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测试题 (2).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1158344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测试题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必修一测试题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必修一测试题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必修一测试题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必修一测试题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测试题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测试题 (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测试题(测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5分) 姓名: 一 课内阅读(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 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

2、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1、下列两组句子中的“请”字和“举”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请以剑舞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A、与相同,与相同 B、与不同,与相同C、与相同,与不同 D、与不同,与不同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谢罪项羽,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人物特点。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C

3、、范增有远见,认为如果不借此机会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了,但项羽却为人心肠太软,下不了手,所以就与项庄合谋要借舞剑杀了刘邦。D、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但项羽不加制止。可以看出他是不主张杀死刘邦的,反映项羽胸无城府、优柔寡断、刚愎自用。(二)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

4、:“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

5、。接纳) B、瞋目视项王(睁开眼睛)C、项王按剑而跽曰(长跪)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4、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项王按剑而跽曰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若属皆且为所虏A、与相同,与相同 B、与不同,与相同C、与相同,与不同 D、与不同,与不同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头发上指 B、此亡秦之续耳C、拔剑撞而破之 D、沛公今事有急6、请翻译划线句子。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翻译: 二 拓展阅读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

6、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7、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 ,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

8、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

9、而去。 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注:舣:y使船靠岸史记项羽本纪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父绐曰 哄骗,欺骗B、愿为诸君快战 痛痛快快地打一仗C、期山东为三处 期望,要求D、汉军皆披靡 惊溃散乱8、下列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B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9、以下句子全都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兵败的原因的一组是( )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今独臣有船,汉军

10、至,无以渡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乃自刎而死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垓下被围,身陷绝境,一个原因就是轻信他人,他从来不相信有人会欺骗他,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由此可见,遭遇让人同情,但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矜功伐之人。B作者安排了三个细节描写:溃围、斩将、刈旗。 尽显项羽的声威、力量,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可一世的英雄瞬间的光辉与悲壮。C文章扣住数字的变化写项羽的日暮穷途,敌我悬殊,项羽必定死于此。但项羽有船也不过江,表明他此时还存侥幸的心理,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必定可以扭转局面。 D在文中项羽反复说“天之亡我”表明他认输而不服气,明知必死,意犹

11、不平。也反映他自负、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责的性格特征。11、翻译句子: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翻译: 三 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刘安世字器之,魏人。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

12、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徼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其指斥乘舆,犯大不敬,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宰相范纯仁至于御史十人,皆缘是去。范纯仁复相,吕大防白后欲令安世少避。后曰:“今既不居言职,自无所嫌。”又语韩忠彦曰:“如此正人,宜且留朝廷。”乃止。吕惠卿复光禄卿,分司,安世争以为不可,不听。出知成德军。章惇用事,尤忌恶之。初黜知南安军,再贬少府少监,三贬新州别驾,安置英州。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

13、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宣和六年,复待制。明年卒,年七十八。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四十五)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 假借:宽容B章惇用事,尤忌恶之 用事:执掌政权C谗虽不行,犹徙梅州 不行:不合情理D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经纪:料理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 不赂者以赂者丧B今惇父尚

14、在,而别籍异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今既不居言职,自无所嫌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D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安世跟随司马光学习,司马光教导他做人要诚实,并且让他首先从不任意乱说做起。司马光当宰相时,推荐他担任秘书省正字。B刘安世认为章惇和蔡确、黄履、邢恕一向相互勾结,自认为是国家重臣,而实际上是侥幸得官;章惇强买民田,只是罚点钱,无以示惩戒之意。C宰相范纯仁因为刘安世的谏议而被去职,后来又担任宰相,吕大防向太后建议调动刘安世的职务以有所回避,太后对他说:“这样的正人君子,应该留在朝廷。”D章惇和蔡卞处心积虑要置刘安世于死地,就提拔一个土豪做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