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作文教学点滴体会.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115908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初中作文教学点滴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初中作文教学点滴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初中作文教学点滴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初中作文教学点滴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初中作文教学点滴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初中作文教学点滴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初中作文教学点滴体会.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度安庆市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谈初中作文教学点滴体会枞阳县金渡初中 吴田芳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常常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讲解,可是学生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难以下笔。经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有以下几点原因:(1)学生觉得无内容可写;(2)学生语言积累少;3)学生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4)学生缺乏想象力。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搞好写作的前提。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2、?(一)通过阅读教学来激发写作兴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实施建议中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其中提倡的自主写作,自是毋庸置疑。但在教学中若一味让学生想到什么写什么,想写什么写什么,也会产生一些弊病。我认为写作之初一定要引导。可以取课本中的典型例子,引导他们进入文本,通过反复阅读领悟其内涵,为学生仿写铺设坡度。这应该是链接文本和写作的一座桥梁,通过它,学生会更快的更好的入写作之门。例如,上完春一课后,我出示如下问题让学生完成:(1)你认为朱自清描绘的春景好不好?理由何在?(2)你所见到的春景是否与本文有相似之处? (3)若

3、让你来写春景,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4)请将你所见到的春景描绘出来,写成文章家乡的春天。这些问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写作兴趣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下面介绍几种激发写作兴趣的实践活动。(1)课前谈话法。课前谈话是激发学生写作冲动的有效途径之一。每次作文课,我总是根据重点提出一些问题,诱发学生回忆,让学生围绕话题谈一谈,学生经过交谈,激发了灵感,记忆如泉水般涌出,自然有话可写,写出的东西生活实感也强。课前谈话应注意的是不能让谈话成为少数人的舞台,谈话须平等。一方面给每个学生同样的表现机会;另一方面师生发言的时间要平等。通过平等的交谈,学生就有

4、了轻松的心境,就能放飞想象的思维,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作文教学之中。(2)创设情境法。在作文教学中,创设兴味盎然的作文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讲写作中的人物描写时,我一反常规,把全班同学的名字写在纸条上,要同学们互相抽签,对签上的同学进行描写,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方法进行有主有次的描写,在把好的习作公布张贴,让大家猜所描写的对象,猜对了说明写得好,错的说明有欠缺。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兴致很高,跃跃欲试,对写作产生了主动性。因此,教师精心创设的有趣味的作文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二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作文程度差

5、异明显,然而也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都点头赞许。经过了解,便不难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程度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被拿来当范文的同学,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初中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写作习惯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一)养成用我手写我心的习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目前,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

6、。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应付作文的学生身上,即便是有些功底的同学,由于没有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他们的作文即使有些文采,也难以打动读者。记得上学期我布置一到作文题目我渴望,多数同学编造的痕迹明显,最终写的最打动人心的是未引人注目的普通同学。这位同学用饱含深情的笔叙述了母亲与父亲为了两个孩子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双双外出打工,兄妹二人在家种种不便的情况。由此抒发渴望父母归来的感情。此文写的令笔者动容,同学们也深受感动。可见,文章贵在真情,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只有敢说真话,肯吐真情,才会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语文教育前辈都是强调作文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的

7、。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抒写自己为创作原则。初学写作者学生必须真诚写作。 (二)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不是单一的脑力劳动,它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关涉到感知、表象、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过程。学生一接触到题目,就开始了感知,接着,在题目的词语的刺激下,积极思考进行分析比较,调动表象,引发丰富的联想和情感体验等等,这是一种综合的智力开发。我国有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初中生约有一半不知作文要审题,更不必说审题习惯了。实际教学中,也的

8、确如此。学生拿到文题,首先想的不是审题,而是这个题目什么时候曾写过或看到过。期末检测也常发现试卷上有类似于平时训练的题目,他就照搬原文。哎,结果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鉴于以上原因,教师必须做好审题指导,帮助学生审好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显得十分必要。首先,要交给学生一些审题的方法。命题作文审题法有分解法,点睛法,识标法,收扩法,比较法等;材料作文有分析法,延伸法,聚焦法,发散法,连环法等。这些方法需要联系事例逐一介绍,学生了解后选择性的使用。另外,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为了让学生快速地具备审题能力,单靠一学期八篇作文的训练是不够的。我常出一组作文题,不要求学生写出全文,要求逐一审题,说出或写

9、出你的写作中心,并列出提纲。这样一段时间后,能使学生掌握审题方法,审题速度也会有所提高。(三)养成观察积累的习惯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究其原因,多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这大多是由于他们对生活缺乏观察,头脑中没有积累材料。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能够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生活中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是我们观察的对象,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写作的素材。观察就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对生活观察得越仔细,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老舍曾说:“要记下身边刮过的一阵风,飘下的一片落叶,说不定什么时候你的笔下就用得着这一阵

10、风,一片落叶。”厚积才能薄发。这不正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吗?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似信手拈来,一气呵成,问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我班有一位同学,几乎每次作文都写的出众,令其他同学羡慕不已。一次作文评讲课,我让她介绍经验,她说她每晚做完作业后都看课外书,从小学到现在,她已读过不少的名著。不少同学一写作文就头痛,下笔内容大而空,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写不出文章,痛苦万分。其妻见曰:“怎么比我生小孩还难?”对曰:“当然更难。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货,我写文章是肚里没货。”学生写不好作文也往往是由于肚里没货。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观察

11、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日记,多做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这样才不至于随记随忘。(四)养成多读多写的习惯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读书会将作者的思想,素材,感受以致语言的表达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存储就会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滴水穿石,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自工。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因此,初中生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变促进“质”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