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155050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朱德的扁担 教案设计:唐宏梅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读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朱德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引导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朱德同志像、扁担图片或实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扁担图,指导观察。谁知道这是什么?扁担是干什么用的?2.仔细看这根扁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扁担上写着“朱德记”三个字3.“记”就是记号

2、、标记,现在你知道这根扁担的主人是谁吗?对了,就是“朱德”(出示朱德像)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4.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疑问呢?(1)朱德爷爷干吗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2)朱德爷爷是一位总司令,他还要扁担干什么呢?5.小朋友真会提问题,就让我们来读课文,从文中来找一找答案吧!(揭题读题)二、初读指导1各自按拼音轻声读课文,要求:(1)标出各自然段序号。(2)画出生字词,结合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3)读正确。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1)出示生字词:朱德同志井冈山敌

3、人(2)领读生字词(3)指名读生字词(4)齐读生字词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1)出示生字词坚守粉碎围攻必须生产山高路陡(2)理解生字词(3)领读生字词4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1)出示生字词:翻山越岭劝(2)齐读生字词5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三、指导书写指导书写有关生字:朱、冈、志、并、产、劝重点指导“志”,上面是“士字头”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同志生产红军会师井冈山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2)什么叫会师?(两支部队会合在一起)(3)简介背景: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

4、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上山,与毛主席的队伍会师。(4)齐读第一自然段。2学习第二自然段(1)轻声读第二自然(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部队为什么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去挑粮有什么困难?(2)先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填空,然后再回答以上问题。(),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路很远,有(),(),非常难走。(3)引读:可是,提问:从“争”字可看出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4)指导朗读,读出条件的艰苦,大家的热情。过渡:那朱德是怎么做的呢?3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2)出示: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说说你怎样准备读好这一句。指导突出“

5、也”和“一道”(3)朱德爷爷是怎样挑粮的?谁能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先指名自由说,再指导学生按顺序说。先说穿着,再说动作。(4)出示:他穿着草帽,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朱德爷爷当时已经40多岁了,工作又忙,可他跟战士们穿戴一样,挑的粮食也跟战士们一样是满满的,看到这里,你心里会怎么想?指导用敬佩的语气读。(强调“一块儿”、“满满的”)(5)此情此景,战士们看到又会有何感想呢?出示: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想想大家会怎么劝他,朱德同志又会和睦相处以说。指导读出战士们对朱德的关心之情。(6)劝不管用,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藏起来。战士们心里又会怎么想?(7)可他们哪里想到,引读:不料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要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朱德为什么要连夜赶做?又为什么要写上“朱德记”三个字?朱德拿着自己做的带有记号的扁担心里会怎么想?(8)引读:大家见了(9)是啊,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极在地鼓舞了大家,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朱德挑谷上山,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10)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三、指导生字守、攻、必、 重点:“必”的笔顺及占格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