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1):常见症状与体征.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16003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1):常见症状与体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1):常见症状与体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1):常见症状与体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1):常见症状与体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1):常见症状与体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1):常见症状与体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基础知识考点解析 (1):常见症状与体征.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基础知识第一章常见症状与体征考纲要求发热水肿黄疸尿量异常咳嗽与咳痰恶心、呕吐腹水尿路刺激征咯血腹痛肝大血尿发绀腹泻淋巴结肿大头痛胸痛呕血紫癜眩晕呼吸困难便血脾大意识障碍第一节发热一、概述发热是指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口测法:36.337.2肛测法:36.537.7腋测法:3637二、常见病因非感染性发热1.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风湿热等。2.恶性肿瘤 包括各种恶性实体瘤及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血液病。3.无菌性组织坏死 如心肌梗死、肺栓塞等。4.内分泌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5.中枢神

2、经系统疾病 如脑出血、脑外伤等。6.物理因素 如中暑等。7.其他 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体温调节,可产生功能性发热,包括感染后发热和功能性低热。三、发病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白细胞致热源一方面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体温调节中枢;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2.非致热源性发热 常见于:(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四、临床表现1.发热的分度 口测法为准: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 41超高热41以上2.热型与临床意义(1)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

3、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2)弛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见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无热期持续1天至数天, 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见布氏杆菌病、结缔组织病、肿瘤等。(5)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见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周期热

4、等。(6)不规则热:发热无明显规律。见结核病、风湿热、渗出性胸膜炎等。热型排排队稽留热3940以上、不超过1弛张热39以上,超过2,正常水平以上间歇热骤升、骤降、高热期持续数小时与无热期持续1天或数天波状热逐渐上升、逐渐下降,持续数天回归热骤升、骤降,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不规则发热无明显规律五、诊断方法与步骤(一)伴随症状和体征:寒战、结膜充血、单纯疱疹、淋巴结肿大、出血、关节肿痛、头痛、肝脾大、皮疹、昏迷。注意区别:先发热后昏迷: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脑出血、巴比妥类中毒等。(二)实验室检查1.必做检查(1)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与分类。白细胞总数升高:细菌性

5、感染,尤其化脓性感染,也见某些病毒性感染,如出血热病毒、EB病毒;白细胞总数减少:见病毒感染及疟原虫感染。(2)尿液检查:尿中白细胞增多,尤其出现白细胞管型,提示急性肾盂肾炎;蛋白尿伴或不伴管型尿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3)放射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胸腹部CT,以明确胸腹部病变、病变性质及有无淋巴结肿大。2.选择做检查发热最常见的病因为A.变态反应B.感染性疾病C.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D.内分泌代谢障碍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正确答案B感染性发热包括A.心肌梗死后低热B.白血病C.流行性出血热D.甲状腺功能亢进E.感染后低热正确答案C下列属于内源性致热原的是A.细菌B.坏死组织C.肿瘤坏死因子D

6、.抗原抗体复合物E.白细胞正确答案C下列物质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的是A.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B.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C.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D.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E.血液中白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正确答案D下列关于弛张热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升高至39,持续数天,降至正常B.体温常至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大于2,但都在正常以上C.体温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降至正常,后又升至39以上D.体温常至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小于1E.体温常至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小于2,均在正常以上正确答案B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A.脑出血B.败血症C.流行性出血热D

7、.流行性乙型脑炎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正确答案A第二节咳嗽与咳痰一、常见病因(一)呼吸系统感染。(二)非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三)其他 肺水肿等;药物所致咳嗽(ACEI类、受体阻滞剂)。二、临床表现1.咳嗽的性质干性咳嗽:咳嗽无痰或痰量极少,干咳或刺激性咳嗽常见上呼吸道或大气道疾病。湿性咳嗽:咳嗽伴咳痰,常见小气道和肺部的咳嗽。2.咳嗽的时间与规律突发性咳嗽吸入异物、肿瘤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分叉处发作性咳嗽百日咳、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长期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及肺结核夜间咳嗽左心衰竭等3.咳嗽的音色声音嘶哑:声带的炎症或肿瘤压迫喉返神经;鸡鸣样咳嗽:多见百日咳等;金属音咳嗽

8、:常见因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或支气管癌直接压迫气管所致。4.痰的性质和痰量 支气管扩张体位有关、分层现象恶臭痰提示厌氧菌感染铁锈色痰肺炎球菌肺炎黄绿色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痰白黏稠且牵拉成丝难咳出真菌感染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日咳大量浆液泡沫痰肺泡癌三、伴随症状1.伴发热2.伴胸痛3.伴呼吸困难4.伴咯血 见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肺癌、二尖瓣狭窄、支气管结石、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5.伴大量脓痰6.伴哮鸣音7.伴杵状指(趾) 见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支气管肺癌和脓胸等。下列引起发作性咳嗽的是A.慢性支气管炎B.变异性哮喘C.肺结核D.肺脓肿E.支气管扩张正确答案B下列可引起金属音调咳嗽的是

9、A.喉炎B.声带炎C.支气管癌D.喉癌E.百日咳正确答案C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常见于A.百日咳B.胸膜炎C.肺炎D.肺脓肿E.肺结核正确答案D咳黄绿色痰见于A.支原体肺炎B.二尖瓣狭窄C.铜绿假单胞菌肺炎D.大叶性肺炎E.肺梗死正确答案C咳铁锈色痰常见于A.肺结核B.支气管扩张C.大叶性肺炎D.肺癌E.急性肺水肿正确答案C第三节咯血一、概念小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在100ml以内中等量咯血:100500ml大咯血: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超过300ml)二、病因1.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扩张、肺炎、急慢性肺脓肿、肺结核、肺栓塞、肺癌等。2.心血管系统疾病 左心衰竭、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先天

10、性心脏病等。3.凝血和出血功能障碍性疾病。4.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每天咯血量为多少时属于大量咯血A.100mlB.200mlC.500mlD.5001000mlE.1000ml正确答案C三、临床表现 1.咯血量 大咯血常见支气管扩张、肺部空洞出血、二尖瓣狭窄等。2.咯血颜色和性状 痰中带血常见支气管炎、肺良性肿瘤、肺癌、支气管扩张等;粉红色泡沫样痰多见左心衰竭。四、伴随症状1.伴发热 见肺结核、肺炎、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肺癌等。2.伴胸痛 见肺炎球菌肺炎、肺结核、肺栓塞(梗死)等。3.伴呛咳 见支气管肺癌、支原体肺炎等。4.伴脓痰 见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继发细菌感染等。干性支气管扩张

11、仅表现反复咯血而无脓痰。5.伴皮肤黏膜出血 见血液病、风湿病及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等。6.伴杵状指 多见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支气管肺癌等。7.伴黄疸 须注意钩端螺旋体病、肺炎球菌肺炎、肺栓塞等。咯血常见于下列疾病中的A.流行性出血热B.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C.支气管子宫内膜异位D.白血病E.肺结核正确答案E第四节发绀一、概念及发生机制指血液中还原性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称发绀。常发生在口唇、指(趾)、甲床等。二、分类和临床表现(一)发绀的分类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真性发绀) 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混合性发绀。2.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高

12、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区别周围性发绀与中心性发绀部位皮肤温度中心性发绀四肢、颜面及躯干温的周围性发绀肢体末端和下垂部位冷的中心性发绀:心肺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等导致SaO2降低。肺性发绀、心性混合性发绀(异常通道分流)。周围性发绀:瘀血性周围性发绀、缺血性周围性发绀。三、伴随症状1.伴呼吸困难 常见心肺功能严重受损的疾病。2.伴杵状指 常见先天性发绀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和特发性肺纤维化。3.伴意识障碍 常见中毒、休克等。下列错误的是A.发绀见于缺氧,缺氧一定有发绀B.发绀是皮肤、黏膜呈青紫色C.发绀常见的部位为口唇、指(趾)、甲床D.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也可出现发绀E.发绀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量增多所致正确答案A当毛细血管血液的还原血红蛋白超过下列哪项数值时,皮肤黏膜即可出现发绀A.100g/LB.80g/LC.60g/LD.50g/LE.40g/L正确答案D下列疾病可出现中心性发绀的是A.渗出性心包炎心脏压塞B.肺栓塞C.雷诺病D.严重休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