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151132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5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其次册第23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直观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把握它们的特征,会识别这两种图形。 2.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力量、观看力量和初步的归纳概括力量。 3.细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尹始,教师出示灯片:由若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童话式的图形王国城门图。然后教师谈话:“小朋友,在这里你能找出我们的老朋友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评析:活泼的画面,生动的语言,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留意,激发学习兴趣,既让学生回忆了旧知,又唤起了学生参加学习的欲望。 二、

2、直观导入,初步感知 教师拉开灯片的掩盖片,显示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提出两个问题,(1)教师给大家介绍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有谁熟悉它们?(2)长方体、正方体跟我们的老朋友长方形、正方形一样吗?为什么? 评析:运用恰当的电教媒体,引导学生在比拟中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分,从而将面和体区分开来,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新学问。并且,恰当的电教媒体,生动的问题情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三、引导探究,理解新知 1.熟悉长方体。 (1)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教师依次消失两个长方体(一般的和特别的)。问:谁熟悉它?小朋友想不想对自己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呢?

3、 教师指导学生用长方体绽开图自制长方体,让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2)小组研讨,建立表象。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长方体以后,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争论:在制作长方体过程中,你发觉了长方体的什么隐秘?先小组争论,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3)验证熟悉,形成概念。 当学生通过小组争论,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长方体特征后,教师播放电视录相:一个长方体匀速转动,清楚、布序地显示长方体六个面,按着六个面一对一分解3排开。验证学生的熟悉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请小朋友一起有序地数出长方体的六个面。 评析:心理学讨论说明,新奇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剌激物,

4、最简单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优势兴奋灶,熟悉长方体这一学习环节中,教师正是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做一做中,感知长方体;在学生相互争辩、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中建立长方体清楚的表象;再通过电视录相验证学生的熟悉,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构造,这样,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利学生把握新知,进展力量,培育创新意识。 2.熟悉正方体。 (1)出示正方体模型,问:小朋友熟悉它吗?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请朋友带着这一个问题看电视录相。 (2)观看电视画面,指名答复:正方体什么特征? 评析:在学生已经熟悉了长方体的根底上学习正方体就比拟简单了。因此,这个环节直接采纳看录

5、相,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中,归纳、表述正方体的特征。这样,有利于培育学生自学力量及初步规律思维力量。 四、引导辨析,把握本质 1.让学生分别找出学具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争论:怎样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先小组合作学习,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结果。 3.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评析:学生熟悉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教师准时组织学生开展争论:你是怎样来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习思索。学生在思索过程中必需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学问进展搜寻、归纳、整理,让学生在比拟中进一步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把握学习方法,进展学生思

6、维力量。 五、巧设练习,拓展新知 1.数一数。如图, 图A中有几个小正方体?至少补上几个小正方体就可以成为一个大正方体?(学生答复后,教师用电脑操作,图AB,添加局部闪耀。) 2.想一想。如图: (1)这些图片中哪些可以做成一个长方体?哪些不能?为什么? (2)折长方体竞赛。 (3)用12个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有几种摆法?(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展现) 评析:这三组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楚,学生在数一数、想一想、摆一摆的练习中稳固新知,进展学生空间观念。并且,恰当的电教媒体的应用,形象直观,简洁省时,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胜利体验中,主动参加学问的构建过程。 4.做一做。让学生用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或正

7、方体,自由上台展现作品,并介绍制作阅历。) 评析:这一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做长方体或正方体中,复习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或正方风光与面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力量,进展空间观念,激发创新意识。学生自由上台展现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制作阅历将本课教学推向高潮,让学生在轻松、开心的学习情境中,完本钱课的学习。这样,学生把握了学问,又培育了力量,进展了共性。 总评:长方体、正方体的初步熟悉,是在学生已初步熟悉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根底上学习的,是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图形。教学中,教师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新奇事物感兴趣,但留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心理特点,很好

8、地贯彻了活动促进展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愉悦、和谐、自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做一做、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动中,主动参加新学问的构建过程,从而激发了创新意识,把握了学问,进展了力量。 长方体的熟悉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4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立体图形,熟悉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看、想像、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3、连续培育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究、擅长合作沟通的学习品质。 教学过程 一、熟悉立体图形和长方体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熟悉了许多物体的外形。你能说一说国旗、手帕、红领巾各是什么外形的吗? 小结:长方形

9、、正方形、三角形等都是平面图形。 谈话:请同学们看教师办公桌上的一些物体,留意观看它们的外形。它们的外形和平面图形一样吗?(媒体显示) 2、指出:像办公桌上这些物体的外形画出来都是立体图形。其中投影片盒子、书的外形是长方体。你还能说一些长方体外形的物体吗? 3、引导:下面这两个图形是长方体吗?什么物体大致是这种外形?从桌面上找出长方体外形的物体。 二、探究长方体特征 1、争论长方体的面。 提问: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说明:长方体是由6个面围成的,这是长方体区分于其他立体图形的最明显的特征。我们可以依据这个特征很快从立体图形中辨别出长方体。 2、熟悉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说明:在长方体中,两个面

10、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3、讨论面、棱、顶点的特征。 提问:大家己经熟悉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一个长方体,它的面、棱、顶点还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想方法连续绽开讨论,并把发觉的特点整理成一份材料,预备沟通。 组织学生沟通。重点沟通讨论的成果和讨论的方法。 面:相对的面完全一样。(观看、比拟、测量) 棱: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数、观看、比拟、测量、推理) 顶点:8个。(数) 4、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5、再次抽象长方体。 谈话:同一个长方体,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情形也不一样。你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下手中的长方体纸盒,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11、有三个小动物也从不同的位置看一个长方体,你能辨别出下面的三种情形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它们中间谁最能确定这是一个长方体? 说明:我们画长方体通常画出三个面,把看不见的几条棱用虚线表示出来。(媒体显示) 6、应用特征推断哪几个图形是长方体。 三、熟悉长、宽、高 1、提问:同学们,我们教室的外形是长方体吗?怎样才能描述教室的大小呢?你能估量它大约有多长、多宽、多高吗? 提问:(媒体出示一个长方体)你能说一说这个长方体长、宽、高各是多少吗? 2、提醒长、宽、高的概念。(媒体显示)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提问:(媒体显示)你能依据长、宽、高辨别这两幢大楼吗? 4、引导:动手量一量你手

12、中的长方体纸盒,说一说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5、拓展:知道了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还能知道长方体的什么?(媒体显示) 四、全课总结 1、总结:回忆一下我们通过讨论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讨论的? 2、谈话:谈一谈你的学习体会。 教学设想 1、现实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源泉。 数学学习内容的组织要严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本课中,我设计了蕴含学习内容的生活场景,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数学的普遍存在,初步体会了数学学习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列举长方体外形的物体,加深了学生的感性熟悉,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实物绽开讨论,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讨论的价值。学习内容的现实性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的意

13、义,也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2、观看、操作、想像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而不是靠承受获得。在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视觉、触觉为大脑思维供应了直接的、丰富的素材,因此要让学生的手、眼、脑协同发挥作用。在本课中,我让学生通过看、摸、比拟、描述等活动,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位置关系有正确把握,对相对的面和相对的棱的关系有正确的理解,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拟全面的熟悉。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有效改善。 3、教学内容的呈现要有根基。 教学内容一般来说具有生成性,不过有的可以猜测,有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随机生成。教学内容一旦失去生成的根底,学生的学习则有可能变为被

14、动承受式的学习。在本课中,我认真分析“立体图形”和“长方体的长、宽、高”这几个概念的生成根底。“立体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是“立体图形”这一概念生成的根底,让学生体会不同正是帮忙学生找准了新知构建的基点。长方体长、宽、高的概念教学假如没有“为什么要有长、宽、高?”或“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对我们有什么用?”这些问题作为生成根底的话,学生则只能被动承受这一概念。 长方体的熟悉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看、猜测、操作、想象、推理、探究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 2. 立足想象与操作,自主探究并发觉长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 在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力量。 教学重点:把握特征,培育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空间观念的培育。 教学预备:课件、模型、搭长方体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