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注意什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1147734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注意什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注意什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注意什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注意什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注意什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注意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在这样的目标引领之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扩大学生习作的生活视野,凸显实用价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随着年段的升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生活视点事实上也已经逐渐由班级、学校向社会延伸。他们容易受到社会形形色色事物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把握好习作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在高年级习作教学中,适时、巧妙地将学生关注的生活话题引向课堂教

2、学,架构起学生生活与习作表达之间的桥梁。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手中的笔为身边的好交警、好医生、好事情,写表扬稿;为家乡的城市建设提建议,查找大街小巷的店铺广告中的错别字,汇总统计,给市长发信批评社会上乱用错别字,建议纯洁城市的文字形象;可以向各职能部门投诉违纪违法的事件这样的习作教学,不仅可以满足高年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好奇心,更能激起学生的习作热情。这样一来,习作就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载体,满足交际沟通的需求,关注课内外生活的延伸。我们高年级的习作融入儿童的生活,就会使写作成为小学生快乐的童年生活的组成部分。2细化习作教学的方法指导,提升表达能力。小学生作文是一个练习过程,不必对学生在写作

3、方法上要求过高,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写作知识方法的指导。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我觉得小学高年级的习作教学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习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要重视对学生审题和拟题能力的培养。审题是读懂题目的意思,知道习作可以在怎样的天地活动;拟题是把学生从自己生活天地感悟到的观点,准备表达的具体人事物,有重点地、简洁地靠题目凸显出来。审题和拟题,两者一进一出,紧密相关。题目的审读与拟定直接关系习作题材的确定,涉及习作材料的取舍,影响习作语言表达的风格选择等等。因此,学会正确地审题与自我拟题,就能帮助学生根据习作要表达的意思,整体安排习作材料;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谋篇布局的整体结

4、构安排。这应当是提升学生习作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对习作内容做详略处理。到了高年级,学生进行的是成篇的习作。而中年级片断练习时,还不成为问题的详略处理,到了高年级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习作教学的一个重点话题。学生只有学会根据习作的主要意思,正确地安排详略,才能使习作“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增强习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最后要让学生学会抓住细节进行具体描写。高年级习作的细节具体化,是高年级习作重点训练的表达能力之一。把习作写具体是小学生习作的重要目标。这个目标的达成主要依助于高年级的习作教学训练。中年级言之有序的训练,要求把过程分步写清楚,虽然已经包含了习作具体的成分。但是,

5、让小学生学会写具体主要依赖于高年级对于重点、对于细节的详细描述。中年级希望把事情经过的过程分几步写具体、写清楚,这时候由于儿童的观察能力还不够细致,四年级学生才开始进入到成篇习作的训练,文章要按照一个意思写还刚刚开始。而到了高年级,为了在一篇文章中清晰地表明作者的写作意思,必须有详略,必须要注意细节的描写。这应当是区别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一个显著标志。3强调学生习作的自我意识,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中讲真话,写真情是小学生习作一以贯之的基本要求。小学生习作不是创作,而是练笔,是将口头的母语学习变成书面母语表达能力的练习。小学生习作是写儿童的生活,是让学生用儿童的眼睛关注身边的生活,强调写得具体通顺,强调表露真情实感。同时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能力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在不断的增长。因此,高年级习作教学要继续构建开放的写作教学系统:要努力在写作的题目、内容、题材、体裁、语言、完成时间等等方面增大学生选择的自由,小心地呵护每一个儿童的写作个性;教师要能坚持用儿童的眼光欣赏儿童语言,儿童作文;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改、互改能力以及与同伴分享习作的意识与习惯。这些是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重点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