骨架(三种成分:微管、微丝、中间纤维)。(九)细胞连接和细胞外基质6、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P62:(一)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主要化学键是肽键。有的还有二硫键。功能: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不涉及侧链的构想。蛋白质二级以上结构称为空间结构或高级结构。(1)氢键(2)硫水键(3)范德
4、华力也称范德华键(4)离子键又称盐键。这四种键是维持和稳定蛋白质二、三、四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五)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蛋白质一级结构是空间架构的基础2一级结构与功能关系:一级结构相似的多肽或蛋白质,其空间结构及功能也相似。7、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P75: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DNA的核苷酸是脱氧核苷酸。RNA的核苷酸是核糖核酸。核酸水解后产生核苷酸,核苷酸水解后产生核苷和磷酸,核苷进一步水解为碱基和戊糖。1.DNA的分子结构和功能。DNA双链结构的稳定横向依靠两条链互补碱基间的氢键维系,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DNA的
5、基本功能是以基因的形式储存遗传信息,并作为基因的复制和转录的模板,是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也是个体生命活动的信息基础。2.RNA的结构与功能。mRNA、rRNA,tRNA8、 组织P181: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一、上皮组织。特征:有极性、无血管、上皮组织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终止于上皮组织。功能:保护、分泌、吸收、排泄和感觉。1.被覆上皮分为两大类共七种。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单层上皮分为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上皮分为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变移上皮。二、结缔组织。特点是细胞成分少
6、细胞外基质相对较多。细胞无极性。功能:支持、营养、保护以及防御等功能。(一)固有结缔组织1.疏松结缔组织。分为细胞、纤维和基质细胞分为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纤维分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细胞。2.致密结缔组织3脂肪组织4网状组织。(二)软骨组织与软骨1.软骨组织的结构:软骨细胞、软骨基质、软骨纤维2.软骨的分类: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三)骨组织与骨发生1.细胞成分: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祖细胞。2.骨基质: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四)血液也是结缔组织。三肌组织。四。神经组织 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
7、、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神经胶质细胞则在神经组织内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营养和保护作用。1.神经元的结构:胞体、树突和轴突。2神经元的种类:假单级神经元、双级神经元、多级神经元、3.神经胶质细胞(不能传导)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按其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形状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4.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9、 神经系统的构成P229: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前者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后者包括与脑连接的脑神经(12对)和与脊髓连接的脊神经(31对。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1对尾神
8、经)。根据神经的分布不同,又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10、 神经系统的特殊感觉功能:11、 物质代谢P7: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10、能量代谢P7: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11、运动系统的构成P195: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等功能。1。全身各骨之间借骨连接相连构成骨骼。成人骨共206块。分为颅骨(23块)、躯干骨(51块)和四肢骨(126块)。还有中耳里有6块。2。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分为直接连接(分为纤维连接、软骨连接和骨性结合)和间接连接(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两种。
9、3.各部位骨及其连接。4.骨骼肌12、血液的组成和基本功能P187:血液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循环流动于心血管系统中,维持着体内各器官间的相互联系,并通过呼吸、消化、排泄等器官保持整个机体与外界的联系。血液具有运送营养物、代谢产物、热量及激素的运输功能,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起重要作用,并通过参与免疫和生理止血过程具有防御保护功能。13、血细胞P187:血细胞约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绝大部分是红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99%。14、血型与输血:15、心脏的腔室和心脏的血液流动P287:腔室:左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和右心室。心脏的血液流动: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
10、血管(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动脉全身组织毛细血管(与组织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静脉右心房。(小循环:右心室经肺动脉到肺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到左心房。)16、血管生理P303: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健康成人的血压为收缩压:14090mmhg。舒张压:6090mmhg)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每搏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17、呼吸系统的组成P323: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喉软骨分为环状软骨、甲状软骨、杓状软骨、会厌软骨)、气管和各级支气管。18、消化系统的组成P352: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肝是
11、最大的消化腺)。19、消化和吸收P368:食物在消化管内分解成可以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成为消化;食物经消化后,透过消化管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20、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P386:泌尿系统是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是生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是输送尿液至膀胱的管道,膀胱为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尿道则是尿液排出体外的管道。泌尿系统为人体主要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排泄多余水分、某些无机盐和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包括尿素和尿酸),并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正常成人二十四小时排出的尿量约7502000ml,一般为1500ml左右。24h排出的尿量超过2500ml,成为多尿
12、,24h尿量100500ml成为少尿,24h尿量低于100ml,成为无尿。21、内分泌概述P409:内分泌是指分散在体内各个部位的内分泌腺体和内分泌细胞的总称。主要包括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22、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P461:包括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个部分。内生殖器由生殖腺(卵巢)、输卵管道(输卵管、子宫、阴道)和附属腺(前庭大腺)组成。外生殖器即女阴。23、男性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P455:包括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个部分。内生殖器由生殖器(睾丸)、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和附属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组成。功能:1睾丸的生精功能2睾丸的
13、内分泌作用(雄激素和抑制素。)24、细胞损伤的基本病理过程:25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P504一肥大 1生理性肥大。2病理性肥大.二增生1生理性增生(1)激素性增生(2)代偿性增生 2病理性增生。三萎缩。1营养不良性萎缩。2神经性萎缩 3废用性萎缩 4压迫性萎缩。四化生。1鳞状上皮化生2肠上皮化生3间叶组织成分之间的化生。26变性的概念,类型。 P506概念:在一定强度的损伤因素下,细胞和组织会发生物质代谢屏障,某些物质便可在细胞内或间质中沉积,沉积物原来没有的或为原来虽有数量异常增多通称变性。类型:1水样变性2脂肪沉积或脂肪变性3玻璃变性 4黏液样变性 5淀粉样变性 6细胞内糖原沉积 7
14、病理性色素 8病理性钙化。27坏死的病变,坏死的类型,坏死的结局。 P509病变:1细胞核的改变2细胞质的改变3间质的改变。类型:1凝固性坏死2液化性坏死3特殊类型的坏死:1)干酪样坏死2)脂肪坏死3)纤维素样坏死。结局:1溶解吸收2分离排除3机化或包装。*28损伤的修复:修复的两种不同的过程及结局 P51029肉芽组织,瘢痕组织 P512肉芽组织: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稚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功能:1抗感染保护创伤 2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织 3填补缺口瘢痕组织:肉芽组织产生后进一步成熟,最后形成瘢痕组织。30动脉性充血的概念,原因,后果。 P311概念;因动脉扩张,流入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量过多。
15、原因:1生理性充血2病理性充血。结局:动脉性充血多为暂时性改变。原因消除后,局部血量恢复正常。临床上用热敷的方法造成局部充血,以此可改善局部组织代谢,治疗某些疾病。31静脉性充血的概念,原因,后果。 P311概念;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局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器官或局部组织内血量增多。原因:1静脉受压2静脉管腔阻塞3心力衰竭后果:1淤血性水肿和漏出性出血 2实质细胞萎缩,变性,甚至坏死。3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和器官淤血性硬化4侧支循环的建立。32血栓的形成概念,血栓结局。 P312形成概念:在活体的心腔或血管内,血液中的血小板析出,聚集和血液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结局;1软化,溶解和
16、吸收。2机化和再通,3血栓钙化。33梗死的概念,原因 P314 概念:器官或组织因血流阻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原因;由于动脉阻塞而又不能及时建立有效侧支循环所致。34炎症概念; P515能引起组织损伤,产生验证的反应的因素的原因又称致炎因子。35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P525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全身反应:发热,白细胞计数发生改变,全身中毒反应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发热多见于急性感染炎症。36炎症的原因 5P151物理性因素。高温,低温,电流,电离辐射,放射线,紫外线切割,挤压撞击。2化学性因素;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松节油等刺激性物质,尿酸尿素等代谢物质,此外,乙醇,尼古丁等。3生物性因素: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寄生虫。4免疫性因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