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文.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1161606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自然的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自然的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自然的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西飞二中语文组 陈静设计理念:新课改对中学语文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基于此,结合本课事理说明文的特点,紧扣中考脉搏,从说明文的考点入手,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起点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知识点进行解读。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说明文,这个单元的学习紧跟第三单元事物说明文之后。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大自然的语言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写的一篇说明文,文中作者把

2、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课文告诉读者,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作者把迷人的大自然景物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并用既生动又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物候及物候学知识,不但能丰富读者的科学知识而且能激发读者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并积累了一些有关说明文的基础知识,上单元我们已经学过几篇说明文,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文本,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2、把握说明对象,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提高阅读能力。3、揣摩语言,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3、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2、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3、研读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概括要点和学习语言。 2、积累科学知识。教学难点:理清文章顺序,了解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教法:创设情境法 质疑点拨法 朗读法学法:勾画圈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画面:春草萌发,夏日炎炎,秋雨如丝,冬雪皑皑,四季变换,沧海桑田,无声的图片反映的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刺激,触发学生的兴趣

4、,创设情境激起学生质疑的兴趣,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大自然到底是通过什么语言传递信息呢?)二、初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学生活动:学生默读,由一学生板书在预习中发现的疑难字词,并重点标注易错字音、字形,其他学生对照检查,有补充者自行去黑板补充。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巩固基础知识点)三、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活动:听读,并用简洁的语文概括课文内容。 教师活动:朗读,及时对学生的概括给予多元化评价,及时肯定学生开放的思维模式,抓住思考中迸射的每个火花进行肯定及鼓励。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概括能力,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总结文章,这个也是中考的一个考点。)四、合作探究 探究一:1

5、、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探究二: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探究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探究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四人一组,对上述问题进行合作、交流、探究,讨论结束后,派代表总结发言,其他小组同学对其发言及时纠正或肯定。 教师活动:质疑点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相结合激发学生求知积极性。)五、难点解析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学生活动:复习第三单元说明文顺序,尝试自己概括说明文顺序要点。 教师活动:及时点拨,引入中考对说明文顺序的考查。归纳总结:描述物候现象 做出科学解释 追究因果关系 阐述研究意义从现象到本质的

6、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 逻辑顺序(设计意图:契合中考,学以致用,及时点拨,化解疑惑。)六、趁热打铁,练兵练将。品读课文13段回答问题:1、选文中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试选择一种进行赏析。2、选文前两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3、这三段可分几个层次,层次间的结构关系是什么?4、去掉第一段第四句中的“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看多媒体出示的问题,积极思考作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拨。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将学过的知识点与考核联系起来,增强实用性.)七、学习总结 学生活动:先个人对本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然后小组讨论汇总,再选派代表

7、班内发言总结。 教师活动:调整学生发言,及时评价鼓励! (设计意图:将分散的知识点再次梳理,强化巩固,使得一节课变的更为明晰化。学生自行归纳培养了归纳总结能力。)八、拓展延伸七嘴八舌说农谚学生活动:对课前自己采集的农谚进行展示,并说明包含的物候知识。教师活动:参与学生展示,并出示自己找到的农谚。(设计意图:留心身边的物候,体验物候现象生活中处处可见。教师参与其中,平等合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九、作业设计 学生自行选择段落提出合适的问题,并进行作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所学过的知识点能加深思考,达到复习的能力。)附: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描述物候现象逻 作出科学解释辑 追究因果关系 顺 阐述研究意义序教学反思 情境导入成功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给枯燥的说明文增添了些许光鲜的色彩,与中考考点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意识到本课的重要性,多元化的评价更好的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拓展训练上如果思路再打开点或许效果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