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招聘考试常考金融知识集锦(含答案解析)[1].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159675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招聘考试常考金融知识集锦(含答案解析)[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银行招聘考试常考金融知识集锦(含答案解析)[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银行招聘考试常考金融知识集锦(含答案解析)[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银行招聘考试常考金融知识集锦(含答案解析)[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银行招聘考试常考金融知识集锦(含答案解析)[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招聘考试常考金融知识集锦(含答案解析)[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招聘考试常考金融知识集锦(含答案解析)[1].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题1: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其中融通的主要对象是 ( )。A、货币 B、实物 C 货币资金 D财产E、信用答案:AC解析: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其中融通的主要对象是货币和货币资金,融通的方式是有借有还的信用方式,而组织融通的机构则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例题2(判断):人民币存在两种具体形态:一是人民币票券,习惯上称为现金;二是银行存款。( )答案:对例题3(判断):货币的具体形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演变。最初的形态是一种信用货币。 ( )答案:错解析:货币的具体形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演变。最初的形态是一种实物货币。例题4:信用形式是表现信用关系的具体形式,它包括( )。A、商业信用

2、 B、银行信用 C社会信用 D消费信用E、民间信用答案:ABDE解析:信用形式是表现信用关系的具体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例题5:从大的方面看,借贷双方资金融通的方式可分为( ) 两大类。A、部门融资 B、个人融资 C直接融资 D间接融资E、综合融资答案:CD解析:金融活动中必然存在借贷双方:一方是贷出资金方,即资金供给者;另一方为借人资金方,即资金需求者。从大的方面看,借贷双方资金融通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大类。业。例题6:人们常用( )来概括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三者之间内在的、相互交织的统一活动。A、金融概念 B、货币概念 C信用概念 D金融

3、机构概念答案:A解析:金融机构是指组织货币资金融通、为融资活动提供中介服务的机构。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金融机构是货币经营机构。最早的货币经营业只是单纯办理与货币兑换、保管和汇兑有关的货币收付的技术性业务,成为商人之间的支付中介。人们常用金融概念来概括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三者之间内在的、相互交织的统一活动。例题7:金融工具的特征包括( )。A、安全性。 B、可转让性(流动性) C偿还性 D固定性 E、收益性答案:ABCE解析:固定性不是金融工具的特征。例题8:按不同的信用形式划分,金融工具可分为 ( )。A、 商业信用工具 B、短期信用工具 C消费信用工具 D国家信用工具 E、国际信用工具答案:AC

4、DE解析:按不同的信用形式划分,金融工具可分为商业信用工具、银行信用工具、消费信用工具、国家信用工具和国际信用工具等。短期信用工具是按期限划分的。A、中央银行 B、 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非银行金融机构答案:B解析:商业银行,是指直接面向企业、单位和个人,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以开展贷款和中间业务为主要业务,以营利为目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在一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主体地位。例题10: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主要包括( )。A、中国人民银行 B、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C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D政策性银行 E、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答案:ABCE解析:我国金融机构按其地位和功能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

5、是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按我国分业监管体制履行各自的职责。第二类是经营性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例题11:中央银行,一般都具有( )三大职能。A、发行的银行 B、银行的银行 C国家的银行 D政府的银行E、社会的银行答案:ABC解析:中央银行代表政府管理国家的金融事业,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具有国家管理机关的性质。中央银行,一般都具有三大职能,即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例题12:中国人民银行负债业务形成各种资金来源,主要有( )。 A、金融机构存款 B、财政性存款 C住房公积金 D流通中

6、现金 E、自有资金答案:ABDE解析:中国人民银行的各项业务是其职能的具体体现。其负债业务形成各种资金来源,主要有:金融机构存款;财政性存款;邮政储蓄;流通中现金;自有资金。住房公积金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负债业务形成的资金来源。例题13: ( )是世界各国现代银行中最基本、最典型的银行组织形式。A、中央银行 B、 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非银行金融机构答案:B解析:商业银行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居主体地位,是世界各国现代银行中最基本、最典型的银行组织形式。例题14: 下列属于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形式的包括( )。A、单元银行制 B、总分行制 C决策机构 D连锁银行制答案:ABD解析: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

7、形式是指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存在形式。有如下几种形式:单元银行制、总分行制、集团银行制、连锁银行制,决策机构是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例题15:设立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元人民币。A、1亿 B、5亿 C10亿 D20亿答案:C解析: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设立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例题16(判断):政策性银行是隶属于政府的金融机构,不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其经营目标是为了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 )答案:对例题17(判断):政策性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不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 ( )答案:错 解析:政策性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也要在经营活动中实

8、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例题18: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包括(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中国农业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E、中国银行答案:ABD解析: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需要,我国政府于1994年先后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是我国的商业银行。例题19(判断):商业银行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而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依靠发行股票、债券等其他方式筹措资金。( )答案:对例题20(判断):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不从事存款的划转即转账结算业务,因而具备信用创造功能。 ( )答案:错解析: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

9、”功能,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不从事存款的划转即转账结算业务,因而不具备信用创造功能。例题21: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循( )的原则。A、依法 B、公开 C公正 D效率E、自律答案:ABCD解析: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例题22:流通货币需要量取决于( )三个因素。A、已销售的商品数量 B、待销售的商品数量 C单位商品价格 D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E、单位商品流通速度答案:BCD解析:流通货币需要量取决于待销售的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和单位货币流通速度三个因素。例题23:按照形成原因分类,可将通货膨胀分为( )三种主要类型

10、。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动型 C 结构失调型 D需求下拉型E、社会推动型答案:ABC解析: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按照形成原因分类,可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失调型三种主要类型。例题24(判断):判断经济是否陷入了通货紧缩,要看价格总水平是否持续下降,且持续期至少在半年以上。( )答案:对例题25(判断):单纯的物价下降一定意味着出现了通货紧缩, ( )答案:错解析:单纯的物价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出现了通货紧缩,判断经济是否陷入了通货紧缩,要看价格总水平是否持续下降,且持续期至少在半年以上。例题26(判断):终极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实行

11、一定货币政策在未来时期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答案:对例题27(判断):商业银行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金融管理部门。 ( )答案:错。解析:中央银行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金融管理部门。例题28:完善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主要由( )组成。A、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B、特殊性货币政策工具 C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D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E、确定性货币政策工具答案:ACD解析: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完善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主要由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组成答案: B解析:临时存款帐户是指临时机构或存款人因临时性经营活动需要并在规定

12、期限内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帐户。临时存款帐户实行有效期管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2年。例题30:活期储蓄存款,每年( )为结息日。A、3月30日 B、6月30日 C10月30日 D12月30日答案: B解析:活期储蓄存款。指储户凭有效身份证件开立帐户、可随时存取的存款。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所得利息在扣除利息所得税后转入本金。例题31(判断):计算利息的方法分为单利和复利两种。( )答案:对例题32(判断):复利是指计算利息时,不论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 ( )答案:错解析:单利是指计算利息时,不论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

13、;复利是指计算利息时,要按一定期限(如1年)将所得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俗称“利滚利”。例题33:按贷款使用期限的长短,可将贷款分为 ( )。A、短期贷款 B、中期贷款 C长期贷款 D抵押贷款 E、保证贷款答案:ABC解析:按贷款使用期限的长短,可将贷款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是根据担保形式不同来划分的。例题34:对个人购买自用普通住房发放的按揭贷款最长不得超过( )年。A、30 B、35 C40 D45答案:A解析:款期限的确定应当综合考虑借款人贷款用途和综合还贷能力、银行资金状况和资产流动性等因素。自营贷款期限最长一般不得超过10年(对个人购买自用普通住房发放的按揭贷款最长不得超过30年),票据贴现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贴现期限为从贴现之日起到票据到期日止。例题35(判断):商业银行贷款应实行审贷分离、分级管理的审理制度。( )答案:对例题36(判断):贷款时,贷款人与借款人可以不签订借款合同。 ( )答案:错解析:贷款时应由贷款人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例题37:按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功能和形式分类,可以分为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