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五种传动轴设计(c轴)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14896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五种传动轴设计(c轴)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五种传动轴设计(c轴)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五种传动轴设计(c轴)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五种传动轴设计(c轴)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五种传动轴设计(c轴)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五种传动轴设计(c轴)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五种传动轴设计(c轴)毕业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力学课程设计题目五种传动轴设计(C轴)姓名所在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能源与动力工程(421413班)学号序号:318指导教师日期 2016年9月 22日目录:一、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二、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三、设计题目(传动轴静强度、变形及疲劳强度计算)四、受力简图及轴径选择五、挠度计算六、疲劳校核七、心得体会八、计算程序一、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系统学完材料力学课程之后,结合工程实际中的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的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利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目的。同时,可以是同学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和材料力学等)的综合应用,又为后续课程(机械设计、专业课等)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使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具体有以下六项:1. 使所学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2. 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3. 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因而课程设计可以把材料力学知识与专业需要结合起来。4. 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5. 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

3、法。6. 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二、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参加设计者要系统复习材料力学课程的全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并导出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三、设计题目(传动轴静强度、变形及疲劳强度计算)设计题目(c轴)传动轴的材料均为优质碳素结构钢(牌号45),许用应力,经高频淬火处理,。磨削轴的表面,键槽断面均为端铣加工,阶梯轴过渡圆弧均为,疲劳安全系数。要求:1. 绘出传动轴的受力简图。2. 作扭矩图及弯矩图。3. 根据强度条件设计等直轴。4. 计算齿轮处轴的

4、挠度(均按直径的等直杆计算)。5. 对阶梯传动轴进行疲劳强度计算。(若不满足,采取改进措施使其满足疲劳强度要求)。6. 对所取数据的理论根据作必要的说明。说明:(1) 齿轮上的力均与节圆相切。(2) 为直径为的带轮传递的功率,为直径的带轮传递的功率。为小带轮的重量,为大带轮的重量。传动轴力学简图传动轴零件图为静强度条件所确定的轴径,以为单位,并取偶数。设设计计算数据P/kWP1/kWn/(r/min)D/mmD1/mmD2/mmG2/NG1/Na/mma ()8.15.920080026024080030050075四、受力简图及轴径选择受力简图Me1=9549*P1/n=281.6955 N

5、*m Me2=9549*P/n=386.73354 N*mMe2=Me1+Me所以Me=Me2-Me1=105.039 N*mMx/Nm可得弯矩图386.7345105.039F=Me/(D2/2)=2*105.039/0.24=875.325NF1=Me1/(D1/2)=2*281/0.26=2161.538 NF2=Me2/(D/2)=2*386.7345/0.8=966.836 N所以对于平面单独作用时如图113.275MFcos2261.538单独作用时如图MG1+3F1111单独作用时如图420MG2对于平面422.750MFsina单独作用时如图1-8单独作用时如图1-91450.

6、254M3F21957.113Mz合力矩和方向分别如图400113.2751450.254My344.8422.8344.8147.6故最危险点为3a处Mc=sqrt(Mcy2+Mcz2)=2248.868M147.6Mcx=105.039N*M等直轴由第三强度理论得故=(32*2248.868 )/(3.14*80*106)1/3=65.92mm取66mm 1=66mm2=60mm 3=54.6mm 4=49.6mm五、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在面内=(1/2a113.2752/3a+1/2113.2753a2/3a-1/22261.5383a1/2a+1/24003a1/3a)/EI=1.852m

7、m在平面内=(1/2a422.752/3a+1/2422.7503a2/3a+1/21450.2543a1/3a)/EI=a2637.554/EI=1.73mm=2.534mm六、疲劳校核1) 校核的相关数据,过渡圆弧,安全系数。2) 校核类型的确定校核的轴有键槽、轴肩,这些部位易引起应力集中,故易形成疲劳裂纹,故需要校核。共七处。aa2aa23456754.6606649.649.61由传动轴的工作特点知,其处于弯扭组合的交变应力状态,其中弯曲正应力按对称循环变化,切应力按脉动循环变化。对于弯曲正应力交变扭转切应力及其循环特征查表得数系值点12345671.81.92.061.802.11.

8、91.91.631.41.411.631.451.41.40.840.840.810.810.810.780.840.780.780.760.760.760.740.782.52.52.52.52.52.52.53) 相关计算公式弯曲对称循环:扭转脉动循环:弯扭组合交变应力下的安全系数:4) 各点校核对于1点,Wz=d3/32=11.97cm3,Wp=23.94cm3该点受弯曲正应力和扭转切应力。tmax=Mx,max/Wp=105.039/23.94=4.39Mpatmin=0r=0tm=(tmax+tmin)/2=2.19Mpata=(tmax-tmin)/2=2.19Mpa=75.622

9、故满足疲劳条件。对于2点,在a=1/2a处,Wz=11.97cm3,Wp=23.94cm3该点受弯曲正应力和扭转切应力。=sqrt(56.642+211.3752)/11.97=18.28Mpa=18.1389=105.039/23.94=4.3876Mpa=2.1938Mpa=2.1938Mpa=86.379=86.379*11.97/(86.3792+11.972)1/2=11.85672故满足疲劳条件。对于3点,Wz=15.94cm3,Wp=31.78cm3该点受弯曲正应力和扭转切应力。故满足疲劳条件。=45Mpa=6.55=105.039/31.87=3.296Mpa=1.65Mpa=

10、1.65Mpa=111.553=6.55*111.553/(6.552+111.5532)1/2=6.542故满足疲劳条件。对于4点,Wz=21.2cm3,Wp=42.41cm3该点受弯曲正应力和扭转切应力。故满足疲劳条件。=sqrt(195.72+1107.752)/21.2)=106Mpa=3.184=105.039/42.41=2.4768=1.24Mpa=1.24Mpa=130.5=130*3.184/(1302+3.1842)1/2=3.1832故此处满足疲劳强度条件。对于5点,Wz=21.21cm3,Wp=42.41cm3该点受弯曲正应力和扭转切应力。故满足疲劳条件。=sqrt(7

11、78.562+12792)/21.21)=70.5956Mpa=4.0978=9.1189Mpa=4.5595Mpa=4.5595Mpa=39.3844=4.082故此处满足疲劳强度条件。对于6点,Wz=28.22cm3,Wp=56.45cm3该点受弯曲正应力和扭转切应力。故满足疲劳条件。=26.655MPa=11.5511=6.8509Mpa=3.4255Mpa=3.4255Mpa=52.8144=11.28332故满足疲劳条件。对于7点,Wz=11.97cm3,Wp=23.94cm3该点不受弯曲正应力,只受扭转切应力。因此为扭转脉动循环。tmax=Mx,max/Wp=16.1543Mpat

12、min=0r=0tm=(tmax+tmin)/2=8.077Mpata=(tmax-tmin)/2=8.077Mpa=23.462故满足疲劳条件。综上,该轴满足疲劳强度条件。七、心得体会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我对材料力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也在完成的过程中了解到了一般零件的设计校核过程。在设计过程中,使用了autocad,excel,matlab等软件,使自己对这些软件更加熟练,也发现了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今后需要进一步努力。在设计过程中,自己查阅了一些机械方面的资料,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同时也培养了自己对机械专业的兴趣。也为自己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八、计算程序clear;clc;Pi=3.1415926;%P=8.1 ; %kWn); P1=5.9; %_kWn);n=200 ; %_r/minn);D=800 ; %_mmn);D1=0.260; %_mmn);D2=0.240; %_mmn);G2=800;%_Nn);G1=300;%:_Nn);a=0.500;%:_mmn);Alpha_deg=75;%:_degreesn); Alpha=Alpha_deg*Pi/180; M=9549*P/n; M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