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府创新补助刺激企业自主RD投资.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157167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政府创新补助刺激企业自主RD投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政府创新补助刺激企业自主RD投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政府创新补助刺激企业自主RD投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政府创新补助刺激企业自主RD投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政府创新补助刺激企业自主RD投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政府创新补助刺激企业自主RD投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政府创新补助刺激企业自主RD投资.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府创新补助刺激企业自主Ramp;D投资 政府创新补助刺激企业自主 D Ramp;D 投资 摘 要:为研究政府创新补助是否能有效激励企业自主Ramp;D 投资,基于 20222022 年上市非金融企业数据,借助匹配方法,运用偏差修正匹配估计量,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测度了政府创新补助对企业自主 Ramp;D 投资的效果。研究发现:创新补助对非高新技术企业当期的自主 Ramp;D投資有完全挤出效应;对中小规模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 Ramp;D 投资有显著的刺激作用,但存在一定的时滞。 关键词:自主 Ramp;D 投资;政府补助;匹配法;误差修正匹配估计量 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然而

2、,与创新活动有关的正外部性问题导致市场失灵,造成创新活动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差距,使企业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以下简称 Ramp;D)投资偏离社会最优。政府试图通过财政支持解决这一困扰,财政支持是刺激 Ramp;D的主要工具,其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 Ramp;D 成本,增加企业 Ramp;D 投资。财政支持包括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本文主要关注政府补助对企业 Ramp;D 行为的影响。补助的效果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政府补助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且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额大于补助金额,即私人研发支出额增加,此时,政府补助刺激企业研发;二是政府补助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但

3、是研发投入的增加额小于补助金额,即私人研发支出额减少,此时,政府补助对研发有部分挤出效应;三是政府补助不会增加企业总研发支出,此时,政府补助对研发有完全挤出效应。本文利用中国上市非金融企业数据,运用偏差修正匹配估计量,主要回答:政府创新补助对企业自主 Ramp;D 投资金额和企业自主 Ramp;D 投资强度的影响是怎样的?是刺激还是挤出?这样的影响是否有异质性?对不同规模和不同资质认定的企业的影响是否不同?这样的影响是否存在时滞效应?这几个问题既是对同类研究的拓展,同时也是理解政府政策效应所需回答的核心问题,为实施的政府政策是否对企业 Ramp;D 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提供依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

4、考,提高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弥补市场失灵的针对性,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 本文主要评估政府创新补助政策效果,可能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将使用匹配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并使用偏差修正估计量减少因不精确匹配造成的偏差。第二,研究补助异质性时根据国家对企业资质认 定分组,首次研究补助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是否有差异,对现有文献进行有益补充。第三,同时考虑补助的时滞效应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自主创新要求企业大量的经济资源和时间投入以获取专业技术,而这种投资行为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导致企业 Ramp;D 投资不足。政府期望通过直接补助刺激企

5、业研发活动。理论界认为,政府补助通过以下机制影响企业研发行为:第一,政府补助的研发额外性(Ramp;D Additionality),即政府补助使得企业获得直接的资金支持,缓解企业研发资金短缺的困局,降低融资成本,但补助不是越多越好,政府创新补助规模过大,使创新投资的边际资金成本和边际破产概率增大,不利于企业创新,且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政府补助可能会挤出自主研发投资 。 第 二 , 政 府 补 助 的 行 为 额 外 性 ( Behavioural Additionality),即创新补助对外部投资者的信号传递机制。Feldman amp; Kelley 认为获得研发补助的企业意味着获得政府认可

6、,传递出有创新能力的信号,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但因为不可避免的寻租行为易导致因政府补助造成资源错配和企业竞争行为扭曲。 但对于政府补助效果的实证研究,学术界尚未形成一致结论。部分学者认为政府补助刺激企业 Ramp;D 投资,如Hu 基于海淀区高技术企业数据,认为政府补助能有效刺激企业研发;朱平芳和徐伟民利用上海大型工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上海市政府的补助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Ramp;D 投入具有积极效果;Liu et al.利用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刺激企业 Ramp;D 投资。此外,也有部分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政府补助挤出企业 Ramp;D投资,如 Wallsten 基于

7、美国工商业企业数据认为政府补助挤出了企业研发投资。结论的矛盾是因为计量方法的多样性和不同国家补助计划的差异性,更重要的原因是内生性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补助和企业研发投资这一对关系往往会相互影响。并且,政府补助不是随机分配的,而是根据企业的某些特征(如企业的规模,企业上一期的研发投资情况等)决定是否补助。对于这种政府选择可能导致的选择性偏误,早期的研究通常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Hechman 两阶段法、DID方法来处理,而近年的研究则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法研究政府补助对企业 Ramp;D 投资的平均因果效应。Beacute;rubeacute; et al.基于加拿大制造业企

8、业数据运用 PSM 法研究政府补助的效果。马嘉楠等用 PSM 法,以上海张江高科 技园区企业为样本,得出财政科技补贴刺激企业 Ramp;D 投资的结论。但是,这一方法也存在缺陷,Chabeacute; -Ferret认为匹配法导致偏差,低估平均因果效应,本文运用Abadie和 Imbens 提出的偏差修正匹配估计量减少这种偏差。 近年来研究的另一个趋势是在评估补助效果时考虑企业异质性的类型并且关注补助的时滞效应。关于企业异质性,它包括企业的规模、企业技术能力、产业技术类别、企业所有权性质等。Lach 使用以色列公司的面板数据,发现补助使小公司的研发支出增加,对大公司的研发支出影响不显着。Lee

9、 利用六个国家的公司级数据,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自主研发对技术能力较低的公司有刺激效应。Dai 和 Cheng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按企业规模和高低技术产业分组,发现政府补助与自主研发呈现倒 U 形关系。康志勇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影响在滞后第 4 期达到最大,并且发现对非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强于国有企业。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按国家对企业的资质认定分组研究补助效果的文献较少,本文的研究是对现有文献的有益补充。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和文章的研究问题,本文提出如下 的研究假设: 假设 1:政府创新补助刺激企业自主 Ramp;D 投资金额和企业自主 Ramp;D 投资强度。 如上

10、述理论分析可知,政府创新补助研发额外性和行为额外性可能会刺激企业自主研发的投入,但由于企业的道德风险和寻租行为导致的扭曲,其对自主研发可能存在挤出效应,于是,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 假设 2: 政府创新补助挤出企业自主 Ramp;D 投资金额和企业自主 Ramp;D 投资强度。 企业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其企业从收到补助款到开始研发也需要时间,因此,提出第三个假设: 假设 3: 政府创新补助对企业自主 Ramp;D 行为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 中小规模企业和大规模企业的信号传递机制效果可能不同,大规模企业比中小规模企业更易获得资金支持。且 相比于非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即使未获

11、得政府补助,其自主研发行为受资金约束的可能性比较小。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的道德风险 骗补倾向也有一定差异。于是,提出第四个假设: 假设 4:政府创新补助对企业自主 Ramp;D 行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二 上市非金融企业的 Ramp;D 投资和政府创新补助现状 本文使用了 20222022 年上市非金融企业数据,删除了异常数据、缺失数据,共 16376 个观察值,2587 家企业,数据来源于国泰君安数据库和 wind 数据库,其中对政府补助去噪音,借鉴李万福等的做法,筛选出政府创新补助。不同规模企业 Ramp;D 投资和创新补助的情况如表 1 所示,进行 Ramp;D 投资的企业数量和比例并没

12、有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在适度规模(10002022 人),进行Ramp;D 投资的企业占比最多。企业规模最小时(少于 500人),進行 Ramp;D 投资的企业占比最少。在获得创新补助方面,也是呈现出类似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最大规模企业的 Ramp;D 投资和获得创新补助占比仍然远高于最小规模企业。进行 Ramp;D 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比例和获得创新补 助的高新技术企业比例均高于非高新技术企业。这说明高新技术企业更多的进行 Ramp;D 投资并更易获得创新补助。 表 2 描述了不同规模和资质企业的 Ramp;D 投资强度和投资额情况。从表 2 左半部分可见,首先,获得创新补助企业的自主R

13、amp;D投资强度和总Ramp;D投资强度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减小。平均而言,总 Ramp;D 投资强度从最小规模企业的 6.15%下降到最大规模企业的 2.44%,自主 Ramp;D 投资强度从 5.94%下降到 2.35%。其次,获补助企业的总 Ramp;D投资强度与自主 Ramp;D 投资强度的差距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缩小,平均为 0.12%,在大于 2022 名员工的企业中差距更小,只有 0.2022%。再次,获创新补助企业的自主Ramp;D 投资强度显著高于未获创新补助的企业。最后,获得创新补助企业与未获创新补助企业的自主 Ramp;D 投资强度的差距随企业规模的增大而缩小,企业规模

14、最小时,差距为 3.76%,企业规模最大时的差距缩小为 1.2022%。这表明可能规模越小的企业越依赖创新补助进行 Ramp;D 投资活动。获得创新补助的非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 Ramp;D 投资强度显著高于未获得创新补助的同类企业,差距为 1.86%。而获得创新补助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 Ramp;D 投资强度只是略高于未获补助的同类企业。 表 2 右半部分汇报了不同规模和资质企业的 Ramp;D 投资额的情况,首先,获得创新补助企业的自主 Ramp;D 投资额和总 Ramp;D 投资额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增加。其次,获补助企业的总Ramp;D投资额与自主Ramp;D投资额的差距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

15、而增大,平均差距为 0.47 万元,在最大规模企业(大于 5000 人)中差距最大,达到 1.62 万元。再次,获创新补助企业的自主 Ramp;D 投资额显著高于未获创新补助的企业。最后,获得创新补助企业与未获创新补助企业的自主 Ramp;D 投资的差距随企业规模的增大而增大。这可能是创新补助对规模越大的企业的自主 Ramp;D 投资额刺激效果越强,也可能政府倾向于补助研发投资较多的公司。获得创新补助的非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 Ramp;D 投资强度显著高于未获得创新补助的同类企业,差距分别为 3.77 万元和 3.71 万元。 三 估计方法 本文用匹配法来评估创新补助的有效性,关注

16、的是获得创新补助企业的自主Ramp;D投资额(及自主Ramp;D投资强度)是否高于未获补助公司。匹配法广泛应用于政策评估,估计值基于项目参与者(即处理组)与非参与者(即对照组、控制组)。假设 Ti 是虚拟变量,企业 i 获得创新补 助,则 Ti=1,否则 Ti=0。获得补助企业 i 的自主 Ramp;D 投资额记为 Yi(1),同样的企业,如果它未获得创新补助,其自主 Ramp;D 投资额记为 Yi(0),如果两种结果可以被同时观察到,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 i 自主 Ramp;D 投资额的影响为 Yi (1)-Yi (0)。总体的平均效果为 EYi (1)-Yi (0)。对应的样本平均效果为(1/N)sum;Ni=1Yi(1)-Yi(0),其中 N 为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