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学月考试题欧.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115969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学月考试题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学月考试题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学月考试题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学月考试题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学月考试题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学月考试题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学月考试题欧.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南中学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学月考试语 文 试 题 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诀别(ju ) 分歧(q) 狩猎(shu) 仙露琼浆(qing) B屏息(bng) 抖擞(su) 贮蓄(zh) 抹眼泪(m)C黄晕(yn) 祷告(do) 倏忽(tio) 花团锦簇(c)D憔悴(cu) 褪去(tu) 威慑(sh) 一瞬间(shn)2.下列词语的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小心翼翼 喜出望外 呼朋引伴 蛛丝马迹 B.独具慧眼 不求甚解 形影不离 鸦雀无声C.花枝招展 高不可攀 惊慌失措

2、宽洪大量D.瘦骨嶙峋 更胜一筹 繁花嫩叶 洗耳恭听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忍受煎熬,艰苦支持。B. 也不知道是夜里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的往外走。 迷迷糊糊:头脑不清醒,眼前的景物不清晰,完全看不清楚。C.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秀气:娇小而秀美,很招人喜爱。D.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本义是指各种商店或店铺的标志,这里指的是云代表天气的征兆。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

3、解出来。B. 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C. 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D.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内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3分)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 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 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温暖的家,使它 了生命的胚胎。A、延伸 萌生 保持 B、延续 萌动 保持C、延续 萌生 保存 D、延伸 萌动 保存6下列

4、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课文所选的十二则,有的谈学习方法,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有的谈学习态度,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贾平凹的散文风雨极具特色,全文没有出现“风”和“雨”字,但却处处在写风雨,巧妙的借用了比喻和拟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再现了自然的风雨。C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D绿色蝈蝈的作者是

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著有昆虫记。课文通过描写自己观察到的蝈蝈的声音、外形和食性等,形象生动的再现了昆虫世界的精彩,也让我们感受到法布尔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研究昆虫的求实态度。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人生的价值不在成就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 ,_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_, _ 。这样的人生就无悔。8.“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綦江城”活动已经在綦江城区的中小学广泛开展,请结合下列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为深

6、入推进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提高青少年的文明素质,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2014年12月15日下午,万兴学校举办了“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綦江城”演讲比赛。比赛中,该校17名参赛选手(包含中小学)声情并茂,用语言传播文明礼仪的知识;用动作表现文明礼仪的美丽;用心灵感悟文明礼仪的魅力。在场的学生、评委老师聚精会神、兴致勃勃地听取演讲,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另外,该校还将继续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学文明、懂文明、讲文明的同时,将文明健康的思想带出校园、带进家庭、带入社会,为改善社会道德风尚、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1)请为这次演讲活动写几句话来表达你的点赞(至少

7、用一种修辞手法): (2分)(2)为了促进“小手牵大手,共创綦江文明城”活动在我校深入开展,请你向学校建议开展哪些活动(演讲比赛除外)?(至少写出三种)(3分)(3)在我们的校园,依然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和行为,你作为古南中学的一员,请列举其中的一种,并提出解决这种不文明行为的方法或建议。(3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9古诗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也。(孔子论语 (3)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5)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8、(6)万籁此俱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勤读书,多积累才能不断推陈出新的道理的诗句是:“ , 。 (8)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对仗工整,宛如天成的千古名句是: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15分) 虽有佳肴 礼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弗食不知其旨也( )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3)教学相长也( ) (4)兑命曰:“学学半”( ) 11下列句中朗读节奏有

9、误的一项是( )(3分)A.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B.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C.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D.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2. 翻译下列句子(4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3. 这篇短文本来是阐述道理,开头为什么却说“虽有佳肴”?文章借此想讲一个什么道理?(3分) 14.本文主要讨论了教和学的关系,从学习者的角度,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能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紫藤萝瀑布(21分)

10、宗璞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和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

11、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

12、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计划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15本文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了盛开的藤萝花的?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先写花的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然后写花的 ”,“ ”。最后写花的香味,“ ”。(4分)16文章开头写“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联系下文,这句话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何作用?(4分)17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它写景的妙处。(4分)(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